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正文_第十六章

正文_第十六章


魔狱战神 我用青春一同埋葬 武动星河 神牧师 血脉四部曲 魔幻修神 六道炼神录 清朝皇帝养成计划 比蒙传奇 零点尖叫声

正文_第十六章

早春的野梅尚未败去,满山的青草绿树,衬映着点点鲜艳的红色梅花,煞是好看,远处千舟竞发,鸥鸟翔集,海中阵阵波涛,映着万点金光。窦光鼐心情大好。在普陀山拜了观音,又弃了海路,从杭州湾灰鳖洋的镇海府上岸,这样一来,他的路线是绕了一个大圈子,从杭州北面到了杭州的东南面了。

虽是从镇海大县上的岸,但没人料到浙江学政窦光鼐上任的路线竟是如此曲折,一行人穿着便装,行商打扮,反没有官府来打扰。窦光鼐从宁波到余姚再到上虞,一路考察民情,观察学风,倒也顺利。

出了上虞县的时候,日头已经偏西,一行人来到县东五里地的东关镇时,天刚擦黑,晚霞满天。窦光鼐见走不成路了,叫人找了个小店歇息。一行人包了一个跨院,饮马的饮马、卸车的卸车,张罗饭的张罗饭,窦光鼐用伙计打来的热水洗了脸,正在写扎记。家人林升进来报导:“大人,外面有人求见。”

窦光鼐以为又是上虞县或宁波府的什么人来了,对林升道:“就说我累了,不见客。让他转告他们大人,有公事就报到杭州去,无公事便请见谅。”

“这人说是从京中来的,是秦侍郎的家人。奉主人之命传信给大人。”

窦光鼐把六部几个侍郎在心中过了过,道:“大概是我学生刑部侍郎秦瀛的信。叫他进来吧。”

那人进来报了身份才知道,此人并非秦家的普通仆从,而是个心腹门客,叫做赵趋第。身份相当于雍正年间在诺敏、田文镜身边的幕僚邬思道。秦瀛是窦光鼐的学生,二人相处甚善,他把自己的亲信谋士千里迢迢派来送信,必是极重要的事情,莫非浙江出了大事?

窦光鼐试探着问道:“你是怎么找到我们的?”

“回大人,因您是微服私访,不住驿站的。我打听了您的车马穿着,沿途问过来。一路的快马,到斗龙港又换了快船,好容易才找到大人。”

“你倒是有心。”

“大人,您的行踪,小的没向任何人说过。”

窦光鼐见这人风尘仆仆的赶来,似有急重要的事,却又没有让他屏退左右的意思,觉的奇怪,问道:“秦瀛让你带了什么信来?”

赵趋第将秦瀛的信递过来。

窦光鼐展开信,细细读了一遍,见信中不过说的是和珅求字的平常事。但和珅毕竟和旁人不一样,他是当今皇上的红人,红的发紫,热的发烫,权势熏灼,可以说是顺其者昌逆其者亡,一句话可定生死富贵的主儿。多少人上赶着巴结,未尝能得个回话。这和珅千里求字是个什么意思?是刻意相交么?还是试探他对和珅的态度立场?但他对和珅又有何用处?

赵趋第见他犹豫,解释道:“和中堂在户部侍郎吴省钦家中看到您所书的一幅金字挂扇,爱不释手。夸赞道,写字善用金者,窦东臬可谓天下第一。于是让吴省钦替他求字。吴省钦不过是从市中偶然购得,不好向您开口,恰巧我家东翁秦少司寇也正好在场。于是和中堂就把这个差使托给了他。”

窦光鼐听了心下释然,窦光鼐与和珅交情很浅,虽然窦光鼐做了二十多年京官,但除了公事应酬之外,二人很少有往来。他与和珅是既无恩也无怨,相交如水。这回和珅作为同朝之臣,千里求字,礼轻情重,窦光鼐再怎么耿直,也是不能不给这个面子的。当下无话,命人备了笔墨纸砚。赵趋第将挂扇递上,窦光鼐一挥而就。

赵趋第见顺顺当当完成了任务,心中高兴。但见书款却题着“致斋相国”,未尾自称“晚生窦光鼐”不禁一愣。致斋是和珅的字,相国是尊称,这一点倒也罢了;但未尾自称晚生却有点过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