第六章 胡雪岩的人脉关系绝学
末世丧尸救助小组 魔天记 妃子革命 网游之冥帝 末世虫潮 丧尸爆发之人性的浮沉 重生之鉴宝王者 悭吝王爷贪财妃 嫡女不乖之鬼医七小 文物贩子在唐朝
第六章 胡雪岩的人脉关系绝学
不管什么情况下,不管做什么事,“独行侠”都要比团队付出更多的汗水。21世纪的成功都将会是因团队合作而取得的成功,21世纪已不再需要“独行侠”了。因此,处理好自己的人脉关系将会关系到你会不会成为“独行侠”的问题。好的人脉关系将会让你拥有一个好的合作团队,那么,21世纪将会是你的舞台。
什么人都能成为朋友
胡雪岩语录: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我是在家亦靠朋友,所以不能不为朋友着想。
朋友是我们站在窗前欣赏冬日飘零的雪花时手中捧着的一杯热茶;朋友是我们走在夏日大雨滂沱中时手里撑着的一把雨伞;朋友是春日来临时吹开我们心中冬的郁闷的那一丝春风;朋友是收获季节里令我们陶醉在秋日私语中的那杯美酒。
在这个世界上人不可以没有父母,同样也不可以没有朋友。没有朋友的生活犹如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苦涩难咽,还有一点淡淡的愁。因为寂寞,因为难耐,生命将变得没有乐趣,不复真正的风采。
我们要给朋友下一个定义是很难的,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却都不能没有朋友。所以,俗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朋友,就意味着友谊、合作、帮助、平等、信任。它容易使双方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从而为交往与合作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的名字叫俞伯牙。有一天,俞伯牙在河边弹琴,被一个叫钟子期的樵夫听到了,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不一会儿,俞伯牙又弹了一曲,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俞伯牙又佩服又激动,对钟子期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声,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于是两个人结拜为生死之交。
后来钟子期不幸因病去世,俞伯牙闻听后悲痛欲绝,奔到钟子期墓前为他弹奏了一首充满怀念和悲伤的曲子,然后站起来,将自己珍贵的琴砸碎于钟子期的墓前。从此,俞伯牙与琴绝缘,再也没有弹过琴。
朋友也许不一定非得像俞伯牙与钟子期一样,但朋友绝对不会损害你的利益。那么,天下的人也就人人都能成为自己的朋友了。
胡雪岩就是这样的人,喜欢处处交朋友,时时帮人忙。在他的身边,三教九流,各色朋友都有,“人多好办事”、“众人拾柴火焰高”,因此他处处都有人帮忙,事事也都能办好。
浙江南浔镇上有一个叫庞云缯的人。15岁时就在镇上陈裕昌丝行当学徒,由于勤劳能干,受到老板的赏识与提拔,很快成为经营蚕丝的行家。但庞云缯向来是一个不甘人下的人,他学到了经营蚕丝的知识之后,他先是跟自己的同乡合作在南浔丝行埭开丝行,后来干脆自己单干,在丝行埭开设一家收货的“庞怡泰丝行”,称“坐庄”,赚了钱之后,又在上海的泰康里开设了一家“庞怡泰丝号”,叫“行庄”。由于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他不仅跟本地商人打交道,还跟经营蚕丝出口的洋行买办打交道了。由于庞云缯的交际手腕,没过几年,家业大发,成为了南浔镇上的丝业大户。
随着庞云缯产业的不断扩大,与他做生意的商人也越来越多,在这一过程中,他结识了胡雪岩,两人一见如故,成为莫逆之交。而胡雪岩比庞云缯更会做生意,更擅长交际。他长袖善舞,不仅与洋行里的买办有交情,还在官府里找到了后台,这个后台就是曾任浙江巡抚的左宗棠。
同治五年,也就是1866年,左宗棠55岁,由江浙总督调任陕甘总督。为了剿灭捻军和镇压回族起义,需要通过洋行购买大批先进的西方武器。1875年,他率兵讨伐阿古柏叛乱,出征新疆,进而更需要外国新式武器。左宗棠在新疆,而洋行则都在江浙一带。那么选谁来替自己购买军火呢?左宗棠首先想到的是胡雪岩,所以胡雪岩就被派在上海主持采运局,为左宗棠筹供军饷和军火。但是在上海与洋行、洋商打交道,庞云缯却比胡雪岩更要有资格,因为庞云缯在做生意的过程中,认识了很多的洋朋友,这些人中就有贩卖军火的。此时,庞云缯的这些军火商朋友就派上用场了,于是庞云缯就成了胡雪岩采办军火的得力助手。
但是,胡雪岩的朋友,主要是一些生意上的朋友,他们是为着各自的或共同的利益而进行合作,双方互惠互利,互兴互荣,以利益为纽带,谋求对方的支持与帮助。
尽管我们常说,生意场上没有真正的朋友,正像丘吉尔所说的一样,“我们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可就是这种利益关系才使得自己在生意场上没有敌人,只要生意场上的敌人少了,那么成功也就来了。胡雪岩就一直坚持这一点,尽管他生意场上的那些朋友并不是真正的生死之交的朋友,但是,他也时时为他们着想,这样他也就为自己减少了一个敌人。替朋友着想,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充分揣摩对方的需要,照顾对方的利益,并对对方施以恩惠。在他看来,自己的生存发展靠的是朋友,既然赢利了,那么就得还须为朋友着想,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因为只有替朋友着想、顾及到朋友的利益了,才能赢得朋友,获得朋友的支持。
胡雪岩为了赢得朋友,在阜康钱庄开业的时候,自己垫钱给一些大官的太太、小姐、少爷等各存了二十两银子,也给黄巡抚的仆人刘二存了二十两银子。刘二拿到存折,不仅马上在阜康钱庄存进一百八十两银子,而且向他的朋友罗尚德宣传胡雪岩守信用、讲义气的为人。
罗尚德是一个绿营军官,通过多年的积攒,终于攒到一万一千两银子,但是,绿营军为了剿灭太平军,就要开赴前线了,身上带这么多的现银也不安全,带也带不下,正愁没有地方放,听刘二这么一说,于是他连夜取出全部银子拿来阜康钱庄,且声明不要存折、不要利息,就只想放一个安全的地方保存起来。
胡雪岩看罗尚德这么爽快,于是也答应三年之后连本带息给罗尚德一万五千两银子。后来罗尚德阵亡,胡雪岩依然给他家汇去了一万五千两银子。
但罗尚德的一万多两银子还意外地解决了胡雪岩的难题,因为浙江藩台麟桂亏空了两万两银子,在调任前要补上,不能让别人抓到把柄而毁了自己的前途。于是向胡雪岩的阜康钱庄借,胡雪岩已凑了一万多两,但还差几千两,罗尚德一来,就正好帮了胡雪岩这个忙。麟桂得到胡雪岩的帮助之后,为了答谢胡雪岩,于是将江宁方面与杭州的钱款往来交由阜康钱庄代理,这样一来,阜康就有生意可做了。并且罗尚德也在军营里一说,那绿营官兵也纷纷把自己的积蓄拿来阜康钱庄存,让阜康一下子就吸收了几十万两银子的存款。
阜康钱庄之所以能这样快的吸收到这么多的存款,完全在于胡雪岩的替朋友着想,急朋友之难,所以他为他自己赢得了一条生意之道。
学而思之:
朋友多了路好走。只有拥有了朋友,我们才能依靠朋友,这样,我们才能更容易成功。胡雪岩从一个钱庄的小伙计发展成富甲天下的“财神”,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依靠朋友。
互相帮衬事业腾达
胡雪岩语录:光是我一个人有本事也不行,“牡丹虽好,还需绿叶扶持”。
俗话说:“独木难成林。”一棵树哪怕它再大,再高,不管是对于土地还是天空,或者是空气,它所起的作用永远都没有一片森林的作用那么大。
如果把一棵树比作是个人,而森林比作是团队,那么一个人的力量肯定是比不过一个团队的。团队的力量是伟大的,远古时期,人类就懂得借助集体的合力求生存,进而征服自然。在不断进化的漫长过程中,人类终于主宰了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虽然人们都渴望找到一个清静的世外桃园,远离人群,回归大自然,但是,离开了他人,离开了人类的明,任何个人都将无法生存。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韦伯曾经说过: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人的价值,脱离了群体的人是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的。**学说的创始人马克思也曾经说过:“群体是个人的力量之源。”
就像蚂蚁一样,蚂蚁作为一种群居性的动物,没有哪一只蚂蚁能离开整个蚁群独自生存,也没有哪一只蚂蚁能依靠一己之力撑起整个王国。
很多年前,昆虫学家们为了了解蚂蚁是怎样发挥团队精神的,他们做了一个试验。他们制作了一个大的玻璃容器,以便能够从外面观察蚂蚁的行为。在容器里他们放入了一层湿润的土壤,选择几十只制造蚁丘非常出色的蚂蚁品种放进去,只见这些蚂蚁不断地忙碌,将细小的泥土搬来搬去,昆虫学家以为他们要开始建造蚁丘了,可没想到,几天过去了,蚂蚁们什么也没做成,容器内没有任何的建筑物出现,就连一个小小的土丘都没有。昆虫学家们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呢?他们决定进一步进行实验。这次他们放进了10倍于上次数量的蚂蚁。这一次奇迹发生了,蚂蚁们忙活了两天竟然造出了两个细小的泥柱,但是再也没有进展了,仍然只是忙碌地将泥土搬来搬去。昆虫学家们不断地增加蚂蚁的数量,真正的奇迹出现了,蚂蚁们开始垒高和建造更多的泥柱,然后将它们慢慢的对接,再开始一层一层一圈一圈地累积。终于造就了一个功能齐全的蚁巢。
可见只有当蚂蚁的伙伴越来越多,团队的力量越来越大时,蚂蚁才能展现出伟大的力量和惊人的智慧。没有哪个人能凭借一己之力完成某项事业,也没有哪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能凭借一个人的智慧独自成功。因为,一个人无论多么聪明能干,多么刻苦努力,如果没有团队的协作,也难以在某项事业上获得伟大的成功。任何人离开了他人的支持和配合,离开了一个必要的环境,就像鱼儿离开了水一样,必将一事无成。
但是,团队也要看是一个怎样的团队,如果这个团队是一盘散沙,你干你的,我干我的,咱们老死不相往来,我想这样的团队也许还比不上一个人的力量。但是如果这个团队里的成员能够分工合作,互相帮衬,就像试验中的蚂蚁一样,我想,大厦也是能够建起来的。
也许有人会说,“万事不求人”是一种最好的状态,因为什么都不需要别人的帮忙,但是我们看看清政府吧,清政府的闭关锁国确实是万事不求人,但是结果呢?结果带来的是落后挨打,丧权辱国。
在商场上也是一样的,要是想万事不求人的话,肯定成不了大气,永远只能小打小闹。要想做出一番市面来,就得和别人合伙经营,互相帮衬。
胡雪岩是一个人才,不管是钱庄的业务,还是处世、办事的本事,都是一等一的,但是,要是只有他胡雪岩一个人的话,他再有本事,再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建成一个集钱庄、丝行、典当、军火、粮食为一体的商业帝国。
而他之所以能成功,靠的就是团队的力量,靠的就是别人的帮衬。
罗老汉老实忠厚,人缘好,对丝茧较为熟悉,胡雪岩就投资一千两白银聘他当丝行老板。刘庆生本是一个钱庄站柜台的伙计,但人很精明,是可造之才,胡雪岩就用他当阜康钱庄的档手。陈世龙是一个类似街头混混的小青年,还好赌,胡雪岩发现他很机灵,也能管住自己,是个可堪造就的人才,就收他当伙计,而且还肯下本钱培养他,要把他造就成一个如古应春那样的人才。正是这一批十分能干的帮手,替胡雪岩效力,才造就了胡雪岩的成功。
湖州府衙门的户房书办郁四,虽只是一个小吏,但因他在地方经营多年,不仅熟悉这里的风土人情,在地方上有一定影响,而且掌管着征钱征粮的“鱼鳞册”,胡雪岩要代理湖州府库,要在湖州做生丝生意,都要借重他的力量。胡雪岩对他采以情、利并用的手段,帮他处理家务,和他联合做生意,在湖州收丝销洋庄采取与他利润分成的方式,获得郁四的大力支持。
胡雪岩为了帮助王有龄,说服嵇鹤龄进新城安抚造反的“刁民”,用的也是攻心之术。嵇鹤龄是个穷困潦倒的候补知县,已丧配偶,落下一大群孩子,欠下一大笔债务。他虽有勇有谋但因恃才傲物、性格耿介,不为人所用。王有龄要安抚新城县造反的百姓,必用此人。胡雪岩暗中给嵇鹤龄赎回当铺的衣物、还清债务,还替嵇鹤龄物色了一个丫环作妻,令嵇鹤龄感激不尽,冒死进新城去安抚造反的百姓。胡雪岩替王有龄解决了大难题,也使他与王有龄的关系更进一层,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找到了牢固的靠山。
而胡雪岩与王有龄的互相帮衬就更明显了。王有龄没有银子去捐官,胡雪岩就借钱给他;王有龄身为海运局坐办的时候,碰到解运漕米的难题,胡雪岩就替他想办法解决;巡抚黄宗汉有意为难王有龄了,胡雪岩就用银子去给他疏通,最后得到了湖州知府的实缺;王有龄被围困在杭州城了,胡雪岩就亲自带银子去上海买粮食。而王有龄对胡雪岩呢?王有龄捐官一成功,就想替胡雪岩出一口气;一坐上海运局坐办的位子,就支持胡雪岩开钱庄;一任湖州知府,就把过往府、县的官银给阜康钱庄打理;胡雪岩一说要做生丝生意了,王有龄就利用自己的湖州知府之便给胡雪岩大开后门。这两个人的互相帮衬,成就了两个人的成功。
学而思之:
“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说的就是众人的力量能胜过单个人的力量,哪怕这个单个的人多么的有能力,也会比不过三个能力不是很强的人。这就是讲求团队的作用,每一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我们能够利用众人之力,那么我们就会更容易走上成功之路。
用忠义去结识朋友
胡雪岩语录:交往、接触和托付的人,如果选择不当,那么即使拥有万金,也不能称之为有钱。
忠义是友谊的源泉。朋友是我们生命中至为宝贵的的财富,对朋友以诚相待,以品格换品格,就可以在自己同朋友之间架起心灵之桥,并在此基础上合作共事。朋友之间没有忠义,友谊也不会长久。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就是因为梁山上的那一百单八条好汉个个都是讲求“忠”与“义”的。这一百零八个人即是朋友,也是兄弟,是真正能以生死相托的兄弟。不管是三打祝家庄的谋划,还是智多星吴用在宋江被高俅毒死后与花荣上吊,抑或是李逵在宋江被毒死后饮下宋江给他的毒酒,无不体现“忠”“义”二字。所以这样的“忠”“义”故事在民间老百姓的口中流传了千百年,至今仍长盛不衰。
清朝末年,国家衰弱,列强入侵,社会混乱,清政府对整个国家的统治处于力不从心的境地,并且此时的清政府疲于应付列强,这个时候,江湖帮派趁机兴起。他们涉及到官场、商场,并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股重要力量。所以,在当时,要想做大生意,除了要结交官场之外,结交江湖帮派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怎样和这些江湖帮派去打交道呢,因为江湖帮派的原则就是讲义气,所以,用忠义去结交他们肯定能成功,胡雪岩就深谙其道。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就叫漕运。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这种粮食称漕粮,漕粮的运输称漕运,方式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
宋朝以后,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发展,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加之物产丰饶,是产粮大区,于是,江南地区就成了漕粮的主要供给地,沿着京杭大运河北上。随着漕粮的运输,于是就兴起了一个江湖帮派漕帮,它控制着江南一带的水路运输。由于海运的兴起,漕帮的利益受到了影响,于是他们也开始做起了粮食生意。
王有龄一任海运局坐办的时候,国家就下令运送漕粮北上,但是此时稻米由于还没有成熟,根本就没有粮食可运。于是胡雪岩替王有龄想出一条妙计,就是在上海买米代替,而买米的钱就先由信和钱庄垫付。于是胡雪岩就带着信和钱庄的张胖子和王有龄一起去上海买粮。
船到了松江,张胖子打听到漕帮有米要买,只是苦于没有门路,胡雪岩忽然想起了不久前和一位小爷相识,成为朋友,分别时这位小爷给了他一块玉佩,那位小爷曾经说让他有事带着这块玉佩去找松江漕帮的魏老太爷。
王有龄听说此事喜出望外,忙让胡雪岩带着玉佩前往,于是胡雪岩带着玉佩来找魏老太爷,果然顺利地受到了接见。胡雪岩向魏老太爷说起玉佩的来源和与那位小爷的交往,魏老太爷不禁哈哈大笑,说既然你们是朋友,不妨叫出来见见,随即叫人去唤,胡雪岩准备和那位小爷重叙旧情,没想到走出来的是一位秀发披肩的姑娘,胡雪岩定睛看去,正是那位“小爷”,魏老太爷说这是我的干女儿七姑娘,胡雪岩才知道当初她是女扮男装。
七姑娘是一个侠肝义胆之人,听说胡雪岩有了难处,不由分说叫来了自己的五哥“尤五”,逼着他帮胡雪岩这个忙。当晚,胡雪岩将尤五请到自己的住处,商谈买米一事。胡雪岩见尤五面露犹豫之色,只是迫于妹妹的面子不好讲,所以口头上答应了,心里面却是十二分的不愿意。见此情景,胡雪岩并没有强人所难,买了米就走。他诚恳地问对方是不是有什么难处,并请尤五直说,否则他就不买这批米了。尤五见他如此直爽,也就没有什么顾虑了,就把自己心中的隐忧全盘说出。原来自从官粮海运之后,漕帮处境一直很艰难,目前正是缺银少钱的时候。他们急需将这十几万石粮食变现,如今垫付给了海运局,虽有些差额可赚,但将来收回的仍旧是米,所以尤五很为难。
胡雪岩了解了这一情况后,马上找到钱庄老板张胖子商量,看钱庄能不能等漕帮把退还的米卖掉后再收回现在支付的银两,而不是一退米就急于收回。张胖子对胡雪岩非常信任,言听计从的,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尤五的难处解决了,他自然非常高兴,同时也极为欣赏胡雪岩的义气,觉得他不像其他商人那样势利。于是买米的事很快就办妥了。
魏老太爷看胡雪岩不仅办事漂亮,而且讲情讲义,当即让尤五拜他为漕帮的“小爷叔”。“爷叔”是漕帮中人对帮外至交的敬称,漕帮上下都非常尊敬,这还真叫胡雪岩有点受宠若惊,虽然他极力推辞,但魏老太爷向来说一不二,尤五更是一口一个“爷叔”叫着,其余的人也就齐跟着这样称呼他了。
正是胡雪岩的忠诚与讲义气,设身处地来替朋友着想,于是他和尤五才成为了至交,胡雪岩这一次不仅买到了米,还买到了尤五的“情”。自此以后。尤五对胡雪岩是“惟命是从”,只要是胡雪岩的货,漕帮绝对是优先运输。所以胡雪岩的货运向来畅通无阻、往来迅速。不仅如此,尤五还把他在漕帮了解到的商业信息,及时向胡雪岩报告,使得胡雪岩在第一时间知道了很多商业情报,在商业活动中抢占了先机。
一日一心得:
朋友是用钱买不来的,所以,在结交朋友的时候,也不能以利益为媒介,不然,结交到的朋友也是一些酒肉朋友,并不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是应该用忠诚与义气去结交的,这样才有可能结交到真心的朋友,这样的朋友才会对我们的事业有所帮助。
想方设法化敌为友
胡雪岩语录:生意场中,无真正朋友,但也不是到处都是敌人,既然大家共吃这碗饭,图的都是利,有了麻烦,最好把问题摆到桌面上,不要私下暗自斗劲,结果谁都没有好处。
从前,摩罗国有一个富翁,得了重病,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就把两个儿子唤到床前说:“我死了以后,你们兄弟二人要好好地平分财产……”话未说完,富翁就去世了。兄弟二人望着家财,心生贪念,便开始你争我夺。无论怎么分配二人始终都有意见。这时,有一位老人就对他们说:“我教你们如何把东西平均分成两份。只要把你们所有的财物通通从中间分开就成了!”听完后,二人异口同声高兴的说:“真是好方法。”而后就迫不及待地取出衣服,碗盘。花瓶。钱币等等家产。把它从中间,小心谨慎地分成了两半,连房子都从中间拆开了。转眼间,所以有的家财,都成了一堆堆一不值的破铜烂铁。
本是亲兄弟,却因为分家产的事而闹得不可开交,最后不得不采取那种极端的方式来平分家产,最后得到的却都是一堆破铜烂铁。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利益的关系,兄弟双方都怕对方占了便宜。
在生意场上,生意双方打交道的前提就是为了利益,双方之所以合作,就是为了一起盈利。利益是每一个商人所在乎的,连亲兄弟都因为利益的关系而反目成仇,更何况是合作的双方呢。所以,在商场上因为利益的关系难免会你争我夺而树立起了一些敌人。面对这种情况那怎么办呢?失败的商人是让朋友变成了敌人,平庸的商人是把朋友当朋友,把敌人当敌人,但是成功的商人是把敌人变为朋友。
胡雪岩就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胡雪岩认为,在生意场上,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敌人多一堵墙,一旦生意上对别人构成威胁,形成敌对关系了,胡雪岩总会想方设法化敌为友。胡雪岩之所以成功,不但靠他自己的能力,也靠他的朋友支持,甚至是势不两立的敌人也有向他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
王有龄自从当上湖州知府以来,极尽巴结之能事,与上面的关系可谓做得相当活络,逢年过节,上至巡抚,下至巡抚院守门的,浙江官场各位官员,他都极力打点。正因为这样,各方都皆大欢喜,所以他每次到巡抚院,巡抚大人总是马上召见。
但有一次,他去拜见巡抚大人,巡抚大人却说有要事在身,不予接见。平时巡抚大人对王有龄都是极其欢迎的,今天却怎么把他拒之门外了呢?真是咄咄怪事!于是他回来找胡雪岩共同探讨原因。胡雪岩认为必定事出有因,于是他独自一人来到巡抚院,找到巡抚手下的何师爷,因为两人是无话不谈的老相识。何师爷告诉了他真相。原来巡抚黄大人听表亲周道台一面之词,说王有龄所治湖州府今年大收,获得不少银子,但孝敬巡抚大人的银子却不见涨,可见王有龄自以为翅膀硬了,不把大人放在眼里,巡抚听了后,心中很是不快,所以今天给王有龄一些颜色。而这周道台到底何方神圣,与王有龄又有什么过节呢?因为周道台并非实缺道台,也是捐官的候补道台。是巡抚黄大人的表亲,为人飞扬跋扈,人皆有怨言。黄巡抚也知道他的品性,不敢放他实缺,怕他生事,念及亲情,留在巡抚衙门中做此案差事。湖州知府迁走后,周道台极力争补该缺,王有龄使了大量银子,黄巡抚最终还是把该缺给了王有龄。周道台从此便恨上了王有龄,常在巡抚面前说王有龄的坏话。
王有龄知道事情缘由后,恐慌不已,今年湖州收成相比往年,不见其好,也不见其坏,所以给巡抚黄大人的礼仪,还是按以前惯例,哪知竟会有这种事,得罪了巡抚,时时都有被参一本的危险,这乌纱帽随时可能被摘下来。对此,胡雪岩却微微一笑,从怀里掏出一只空折子,填上两万银子的数目,派人送给巡抚黄大人,说是王大人早已替他存有银子在阜康钱庄,只是没有来得及告诉大人。
黄巡抚收到折子后,立刻笑逐颜开,当即派差役请王有龄到巡抚院小饮。而胡雪岩和王有龄都认为,周道台在巡抚大人身边,早晚会对自己不利,对于这样的一个敌人,一定得解决掉才行,但是要怎样的解决呢?是把他变成自己的朋友,还是把他踢走呢?胡雪岩选择了前者,因为他知道,多一个朋友比多一个敌人要好。
不久之后,他得知周道台与藩司近日正与洋人做生意,这生意不是一般的生意,而是军火生意,做军火生意原本也没什么,只是周道台犯了官场的大忌。他和藩司拿了不下十万的回扣却不让巡抚大人知道,而巡抚大人最痛恨的人就是藩司,因为藩司向来和巡抚大人有隙。
于是他连夜写了一封信,附上千两银票,派人送给何师爷,何师爷半夜跑过来,在密室内同胡雪岩谈了一阵,然后告辞而去。最后由何师爷出面,轻轻松松地把周道台变成了自己的朋友。从此以后,在巡抚大人面前进谗言的人不见了,却多了一个给巡抚大人吹耳边风的人,王有龄湖州知府的位子也坐得更稳了。
学而思之:
在商场上,敌人越多越危险,因为这些敌人有可能是一些阻止你成功的绊脚石,但是这些绊脚石踢是踢不开的,怎么办?那就把这些敌人变成自己的朋友,只有这样,路途才会平坦。
朋友多了路好走
胡雪岩语录:千万不要为图一时的痛快,而不给别人留情面。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会碰到很多事,我们会遇到很多人。而这些事也许仅仅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不能够解决的,于是我们就向那些我们遇到的人求助,而那些帮助我们的人就变成了我们的朋友。
所以,歌里面才会唱,“朋友多了路好走。”
胡雪岩的一生,是走向成功的一生,也是他寻找朋友的一生。只要是对他有帮助的人,他都会把他们变成自己的朋友,不管这些人是官场的,或者是商场的,或者是江湖势力,或者是自己的敌人。因为他坚信一句话,朋友多了路好走。
早在胡雪岩还在杭州的信和钱庄当学徒的时候,福州人王有龄落魄杭州,整天在一家茶庄里喝茶,也没有找到事情做,但是却一心想去京城捐官。有一天,胡雪岩也来这家茶庄喝茶,于是就互相认识了,这样一来二去,两人成了挚友。一年之后,王有龄向胡雪岩说起了自己想去京城捐官的想法,只是苦于没有经费。当胡雪岩问到需要多少钱的时候,王有龄说要500两银子。而胡雪岩是个热心肠的人,能急人之困,看到王有龄的这种情况,胡雪岩很想帮助他一把,但自己也没有这么多的银子啊。怎么能帮王有龄筹到这一笔款子呢?
几天来,胡雪岩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最后,机会终于来了。胡雪岩在钱庄里因为受到老板的信任,一直都去外面收款,这一次老板又派胡雪岩出去收款了。这一次收款的地方是一家茶叶行,这家茶叶行一年前在信和钱庄借了450两银子,一年后连本带息应归还500两。
这一天一大早,胡雪岩就出门了。拿到了这笔款子之后,胡雪岩就找到王有龄,自作主张就把这收来的500两银子都借给了他,作为他上京捐官的资本。并且把自己这几年来积攒的几十两银子也给了王有龄,作为他上京的盘缠。为了能急朋友之困,胡雪岩连自己的工作也顾不上了。
因为这种自作主张,胡雪岩丢了自己的饭碗,被信和钱庄的掌柜赶了出来,在杭州过得很落魄。
几年之后,王有龄用胡雪岩捐助的500两银子捐官成功,因担任侍郎官的老朋友何桂清推荐到浙江巡抚门下,当了粮台总办,于是回到杭州。回到杭州之后,王有龄得知胡雪岩因为当年借给他500两银子而被钱庄赶了出来,丢了饭碗。他铭记胡雪岩的恩德,要不是当年胡雪岩的资助,自己怎么会有今天呢?于是,为了感激胡雪岩当年的知遇之恩,他决定自己还信和钱庄的银子,为胡雪岩洗刷恶名。
他找人弄清了借据的内容、利息的算法,并且派人找到胡雪岩。立即就在粮台总办支出600两银子,要去还信和钱庄的这笔账。他穿上官服,吩咐跟班备轿,让人准备鸣锣喝道,要和胡雪岩一同前往。按他的想法,自然是要以自己现在的威风,为胡雪岩扬一扬名,顺便也替他出一口恶气。
但胡雪岩却拒绝了,他没有王有龄的那种显得有点小气的想法,因为在他的心里一直都装着一条原则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把别人逼到绝路上去,要多多宽容别人,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想一想。胡雪岩不去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信和钱庄的大伙计就是当初将他开除出信和的张胖子,而张胖子在胡雪岩刚进信和的时候,对他很照顾,只是因为胡雪岩的私自借款违背了信和的规定,所以才不得不把胡雪岩开除。如果此时他和王有龄一同前往的话,必定会让张胖子非常尴尬,大失面子。而如此张扬而去,传扬开来,张胖子在同行、东家面前的面子也没有了。这是胡雪岩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他不仅不与王有龄同去。而且还叮嘱王有龄吹捧信和钱庄几句,也不要告诉他们他已经见到了他。
正是这种宽厚待人,令王有龄对其大加赞赏。“此人居心仁厚,至少手段漂亮。换了另一个人,像这样可以扬眉吐气的机会,岂肯轻易放弃?而他居然愿意委屈自己,保全别人的面子,好宽的肚量!”正是这种肚量,才使得胡雪岩在日后的成功路上如鱼得水。
胡雪岩的这种肚量,让他赢得了张胖子这个朋友,不管是以后帮助王有龄解决漕米问题,还是对于胡雪岩的阜康钱庄,张胖子的信和钱庄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日一心得:
朋友可以为你铺路,朋友可以为你架桥。在这个世界上,你只要拥有了朋友,就绝对地好办事,并且朋友越多,你自己的路也就越多。
用双赢获得朋友
胡雪岩语录:朋友就是自己的帮手,抢谁的生意都行,但就是不能抢朋友的生意。
在商场上,做同一种生意的人很多,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同行。既然是做同一种生意的,又在同一个地方,那么就难免会产生竞争的时候。或者本是一笔属于对方的生意,却被自己给抢过来了,在常人看来,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因为是竞争吗。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优胜劣汰”,因为商场犹如战场,在竞争中,我要生存下去,那么肯定要把竞争对手置于死地才行。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要不就得弄个鱼死网破。
一片草原上住着一头狮子和一只狼,一天,它们同时发现了一只羊,于是商量好共同追捕那只羊,成功之后平分食物。它们合作得非常好,当狼上前把羊扑倒之后,狮子一口就把羊给咬死了,狮子和狼把羊带到一棵树下开始平分。但是狮子起了贪心,不想跟狼平分羊肉,也想把狼给咬死,但是狼却拼命抵抗,经过一番搏斗之后,狼终于被狮子给咬死了,但是此时的狮子也受了重伤,不说吃狼了,就是连羊也没有力气吃了。
在商场上,同行的竞争就像狮子和狼一样,尽管也许也会有一方会胜利,但是胜利的一方也会付出惨重的代价。既然这样的话,那为什么不一起好好地合作呢,合作了就有羊吃了,双方都赚钱,这不是两全其美吗。达到双赢的境地,那么同行之间,也就会有更多的朋友了。
其实双赢并不是就没有竞争,只是双赢是一种良性竞争,让双方都能获利,同时,也能赢得朋友。
胡雪岩就把生意中的双赢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
一次,胡雪岩从尤五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英人哈德逊又运来一批性能先进、装备精良的军火到上海了,胡雪岩又通过古应春证实了这一消息,于是他觉得又一笔好的军火生意要来了,做成之后,肯定会大赚一笔。他急忙带上古应春找到哈德逊,由于是老搭档了。胡雪岩与哈德逊很快就达成了协议,哈德逊愿意以每支六十两银子的价格卖给胡雪岩。
可正当胡雪岩沉浸在赚钱梦中的时候,有一些商界朋友就指责他做生意不厚道。胡雪岩感到莫名其妙,于是就叫古应春去打听,原来哈德逊已经把这批军火以每只五十五两银子的价格卖给军火界的另一位同行了,只是那位同行还没有来得及付款取货就被胡雪岩给捷足先登了,使得那位同行丧失了一个稳赚的机会。
胡雪岩一听到这里,心里就惴惴不安了,这不是明摆着在抢同行的饭碗吗,也是在为自己树敌。于是胡雪岩赶快找来那位同行,商量如何处理这件事。但那位同行知道胡雪岩的名声,也知道胡雪岩在上海军火界中的影响,怕胡雪岩以后为难他,于是就把这笔生意让给胡雪岩做了,自己什么条件也没有开。但胡雪岩却不这样做,他主动要求那位同行以每只六十两银子的价格卖给他,那么那位同行就能每只赚五两银子,并且还没有任何风险。事情一说好,胡雪岩马上把这笔钱给了他。
胡雪岩的这一做法使这位同行很佩服,同时也在其他的军火同行中起了不小的影响。胡雪岩这样做不但没有得罪同行,还为自己交到了一个朋友,从此以后,只要有军火生意,这位同行都会叫上胡雪岩,有钱大家一起赚。
把到自己嘴里的肥肉又吐出来,分给同行,这只有胡雪岩才能做得出来,所以,他在生意上的朋友就越来越多了。
在他打算开钱庄的时候,他向信和钱庄的张胖子征求意见。张胖子当时尽管口头上说好啊,但是心里却十二分的不高兴。尽管胡雪岩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人,但由于这时的张胖子还不十分了解胡雪岩,他认为,凭借王有龄和胡雪岩的关系,等胡雪岩开了钱庄,那么海运局的那些经手的款子肯定是给胡雪岩经办,自己哪还有机会呢。自己的钱庄在漕米的问题上主动垫付20万两银子的款,就是想拉上海运局这个大客户,但是胡雪岩自己要开钱庄,张胖子就担心这笔生意只能胡雪岩做得成了。
但是胡雪岩却看出了张胖子的算盘,胡雪岩最后告诉他,海运局的生意永远都归信和,自己开的钱庄则另外找路子。这时张胖子就放心了,既然胡雪岩不和自己抢生意,那么,信和在海运局的这笔生意就十拿九稳了。这样一来,张胖子也全心全意地支持胡雪岩开阜康钱庄,不管有什么苦难,只要信和钱庄能帮上忙的,张胖子都不遗余力。并且在胡雪岩以后的经商生涯中,信和一直都是他的支持者,不管是囤丝还是军火生意,信和都给胡雪岩在资金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一日一心得:
既然和对手能选择“双赢”的结局,那为什么还要去选择对抗呢?双赢也是一种竞争,但是这种竞争却是一种正当的竞争,在这种竞争里,对手也会变成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