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肆虐韩娱 神医废材妻 六道伏魔 替嫁成妃:爱妃你别逃 哎呀,爱呀 第一邪君 等你说爱我之面瘫王vs火爆瑶 来自大宋的情人 毒2(选读) 重生嫁给亿万富翁
第152章
第152章
就这样, 顾铮就被邀请去坐镇, 好让村民放心, 这分田地到每家每户, 是有利于生产的。而这些话由大队长来说, 作用虽然有, 但是村子很多都是老古板, 坚持以前的观念,认为国家一切决策都是对的,不能反抗。而顾铮就不同了, 虽然这些年她都没怎么在家里,但是他的名望已经传遍整个村庄,他说的话, 能让大家更加信服。
秦玲玲明白了来龙去脉, 想着今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人也正在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增加粮食的方法呢。
所以这个事情,秦玲玲是百分百的支持, 也找了一些“虚”的案例, 表示是自己在学校听来的, 让顾铮放宽心去跟村民说。
因为等到明年开春的时候, 上面领导人就会发现, 这个办法是可行的,还设立了好些地方作为试点, 如果村子也能走在农村的前沿,对村民来说, 会是一件好事, 至少能让他们早一年吃饱饭。
秦玲玲说了不少,顾铮倒是听的认真。
比起顾铮,秦玲玲对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却更加的清楚,毕竟顾铮也只后来“活”多了几年,等再往后走,八十年中后期,九十年代,两千年后的事情,顾铮却是完全不了解的,他也许并不知道,以后手机的便携会出乎他的意料,现金也不再需要那么多。
听她说的头头是道,顾铮也没往深了想,只以为秦玲玲在学校这半年,接触了不少人,懂的更多了。再说,章家那样的人家,要想得到消息,却是比谁都容易的。
“要不,你等会陪我一起过去?”顾铮问道。
“我?”秦玲玲不确定的指着自己,“我说的话,他们能信吗?”
“为什么不能?”顾铮反问,“你是重点大学生,你说的话他们更信,不信的话,你陪我去看看?等会忙完,咱们再去山里?”
在顾铮的忽悠下,秦玲玲决定也陪着他去队部。
有大队长的召集下,村子每个大家族,都派出至少一两个人来,主要还是请了那些威望高的老人,还有支书妇女主任这些人。
两人到的时候,屋子里已经乌泱泱的坐了一堆人,个个正在交头接耳,有些不解顾文常叫他们来是要做什么?
大队会计给两人端来了凳子,顾文常才从里头走出来。
有人好奇询问,“文常,你今天叫我们过来是有什么事吗?叫了那么多人,你伯公叔公都叫过来了?”
“就是啊,有什么大事吗?”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场面倒是混乱。
秦玲玲是混杂在这群人当中的唯二女性,除了妇女主任,只有她一个女人。
换了往常,这些人谈事,一般轮不到秦玲玲来说话的,虽然是个知青,但是没有男人那么大的抉择权。说到底,在喊着男女平等的情况下,其实多少还是有些不公平的。
不过现在就不同了,她现在是大学生,还是村子里唯一一个大学生,虽然是外姓,顾铮更是顾大顺收养的,但是村子这会谁都坚持承认顾铮是小顾村村民的身份。
要知道,村子出一个当兵的容易,毕竟参军选上的并不少,但是能挂上名头,拥有职务,做到连长这名头,却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人家媳妇现在还是高考恢复后,考上重点大学的大学生,这两人,前途无可限量啊!
在村子贫穷落后了那么久的挤出上,出了这么两个人,只有替他们自豪的份,走出去都觉得有面子了,更别说什么不承认他们的身份。
之前村里最有威望的三伯公就这么评价过他们夫妻俩,“咱们以后村子的风光啊,没准就要靠山子夫妻俩呢,一个是军人,一个是大学生,都是国家的栋梁,以后咱们村啊,全靠他们了。”
这么一来,谁都不敢小瞧了他们。
这个年代,拥有知识的大学生和为国家奋斗的军人,是大家最为推崇的。
这不,夫妻俩刚坐下,就有人好奇询问,大队长把他们也叫来,是说什么事情呢?
顾铮没回答,大队长先出来让他们安静。
“安静点,今天召集大家过来呢,只要是说一些重要的事情。”
顾文常也不说废话,把关于最近两个村子一个接一个的按照分田地,分任务到各家各户的事情跟大家说了一遍,并且说了自己的想法,准备明年开春就试行,询问大家的意见。
顾文常话刚说完,屋子里顿时闹哄哄一片。
有人支持,说:“这样挺好啊,这事情我也听说了,如果把田地分下来,那我到时候种多好,收到的粮食还多一些,这倒是挺好的。”
可却也有人反对,“这是不符合社会主义政策的行为,是你个人行为,咱们这样做,和旧时代有什么区别?到时候又要回到那时候去吗?现在吃的不够好,但也比以前好不知道多少倍了,别瞎搞,别为了你个人主义瞎搞,那么多人,你负担不过来的。”
支持的:“那难道要让咱们一直这样,吃不饱饭?是,是饿不死,可前头已经有人试验了,该是集体的田地还是集体的,不过是分工而已,谁告诉你说是个人的了?就跟咱们平时上工分工一个道理,这次分的是田的管理权。”
反对又说:“那也不行,人家试验过,谁知道是真成功还是假成功,万一就是别人今年气候好,种的时间好,收成还不错呢,这把整个村,好几个大队的人半年的口粮拿去赌,赌输了怎么办?再说,上面怪罪下来,咱们又怎么办?”
双方各执一词,倒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吵的不可开交。
大队长倒是没有马上规劝他们,反而是让他们继续争吵,等他们吵的差不多了,这会大队长才出来开口说道:“你们也别着急了,你们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但是反对的几个叔叔伯伯,我问问你们,你们说今年人家气候好,所以粮食收成好,但是为什么就别人的收成好,咱们的还是一样呢?还有就是,这粮食种下去,又不是一块地都没法产粮食了,就算产量低了,也就那么一次,试一下,不行的话,那就算了,要是行的话,那将会改善咱们一整个村,几百口人的生活,你们想想,这样难道不好吗?难道要过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大队长的话,让刚才反对的人都噎了一下。
可还是有人不同意。
特别是年长的长辈,一边说道:“我知道你是为了咱们整个村子好,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啊,这一改变,会发生什么事情啊?你就不怕上面怪罪下来,你一个大队长顶不住吗?到时候可不是你个人主义的影响行为,到时候你可能要出事的,大伯作为过来人,就劝你一句,别瞎搞。”
顾文常被他大伯这话说的哭笑不得,“大伯,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但是我这也不是瞎搞,那些村子都试验过了,我想,绝对不止这么两个村子在试验的,全国那么大,那么多村子,肯定有很多地方都在试验,如果成功了,那对咱们,对国家都是有利的,你信不信?”
“哼,我不信,反正我劝你不要瞎搞,咱们村子现在这样挺好的。”
其他人见顾文常大伯都反对了,自然也更加不赞同,说来说去,都是那几个意思哦,一是顾文常承担不了他们的损失,二是那么大的事情,如果一旦做的不好,顾文常,甚至这个村子的支书还有公社的领导,还有很多人都会遭殃。
可也有不少人认为是可行的,毕竟看别人吃饱饭,自己家却只能一天两顿,而且一年到头喝粥水的时间多,吃干饭的时间少,就连肉也是一年吃不了几块。
想想过的那么艰难,如果真的有办法改善吃饭问题,就算承担点风险,他们也愿意去尝试的,毕竟没有什么比吃饭,吃饱饭更重要了。
“大队长,既然别人这种的粮食收成那么好,那咱们也试试吧!”有人朝着顾文常说道。
“是啊,试试吧,反正也就一次两次,要是真的会增产,对咱们全村人来说,都有好处的。”
“是啊,是啊……”
顾文常无奈的看着他们,“我也想试啊,但是你们也看到了,还有人不同意。”
顾文常目光朝着那些不同意的人看去。
只不过一会,同意的人也连忙劝着反对的人,希望他们也能同意。
“咱们现在虽然能吃上饭,比打仗那年代要好不少,但是也吃不饱啊,这饿了总不能一直喝水吧,把肚子撑大了也没饭吃。这活着不就是为了吃口饱饭吗?”
“就是啊,就是啊……”
有些人倒是犹豫了,毕竟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过上好日子,吃饱饭,天下太平。
不过也有人是不管怎么劝,就是不愿意去尝试,总觉得会不好,会带来更坏的后果。
正当大家吵的激烈的时候,顾文常突然开口。
“我就问你们,你们说再坏的后果能坏到哪里?现在村子很多人家虽然是不至于饿死,但是也是吃不了饱饭的,咱们为什么不去拼搏一下?我就不信你们听说别的村子收成好,吃的饱,你们会不羡慕不动心。你们不信我,我也理解,毕竟我整天在村里,也见识少,不信我的话,你们也可以问问山子,还有秦知青,他们一个在部队军队工作,一个在重点院校上大学,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做,他们最有发言权了,我今天请他们来,主要我也是昨天和山子提过,山子也是认为可行的。”
顾文常这话一出,大家顿时安静下来,不敢置信的看着顾铮。
的确,顾文常的话,他们还能反驳一二,不信任,但是如果是顾铮也同意这个观点的话,这就不一样了,谁都知道,顾铮现在是什么样的身份,他都能同意,那是不是说明,上面对这意思也是表示赞同的呢?如果是赞同的话,那么同意的人就将会更多了。
“山子,你跟大家伙讲两句你的观点吧,也让叔伯们能够放心一些。”顾文常对顾铮说道。
其实他到现在才开口,目的就是为了让同意不同意的人都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自己担心的,然后再给他们解释其中的好处,等大家差不多了,再叫顾铮出来,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
顾铮点点头,这才站了起来。
反对的人担心的看着顾铮,先开口说道:“山子,你好多年没在家了,村里的事情,你可能不大了解啊。”
顾铮却应道:“我是很多年没回来了,不过各位叔伯放心,在部队,我们除了日常当兵训练之外,还要自给自足,我们也要种粮食,冬天也去上山割草,你们要做的事情,我们都会做,所以其实部队跟咱们村是没有什么区别的,甚至部队要比村子看的更长更远,因为我们除了日常开销,还要进行训练。”
“昨天,文常哥遇到了我,说起那两个村子的事情,说实话,我是十分赞同咱们村子也试行的,就像文常哥所说的,咱们这地方都有两个村子开始试行了,那么全国那么大,那么多农村,那么多生产队,肯定有更多这样的人去试行,在部队,都是来自天南海北的人,这些事情,我听说的要比你们还要多。”
“文常哥这样做,并不是为了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为了大家伙的利益,如果他是那种什么都不管你们的大队长,上面下什么命令,他就执行什么命令,不给你们争取更多的好处,也许你们都会觉得他不配当这个大队长。而他今天却愿意站在这里给你们骂,听你们反对他,还死活要坚持,他都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让咱们全村人都能吃饭,吃饱饭。”
“既然也就试行那么一次两次,大家为什么不给文常哥一个机会呢,这些年他当这个大队长,也当的不错,对哪件事情不是尽职尽责的,他现在吃力不讨好是为了什么,你们想想也该清楚的。”
其他人听到顾铮这些话,最后沉默了,谁也没有发出反对的声音,但是之前反对的人,却也没有马上同意。
秦玲玲也站了起来,“我也是赞同大队长的决定的。”
众人又把目光往她身上挪去。
不等有人诧异,顾文常先开口,“秦知青现在是名大学生,在咱们省城最好的大学中山大学读书,你们也应该知道,那样的学校,有多少人才。”
有顾文常这提醒,大家看秦玲玲的眼神倒是冷静了许多。
是啊,一个大学生,见识的也比他们这群扎根在农村的人多的多。
秦玲玲说,“现在还在反对的叔伯们,你们其实也可以仔细想想,如果真的可以收成更多的粮食,对咱们全村都有好处,你们也看见了,咱们村里很多人一年到头吃不了几次饱饭的,试一次,既饿不死人,也不会耽误什么,再说,不是有村子这一季都在试种了吗?你们也可以等年底看看再决定,现在大队长给大家透个底,大家同意的,可以先登记下来,不同意的,也登记下来,要是改变主意了,也可以跟大队长说,这距离明年还有很长的时间,足够大家考虑的。只要是好的事情,咱们总不能放过的,至于那些说会恢复资本主义那套的,是不可能的,田地都还是集体的,是国家的,就是算在你手里耕种,也不是你的,国家时刻都可以收回的。”
秦玲玲这话说完,众人你看我看你。
她这些话说的倒是不假。
现在距离明年春耕还早着呢,现在刚忙完秋种,这么长的时间,也足够让他们多考察其他试行的村子,看看他们是个什么样子?
没有人不想吃饱饭,他们只是不想惹事,怕惹事,只想安逸点稳定点。
当然,他们有这样的思想,却也不能完全怪他们。这些人,很多经历过战乱,经历过曾经吃不饱的那三年,现在好不容易稳定下来,谁不想好好的生活着,要是再出点什么事情,那可就糟糕了。
顾铮和秦玲玲轮番劝说着这次参加会议反对分田到户的叔伯,顾文常在一旁也少不得“煽风点火”,让他们相信,秦玲玲和顾铮两人的观点是不会错的,他们见识多,肯定比他们知道更多上面未来政策的事情。
还别说,这么一次会议,虽然不是很多反对的人都答应下来,但是至少,没有人再直接开口就反对,甚至有人已经改了态度,说:“试一两次的确也不用饿死,也没什么不敢搏的,那么困难的三年,咱们都好好撑过来了,更别提现在了。”
这事情之后要怎么安排,秦玲玲和顾铮就不操心了,他们两人今天这番话,给大家很大的信心鼓舞着他们。
夫妻俩走的时候,顾文常拍着顾铮的肩膀,笑着说了声,“谢谢你们今天的帮忙了。”
顾铮应道:“不用谢,都是应该的。”
“不一样,这毕竟是我大队长的活,却让你们两个劝着,要是这事以后真的没成,到时候我被怨是活该,你们两个倒是无辜呢。”
“不会的。”顾铮说的不是不怕被怨,而说的是,不会被他们埋怨,因为这个办法是可行的。
当然,顾文常现在还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