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布大局百姓为重 明忠义岳帅出山2
桃运圣医 多情医生 淑女本色,鬼王的新妃 缠绵不休:天才宝宝甜心妈 九剑狂圣 极品蛮妃 参见女皇陛下 斗之间(全) 藏金潭夺宝 我在地狱等你
第五回 布大局百姓为重 明忠义岳帅出山2
第三节
此时,江南的宋军和各地百姓自发组成的义军结合,开始了大规模的反击,愈战愈坚,为了保卫国家而殊死一搏。
金军在江南已经是寸步难行,不得不退回江北,只有江陵到洪州一带州县还控制在金军的手中。
不肯轻易服输的金主合剌和越国王兀术见大宋反抗激烈,依着原计划直接拿下长江下游,快速灭亡大宋的目的已经难于达到。便改变战略,决定东守西攻,集中西线兵力重兵进攻川陕,以控制长江上游,然后再迂回包抄大宋的核心地区。
金军迅速攻占大宋西北部的大部地区,张俊奉令西调,任川陕宣抚处置使,负责守卫入川的要道和尚原一线。
以兀术、阿里补为首的金兵与宋军在和尚原、仙人关与张俊多次激战,却连战皆败。在和尚原一战中身中兀术两支流箭,如果不是部下韩常拚死相救,险些被以宋名将吴玠、吴璘兄弟为首的川军俘虏,救了兀术的韩常则是被宋军射瞎了左眼。
但是,多年征战、经验丰富的兀术,借宋军战胜之后放松警惕的机会,亲率精锐骑兵突袭和尚原、并一举拿下。
可当兀术准备再接再厉,带兵侵入四川时,在半路上被张俊和吴玠、吴璘兄弟所率领的宋军打了个埋伏,兀术军被重重包围。
从中午打到黄昏,兀术的损失并不是很大。张俊所部都是步兵,只等天黑兀术就可以用精锐骑兵冲击,脱身不难,甚至,兀术还可以在第二天利用骑兵的快速反包围宋军。
到了天快黑的时候,张俊调来的近两千具巨型强驽在六千多宋军的强拉硬拽下翻越高山,终于赶到了战场。张俊立刻命令他们在旁边的半山坡上架起巨驽,以半米长的巨箭密集覆盖被包围的金军。
被这样可怕的箭雨一通狂射,就算是强悍的女真人也无法承受,十多万金军顷刻间土崩瓦解。
宋军士气大振、乘胜追击,诸参战军队合兵掩杀,一下追出上百里。
兀术在宋军的狂追中“剃其须髯而去”,也就是被追的剃掉了胡子、头发方才脱身,又打了一个创记录的大败仗。
无奈之下,金军只得退往秦中,未能按原计划入川,金人对大宋西部的威胁暂时解除。
随后,张俊借战胜兀术、阿里补之机,北上收复了凤州、秦州、陇州,稳固了川陕的防卫,完全破坏了金人借西北东进,以威胁大宋腹地的计划。
由于现在战线向北和西移动,已经残破的临安无法再成为指挥中心。为了统一指挥抗金,经大家商议之后,太子决定在位于靠近中央位置、已经被宋军收复的庐州设立太子行在。
于是,太子和虞相带领僚属和诸位大臣离开了京师临安,前往庐州。
在行军的中途,大家正在健康城外北渡长江的时候,江北的宋军送来了被金军俘虏又被救出的原徐州知府唐仲俊唐大人。只是,他因为被俘的时候已经受了重伤,如今情况危急,还没有和他们汇合就已经病危了。
知道了消息的虞允文没有听太子相劝,强撑病体,带上水灵赶去见了唐仲俊大人最后一面。唐大人故世后,虞允文为他收尸,命手下先将他的棺木送回山阴老家暂时存放。
到达位于淮河与长河之间的庐州之后,太子和虞允文就忙着设立太子行在,调集幕僚人员,并在行在中设立了专门分析情报和提供战事谋划的谋士团。
整个大宋西部、北部防线上军报频传,太子和虞允文不断的下令,从大宋南方调集兵马。
只是,金人将领除战亡的外,因其它原因而减少的很少;大宋的各级将领,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实际上主要是朝廷的不信任被迫解职的解职、罢官的罢官,有的甚至莫明其妙的失掉了性命。
有不少大宋原来的将领人虽然还在,却由于对朝廷的彻底失望而拒绝了朝廷的征召,这种情况以岳家军原先的将领最常见。大宋军中的各级将领严重不足,调来的兵马常常是无人指挥。
此时的庐州太子行在已经忙的不可开交,随着宋军的进一步进展,战线越拉越长,情报、战报来往频繁,所有的军队指挥、后勤调动都集中在了行在。
虞相因为受伤和过度劳累而变得十分虚弱,身体明显差了许多,有时甚至咳出血来。
忙乱了一天,好不容易才停歇了一下的太子,抬手揉揉自己的额头,苦着脸说道:“虞卿,这样下去不行。你虽然可以建立起一个以懂军事的各级参事为主的谋士团,却还是无法解决战事的临场指挥的问题。什么事都要我们决定,我们又不能随时了解战场的变化,这和瞎指挥有什么区别?”
“我倒是有个办法解决此事,只是,太子怕是要担上很大的干系。咳、咳……”虞允文才说了一句话,就不住的咳了起来。
事无巨细都得中枢处理,虞允文累的够呛。自上次在临安保卫战中受伤之后,总也没有时间进行养息,脸色一直很是苍白,不时还有眩晕的情况出现。
在一边帮忙整理卷宗、指挥参事们在地图上标注的虞水灵连忙走到父亲身后,细心的帮他抚背,然后端来药,担心的看着他喝下去。
“虞卿,你一定要保重身体,万一你要是倒下了,这中兴大业我还能依靠何人。”太子看着虞允文苍白的脸色,脸上出现了忧色。
自从金人再次大举进攻之后,整个中枢就在连轴转,自己这个健康人还累的快倒了,身体一直很虚弱的虞允文又如何承受的了?看着他日渐消瘦、憔瘁,却有没有任何办法,太子和行在的众人早已是忧心如焚。
第四节
虞允文看到太子担心的表情,和在场遥的人都露出了担忧的神色,心中也知道太子他们对自己的关心,甚是感激大家的心意:“多谢殿下和诸位同僚的关心了,我这里倒有一员大将,他一定愿意为国效力。而且,他如果能重返军旅,不仅能够坚定大家抗战的决心,还可能使不少对朝廷失望的将领愿意重新为国效力。只是,昔日他被解去军职,是因为犯有重罪,让他再次领兵,只怕有人会找麻烦……”
听虞允文这样说,太子一挥手,斩钉截铁的说道:“只要他不是谋反的罪行,无论什么事我都愿意为他承担。在这样的时候,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为了国家、为了天下百姓,还有什么好多想的。”
虞允文挥手令书房里的书吏们和侍从们全部出去,只留下了太子、虞水灵和李若水、张所、唐义则、肖则等太子行在核心的四名大臣。然后,虞允文才苦笑着回答:“可他的罪名就是‘谋反‘,而且还是‘莫须有’!”
“啊?‘莫须有’?你说的人是……”太子给吓了一跳,房间中的其他大臣也全都震惊的盯住了虞允文。
大家都清楚的知道,“莫须有”这个无里头的谋反罪名,只能是指一个人!
“请殿下恕臣的欺君之罪!”虞允文站了起来,向太子跪了下去。
太子一惊,连忙伸手将他扶住,把他又搀回了座位:“虞卿,你这是干什么?我说过会为你承担一切,你何必如此多礼。有什么就说,再这样我可要生气了。”
“谢太子的厚意,我就不客气了。我所说的人,大家应该已经猜到了,我说的是岳飞岳鹏举元帅和他的儿子岳云。”
“天啦,岳帅父子不是死在狱中了吗?这是怎么回事?”不要说太子,连几位大臣也给震的不轻,刚刚回过神儿来,李若水就抢先问道。
“这要感谢显庆观的长风道长,还有陛下的道家师傅观行道长。长风道长是清义道长之徒,当年我入汴京大理寺狱时,他常来狱中看望我和清义道长。”虞允文看着莫明其妙的众人,淡淡的笑道。然后,大概介绍了一下岳帅父子幸免于难的原因。
“干的好!”太子忍不住喝了一声彩,感慨道:“难怪说公道自在人心,连大家眼中只知献媚的妖道观行,也能够仗义出手、为国保贤。”
“什么‘为国保贤’,那观行老道不过是被长风道长抓住了把柄,不敢不从罢了。”虞水灵撇了撇小嘴,不屑的评价。
“水灵,不可如此。观行道长既然能出手救人,便是好意,如何这样刻薄?!”虞允文立刻喝止了水灵。水灵背过身冲大家吐吐舌头,做了个怪样儿,逗笑了几人。
“那虞相为何不早说?岳帅能早些回朝,我等也可早点轻松。”中书侍郎张所与岳飞早就相识,还曾经提举过年轻的岳飞,对岳飞一案的结果自是不满,见岳飞平冤有望,也在为他父子高兴。可听虞相早知岳飞尚在,却从不提起,自然有些奇怪,开口追问道。
“张大人不知道,岳帅父子可没我的好福气,有个清义道长相护。他们在狱中苦受毒刑,岳帅之婿张宪就是被万俟卨毒打致死。出狱后,他们父子一直在长风道长处养伤。在我受伤之后,长风道长来给我治伤的时候,将他们父子仍在的消息转告,我才偷偷前去探望岳帅父子。见他们依然难忘朝廷,便答应看着机会,一定给他们父子平反,让他们依旧为国效力。”虞允文想起岳帅父子的忠肝义胆,不觉感叹,这赵家的运气还真的很好!
如此多受到不公平对待的仁人志士却是无怨无悔,令人既是感动、又是痛心;赵氏皇家也要感谢残暴的女真人,若不是他们能够真的听懂了父亲当年的话,对天下百姓采取宽和、仁慈的统治方式,不是总以为用杀戮就能征服天下的话,大宋也早就完蛋了。
“虞相放心,本宫早对岳帅的冤案痛心,却一直无能为力。如今,既然岳帅仍在,本宫自当上书,为岳帅辩明冤曲,惩治奸佞,让他们父子重新出头。”太子概然应允,他与秦桧的关系一直不好,原因就是因为讨厌秦桧卖国求和,陷害忠良。
“太子慢来,你若如此上奏,只怕岳帅父子不仅不能重新出头,连你也要倒霉!”听太子如此说,虞允文立刻制止了太子的激愤。
“虞卿这又是何意?”太子又被他给搞糊涂了,不打倒奸臣秦桧,岳帅父子如何可以重新任职?不被那些可恶的奸臣给再次害死才怪。
其他几位也不怎么明白他的意思,莫明其妙的看着虞允文。
“你不会真的以为,光他一个秦桧就能这么轻易的害死一个中兴名将?太子殿下,你也太瞧的起那个奸臣了吧?你我心知肚明,一个‘莫须有’如何能够让人心服?还使得韩世忠元帅去职,隐居避祸?”
虞允文冷笑一声,看着有些心虚的低下头的太子,意味深长的说道:“殿下,我知道你对当今天子感情甚深,不愿提起父皇之过,这也是为人子的本分。但是,现在殿下已经是我朝忠臣良将的依靠,若你碍于亲情故意为陛下掩饰,甚至将所有的事都怪在秦桧等一干奸臣的头上,不仅保护不了大家,还会将自己葬送。秦桧那帮子奸臣会放过你这个坚决抗战的皇太子吗?给他们一点机会,他们就会唆使陛下将你废掉,只怕到时候,陛下也不会因为亲情,而放过你这个不听话的儿子吧?请太子想清楚,是父子亲情重要,还是我大宋江山、万千百姓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