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二十九章 神的祭品(上)

第二十九章 神的祭品(上)


宠婚无期 殿下安分点 重生之1976 唐晓晓韶华庭 凰权之天命帝妃 无限杀场 黄梁一夜情 黑乌鸦白乌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彪悍老师:最美私校女皇

第二十九章 神的祭品(上)

用于祭祀的祭品非常之多,有粮食、有肉食、也有人和血。对于不同的祭品,以及献给不同的神灵,人们都有不同的献祭方式。

祭天神时人们多用燔烧,就是讲牲畜、玉帛等祭品放置在由燔柴搭建的火堆上燃烧,燔柴被点燃时会散出很多浓烟,祭品随着燔柴一起被燃烧,然后随着浓烟飘向天空,被天神所接受。

祭地神多用灌注,一般指血祭。灌注就是把用来祭祀地神的血和酒灌注在地上,血和酒很快就会渗透到地下。

瘗埋多用来祭祀山神和地神,就是挖坑将祭品埋掉。在祭祀山神的祭法中,瘗埋占大多数。祭祀地神时除了将血和酒灌注在低下,其他祭品都是要挖坑埋掉的。只有将祭品埋在地下,地神或山神才会知道人们正在祭祀他,才能接受祭品。

沉没是用来祭祀水神的,有献祭牲畜的,有献祭物品的,也有献祭活人的,其中多献祭年轻美女或童男童女。人们相信水下居住着水神,将祭品沉入水中,比较容易被水神接受。

悬投是用来祭祀山神的,就是把物品悬挂起来或将祭品投放在山中地上。祭山神要将祭祀用的璧和玉投掷到远处,而不陈列祭具。

祭祀用的场所也很多了。很久以前,人们的祭祀是没有固定场所的,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献祭,但是后来,人们慢慢的形成了在高山上或大树下、水边、杆下祭天。而且人们还修建了关于神灵各自的神庙或祭坛。

人们最原始最初的祭祀场所是平地,最重要的祭祀,祭祀场所反而最质朴,往往不用封土作坛,只把一块平地扫除干净即可祭祀,人们也称之为“墠”。

坛,就是用土石堆砌成一个高出地面的祭坛,因祭祀对象不同,坛有不同的形状。祭天用圆坛,称“圆丘”;祭地用方坛,称“方丘”。坛的高度和宽度因时间、地点、等级而不相同。坛和墠通常位于城郊,偶尔也有设于山上的。

平坑,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大平坑做祭坛,也称作“坎”。坛与坎是相对的,坛高起为阳,坎下陷为阴。

宫庙,在坛或墠的基础上又筑墙盖屋,即成为宫;宫中陈列上祭祀对象以后,就成为“庙”。宫庙最初只是为人神而建造的,后来许多神灵有了庙,如土地庙、龙王庙、城隍庙等等。但社坛上不得盖房,否则被视为“丧国之社”。

坟墓,在坟场墓地祭祀神灵是较原始朴素的方法,它多用于祭祀祖先神。古人认为,到坟墓祭祀离祖先最近,祖先神听得最清楚。

苗乡人将她们三人送到一个满壁都是壁画的石洞里,关上石门就出去了,大祭司在门边跳着奇怪的舞蹈,口里念念有词,十三听得并明白,只知道是苗乡话,她想应该是他们一种为祭品洗礼的歌舞。

大祭司离开后,所有苗乡人都跟着离开了。十三环顾四周,石洞不大,但是满壁都是壁画,石洞里除了一张足以容纳几人并排躺下的大石床以外,什么都没有。

小棠走得有些累,坐在石**休息,归韵和十三看着满壁的壁画觉得很有意思,两人在不同的地方开始一点一点的看起壁画。

十三开始的地方,壁画的颜色非常鲜艳,刻画的人物形象非常简陋,乍一看根本不知道画的是什么,壁画的制作很劣质,跟中原的壁画是不能比的。虽然壁画的笔法很简单,表面也有一定程度的损坏了,但是仔细看还是看得出这些壁画都在“讲故

事”,一块一块的,连续着的关于祭祀的故事。

十三看的第一幅画,是一位身着鲜红色祭司袍的女子站在祭台上,举着双手,仰着头,祭台前的空地上用燔柴搭建着一个高高的焚烧台,台上放的什么祭品看的并不真切,祭台的下面是一群跪拜的苗人。

看着壁画里高举着双臂面向天空的女子,不知为何,十三的眼前就出现了一位妖娆多姿的绝色而冷情的女子。其实壁画里的肖像线条简单的除了能看出是女子以外,几乎看不出任何的东西,包括五官,可是十三就是不由自已的想象着那样一位冷情而又多情的女子。带着神秘诡异的内心火热外表冷艳的女子,红裙摇曳。

十三想起了一则以前听到的关于苗女的故事。祭司无爱,可是那位身着红袍站在祭坛上的苗女爱上了苗寨里最英勇的武士,他是守护祭司的勇士。可是这注定是一段凄美没有结局的爱情,最后年轻的祭司为了保护不被逐出苗寨的勇士,怀着勇士的孩子自绝于神台前,将自己献给了天神以此来平复子民因为祭司身怀孽障的愤怒。勇士并没有听祭司的话躲在山洞里不让别人知道他的错,他从山洞里飞奔向祭台,他看着心爱的人倒在祭台上,沐浴着母子的鲜血,他本以为自己会疯掉,可是他只是很平静的从人群中慢慢往祭台走去,一步步在苗人奇怪不解的眼神下走上祭台,然后温柔的跪在祭司的身旁,温柔的抱起祭司的头,轻轻的在祭祀早已失去颜色的唇瓣上印下一吻。祭台下的人们开始躁动,但是他们不敢贸然冲上祭台,那是一个极其神圣的地方,除了祭司和祭品,什么人都不能上去。

十三以前听这个故事的时候总是还没到结局就哭的一塌糊涂,可是当她听到结局的时候却不知为何却并不想哭了,那位勇士抱着自己心爱的人和孩子,在祭台上就那样死了,没有任何伤口,没有任何痛苦,但或者那是极大的痛苦的,心死的痛苦,平静的死亡,与自己最心爱的人永远的抱在了一起。

十三不明白爱为何可以那样的刻骨铭心、生死相随,可是看着眼前鲜艳的壁画,她无法自己的将那个故事与眼前鲜红的影子重合在了一起。

红裙摇曳,那一地芳华,是神之舞也是凡尘的嘲弄。红粉嗤笑,杖木玩转于掌中,是出尘也是堕落妖精的笑颜。

祭司者,尺水不波,心思明澈,通天达地;苗女者,明艳可人,不羁世俗,爱恨分明。舞秋风,乱风云,她是呼风唤雨的神之使。彩云裳,银铃响,她是山林里跃动的山灵。她于苗寨的一角转过身,红颜祸水,三千凡尘,是她足下的花朵。但是在一瞬,如舞,将杖举于头顶,便是电闪雷鸣。时间将她们比作枝头百灵,却不知她们是枝上的隼,华丽的羽毛下是尖锐的爪牙,不怕伤害自己,也会为了苗寨付出所有。

直到那么一天,有一个能真正伤害她们心灵的人出现,她们就会至死不渝的爱下去……多情自是伤别离,也是疏狂也认真……

“十三!十三!十三!”

“什么?”十三猛地回过神,看见眼前不停喊着她的归韵和小棠,才知道自己竟然站在这副壁画前面站立了许久。

“十三你怎么了?怎么看着这幅画一动也不动,吓死我和小棠了,还以为你中邪了……”归韵心有余悸的说道。

十三反应过来,像往常那样没心没肺的笑道:“中邪?我怎么可能中邪,我就是邪,嘿嘿。”

归韵无语:“你……你知不知道你刚刚吓死我们了,你居然还好意思说笑?!”

“哎呀,我不是故意的嘛,你们找我干嘛呀?”十三赶紧转移话题。

归韵知道十三是在转移话题,也顺着十三的话说下去,她不知道十三刚刚想到了什么,不过谁身上没有些故事,既然十三不愿意说那也就算了。“哦,”归韵说着将十三拉着往之前她看的壁画前走去。

走到壁画前,归韵指着她们面前的一片壁画说:“你看,这几块壁画讲述的都是关于山神祭祀的,我刚刚把这一片的壁画大致的都看了一下,他们真的非常崇拜山神,这个山洞里有一半以上的壁画描述的都是和山神有关系的。”

归韵微微停顿,继续说道:“我觉得这些壁画里说不定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可以帮助我们逃脱祭品的命运,但是我刚刚看了眼前这几张,并没有看出很有价值的东西。只是知道他们祭祀山神除了固定的每年年初一次以外,还有就是会在山洪暴发后的一个月后举行祭祀活动,他们认为山洪暴发是一山神的怒火。”

“嗯,”十三回道:“那就说明在我们来这里的上一个月,这里发生了山洪,而本来他们已经备好了祭品打算祭祀了,可是我们突然闯入并污染了他们的祭台石,他们认为只是山神给他们旨意,让他们处死我们。”

“可以这么说,”归韵说道,“按照这些壁画的说法,他们祭祀山神大部分采用的是牲畜和粮食,除非是大祭司说谁触犯了山神,那么就会用人来祭祀,祭祀一般都是将人活埋或者把人悬挂在山石上窒息而死。”

“那我们有没有可能在他们举行完之后跑掉?”小棠说道。

“不可能,”十三说道,“你们看,这幅画画的是一个人被悬挂在山石上,祭坛上的祭司在跳祭祀的舞蹈,你看上面,这里画着一个太阳,我们不知道这是什么时刻,但是可以肯定是白天,而接下来的一副,你看,所有的人都还是原来的样子,但是角落里的太阳变成了月亮,这说明这个仪式将会举行很长时间。我以前也听人说过,每一位祭司举行了祭祀仪式后都非常虚脱,最后只能被守护的勇士抱回住处,并且闭关一个月之后才会出门。苗人认为这是祭司与神灵通话之后的牺牲,但是我想有可能是因为祭祀的时间过长,那些祭司因为长时间舞蹈而晕倒。”

“嗯有可能,”归韵接道:“虽然不确定是不是这样,但是我们不能冒这个险,因为真的如十三所说,那我们不管是在土里还是在山石上都是必死无疑,所以我们应该想个最好是在祭祀前就逃生的办法。”

“可是,什么办法呢?”小棠说完,三人又陷入了各自的思考。

接下来的三天里,她们除了吃饭、睡觉,以及配合那些苗人进行神浴以外,大多时候都是在不停的反复的看着那些壁画。

那些苗人是两天一次给她们进行神浴的,所谓的神浴,就是举行一些赞颂神灵的小型仪式。因为她们是要祭献给山神的,所以每次神浴时她们除了要在苗人指定的神水池里泡着一个时辰以外,还要跪拜在山洞尽头一块奇怪无比的巨石前面听祭司不停的用古老的苗乡话讲着关于山神的传说。

在那些传说里,有温馨的,有血腥的,但无疑的,山神都是以至高无上的形象最后拯救了苗寨的人,并把神祗传给了苗寨里的一位少女,也就是他们将来的祭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