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新流氓丁逸 北京往事 活在回忆里 玉琢 绝世圣王 槿园春 狂傲丑女之溺宠傻夫 乐阳 穿越古代之美男对对碰 玉雕
(三)
南阳已经平定,皇上也要班师回朝,周边邻国对大清国虎视眈眈,进驻京都势在必行。
当皇*大批的饥民安排妥当后,便马上准备回潮的事宜。
这几天皇上得到了许多关于边疆邻国的军事行动,其中以大离国活动最为剧烈,皇上猜想,可能就是因为三皇子的缘故,细细一想,大离国恐怕要借此机会大举进攻大清国,不过现在有三皇子作为人质,也是大清国和大离国谈判的一个重要砝码。
除此之外,他还知道了太后罢免了兵部尚书弘宏,以及几元高官的位置,细细一想,这是太后对自己的让步,还是警告呢?可能这之中都有因素,自己是皇上,只要回到皇宫,她照样有废除的能力!
他得到的好消息就是德妃从冷宫里被释放了出来,这让他高兴了许久。
其他邻国都得知大清国有一支新军,迅猛异常,在不到三日的时间,竟然将防御严谨的南阳城拿下了,大离国可谓损失惨重,这些极大地震撼了处于观望状态的邻国,同时他们对大清国或多或少有些忌惮,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看来果真如此!
一眨眼,三天已经过去了,今日便是皇上班师回朝的时日,大军押运着大离国三皇子,浩浩荡荡朝着南阳城外行去。
今日太后才得到皇上已经拿下南阳城,生擒大离国三皇子的消息,看着奏折,太后眉头皱到了一块,现在皇*三皇子生擒,按说是件好事,但是她担忧的是大离国那边的事情。
太后刚刚思考怎么处理这件事情,荣相就一瘸一拐的跑了进来,手中还拿着一本奏折,进了门,慌慌张张的跪了下来。
“太后娘娘,不好了,大离国向我国集结了大批军队,要我大清国将三皇子安然无恙的送去,否则,大离国将大举进攻我大清国。”
太后一听荣相所言,啪的一下就将手中的奏折扔在了地上,大声呵斥,“这皇上也太不象话,拿下南阳城就可以了,生擒了大离国三皇子就给人家还回去,现在大离国大举出兵,叫我大清国又要生灵涂炭,都是皇上惹的祸。”
“太后娘娘息怒,当务之急是要皇上马上释放大理国三皇子,以便不要影响太后你的大寿筹备工作。”荣相见太后大怒,立刻诚惶诚恐。
“现在大典筹集的怎么样了?”听到自己的生辰大典,太后才算稍微息怒了一些。
“回禀娘娘,大典筹集相当顺利,只是现在资金还是问题,老臣召集各个王公大臣商讨此事,想将我大清国今年的年俸的三成拿出来用于筹办,请太后批准!”荣相说着便将手中的奏章递了上去。
李公公连忙上前将奏章接过,呈到太后面前。
太后打开一看,眉头邹到了一块儿,“只有四十万两白银,这够不够!我泱泱大清国三成的年俸怎么这么少,以本宫之见,就五成吧!”
荣相听了太后的话,吓得一个哆嗦,要是用去年俸的五成,那他们这些官员这一年吃什么去。
“太后娘娘,是不是有些太多,以老臣之见,要是用去这么多年俸,恐怕有些不妥,各地官员都会不满!”
“放肆!谁敢不满!谁要是不满,就给我罢了,看他还能提出个什么不满来。”太后一听火冒三丈,本来今天就有气,现在荣相居然阻止自己,这不是出自己的霉头嘛!
“老臣遵旨!”荣相一听,赶紧磕头领旨。
“好了,你下去!”
荣相退了出去,太后又命令李公公拟了一道懿旨,要皇上火速回京,李公公拟好懿旨,马上就送往南阳。
报——
“讲!”皇上依然骑在马上,行军已经一天多了,虽然天气炎热,但是现在军粮充足,也没有什么紧急军情,走在路上自然不像来的时候那么快。
“北疆来报,大理国已经出兵,要求马上归还三皇子,否则将要大举进攻!”
“知道了!”皇上应了一声,看向旁边的杨业,“以将军之见,应当如何是好,是战是和?”
“皇上,以微臣之见,皇上应该挥师北上,平定大大清国北疆,我军现在士气正旺,一鼓作气,踏平北疆,让各个虎视眈眈的邻国看看我大清国是惹不起的!”
“以林军师看,应当如何是好?”皇上又看向了林智,自从得知林智是孔谨人的学生,皇上就拜林智为大军军师。
“以微臣之见,大哥所言的确如此,现在我军擒获大理国三皇子,这也是谈判的底牌,我军应当挥师北上,踏平北疆,震慑诸国!”
皇上听了两位的话语,慢慢的思索了一会儿,确实如此,的确要马上进军北疆,现在进军北疆有诸多好处。
现在士气高昂,要是进军,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北疆常年遭到大理国洗礼,趁此机会好好给大理国一个教训,要他知道大清国不是想欺负就可以欺负的。
周边邻国看着大理国攻打大清国他们都蠢蠢欲动,如果现在大理国受到大清国的痛击,将有着非常好的震慑作用。
以大理国三皇子为人质,强迫大理国归还大清国北疆所失之地。
振奋民心,让自己的国人不要再处于恐慌之中。
皇上思虑了良久,感觉现在挥师北上就是当前最好的选择,只是现在他不能亲征,不过,有杨业这等有勇有谋的统帅,林智这样足智多谋的军师,他也不怕什么,主意一定,马上下达命令。
杨业,林智,康武听旨!
“封杨业为镇北大将军,林智为监军,康武为前锋大将军,立刻前往北疆,稳住北疆形势,要是大理国在我北疆作乱,立刻出兵,迎头痛击!”
“末将遵旨!”几名将军立刻抱拳,单膝跪地接旨。
皇上只留下了余德权,余德权所统领的亲卫队大约有五百人,也是新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他们站在原地看着杨业立起了写有“杨”字的帅旗,带领大军浩浩荡荡的前往北疆而去,心中的感慨良多,现在终于有一个可以任用的将领,这次南阳之行,真是收获不菲。
“余德权!走!”皇上看着浩浩荡荡的新军,士气异常高昂,心里一片开朗,这样的军队到哪里都是最锋利的尖刀,这就是自己现在的真正底牌,也是大清国当前的支柱。
看到军队朝着北疆行去,站在囚车上的三皇子,一下哈哈大笑,干枯的嘴唇上都流下了血,“哈哈哈,父皇终于来救我了,我大理国军队一定会踏平你大清国!”
皇上瞄了一眼狂笑道三皇子,心里也是感慨,虽然三皇子心狠手辣,但是还算有骨气,到现在还没有说过一句服软的话,难贵大理国皇帝会如此看中三皇子,不过这样要好,越是这样,就证明三皇子的价值越高!
“将他的嘴给朕塞上!”皇上不想听到这样刺耳的声音,要不是三皇子有用,他恨不得一枪挑了这个让自己国民惨死无数的元凶。
两个士兵连忙上去讲三皇子嘴塞上,三皇子萎靡的脸上,虽然恼怒,但是此刻竟然泛起了丝丝的骄傲!
皇上马不停蹄直接朝着京都的方向驶去。
又是一天过去了,皇上接到了太后的懿旨,太后命令皇上立刻回京,同时让皇上释放大理国三皇子,以免引起大理国不满,再度对大清国出兵,影响到太后六十寿辰准备工作,同时他也得到了太后竟然用去大清国全年年俸的五成,用于置办自己的寿辰。
皇上接到懿旨,气的牙龈直哆嗦,太后如此,叫他做皇上的如何处置,慢慢的皇上的脸色由难看与气愤,逐渐的转变成阴狠与决绝,他思虑了一下,现在回去一定要罢黜太后专权,只要太后不干预国事,他相信自己的国家将逐渐走向鼎盛的时期。
可是皇上那里知道,这一去和太后斗法,致使大清国真正的陷入了危亡的边缘,太后主政多年,自己培植的亲信何其多,他皇上无根无源,现在自己的大军北上,他如何和太后去斗!
给我亲爱的读者,今天有些事情,上传迟了些,这里抱歉,请求各位帮助推荐收藏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