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二卷_第六十八章 三计废天子

第二卷_第六十八章 三计废天子


失落的黎明 昭君不出塞 残王毒妃:逆天四小姐 Baby的爸爸是太子 傲世凌云 如花的日 网游之仙侠 梦的守候 逃离无限密室 哑舍3

第二卷_第六十八章 三计废天子

桓温住在新筑成的广陵城中,依然闷闷不乐,心情好不起来。虽然心怀异志想取司马氏而代之,但终因底气不足,每每想有所动作时,小尼姑斩头剖腹的情景便突然出现在眼前。他常常在心中对看不见的小尼姑忿忿道:“魏文能代汉我怎么就不能代晋?晋武能代魏我怎么就不能代晋?”他想借以为自己打气,然而冥冥之中,美丽而可怕的小尼姑总是挥之不去,也就白费力了,只能悄然叹道:“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啊!”他曾请术士杜炅占了一卦问前途,杜炅鼓捣了半天,装模作样地回答道:“位极人臣。”他很失望,一脚将其踢倒,骂了声“放屁!”老夫本就位极人臣,还用你来饶舌?他本想趁慕容恪死后燕国腐朽无人之机大举伐燕,成功后再威逼朝廷授九锡然后禅位。可万万没有想到枋头惨败,反将原有的一点老本赔得一干二净。再加上袁真因自己而叛,又久攻不下,更使老脸无光,只好躲在广陵城里唉声叹气。

如此过了半年,他得到王猛攻燕的消息,立刻就来了精神,暗暗欢喜道:“我无忧了,有人陪绑了!只要王猛一败,谁敢再说老夫无能!”然而没容他轻松几天,便凶信频传,翻手覆手之间王猛便进了邺城,将六州版图尽揽秦国囊中。他简直气晕了,恶狠狠一脚将斥候踢到南墙角,大吼一声:“滚!哪来的假消息!”仓啷一声就拽出了宝剑,幸亏王凝之及时拦住,才没有杀人。他那个气呀,他那个恨呀,他那个悔呀,久久难熄。暗道我谯国桓氏自汉以来就是豪门巨族代代高官厚禄名闻天下,难道还不如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卖畚贱民!他恨自己不能飞剑杀人,一剑斩下王猛的头!更后悔白鹿原上没有将他一刀两断,致使现在丢人现眼。他在**躺了三天,声称“偶感风寒”,近侍要为他请郎中,被他一顿臭骂,赶了出去。

王凝之见状,赶紧出去找来他平日最喜欢的美女进来侍候,才慢慢消了火气。正在此时,王珣笑眯眯进来对他说:

“桓公,收复寿春的机会来了。”原来,袁真病故,其子袁谨接班坐镇寿春。桓温大喜,一跃而起,三颗脑袋凑在一起,如此这般的一番筹划。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他抓紧时机,立刻带着桓冲、桓石虔率大军进攻寿春。袁谨不比其父,草包一个,自知保守不住,赶紧向秦国求救。可惜秦国刚刚灭燕,无暇南顾,等抽出兵力南下时,桓温已经破了城,杀了袁真一家。

桓温雄赳赳回到广陵,看看身边无人,就一把抓住王凝之问道:“王胡子,我桓氏子弟怎么样?”郗超对他伸出大拇指摇了摇:“这个的!”他又问:“寿春已破,袁氏已灭,足以雪枋头之耻吗?”王凝之摇摇头,缩回了大拇指。

桓温松开手,满眼怨艾地看看王凝之,一屁股蹾下去说:“为什么?”郗超说:“明公明察,枋头之败那是多么大的失败,寿春之胜那是多么小的胜利,不过一个小小插曲,二者岂可同日而语?”

桓温长长地哀叹一声说:“那该怎么办呢?老夫年届六旬,实在是等不及了。”王凝之一笑说道:“我有三条妙计可解明公之忧。”桓温精神为之一振,转忧为喜道:“快说,哪三条?”

“第一条,”王凝之说,“废帝自立,最是快捷。”

桓温摇头又摆手:“不不不,不行不行,这太可怕了!”

“那就只好退而求其次,”王凝之说:“第三条,即刻起兵灭掉秦国,天下归一,天心民望便可尽归于明公,取晋室江山就易如反掌了。”

桓温回喜做嗔道:“屁话,老夫如果斗得过王猛,还用你来饶舌——快说第二条,再胡吣,看老夫不将你的短胡子一根根拔成光板。”

王凝之不说他的第二条妙计,只是问道:“明公以为当今天子如何?”桓温翻起白眼珠子想了想说:“马马虎虎吧,就是性格上懦弱。”王凝之又问:“能不能挑他点毛病?”桓温想了又想摇头道:“虽然不算明君,可要想找他点罪过却也难。”王凝之问道:

“那么,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呢?”桓温嗔怒道:“叔平啊,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你的第二条妙计。说得不好,老夫可真要拔胡子了。”

“好吧,”王凝之说,“明公荷天下重任,今以六十之年败于大举,如果不能建不世之功,何足以镇惬民望?既然不能灭秦,那就只好行伊、霍之举了:废天子,立会稽王——会稽王年老多病,为人懦弱,立之可立大威,镇压海内。然后再偷偷逼其禅位,他敢不从吗?”桓温以指弹几沉吟说道:“妙倒是妙,只是废立之事总得找个借口吧?”王凝之说:“这就又回到了刚才的问题之上。”

桓温有点不耐烦了:“造他什么谣,你就直说,谁不知你的坏点子成箱成柜。”王凝之看看身边无人,附耳言道:“天子虽然无能,却也无过,要想造他别的谣言,容易不攻自破。现在只有说他自小就是**,平日里对后、妃、美人等也只是搂搂抱抱,真正上床还得依靠他人代劳——”

桓温一听即刻兴趣百倍,打断他的话催促道:“靠谁?快说,是不是靠你?别让老夫心急。”王凝之说:“哎,见笑了,王凝之哪里能沾得上边——天子身边有三位宠臣朱灵宝、计好、相龙。就说龙床之上那点事情全靠此三人代劳,现在天子的三个儿子连天子自己也搞不清是姓计、姓相还是姓朱?如此,将来司马氏的江山岂不要沦入他姓之手?而且还搞不清是姓计、姓相还是姓朱——将此谣言秘密传播民间,平头男女最喜欢咀嚼此等绯闻,用不了几天定会添油加醋传得沸沸扬扬,假的就成了真的。此等勾当又不能拿出来当面试验,任他天王老子也难以洗刷干净。”

桓温欢喜不尽道:“好!就以此为借口,将司马奕拿掉。不过谣言虽然会不胫而走,却总得有人放第一炮——你放,我放,还是叫下人放?”王凝之笑道:“如此下作之事岂能由明公到处嚼舌,自贬身份?奴婢们人微言轻无人相信。还是矮子去较为合适——文人妙笔生花,信口雌黄,说得天花乱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