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第二次长沙会战(十六)
我的女儿之我的天使 你我相爱,未曾表白 忘情之水 新宋之咏春皇帝 未来多子多福 练习爱上爱 豪门债:总裁前夫放过我 亲亲王爷抱一个 古墓小新娘:小王爷,乖乖入洞房 火影之祭
第413章 第二次长沙会战(十六)
第413章 第二次长沙会战(十六)
他开始有一种完全掌握战场节奏的感觉,虽然这种感觉来得有点迟了,但也代表着第九战区已经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应该说是即将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
“仇战,将军又有了新的调整。”毕海航笑道。俩人呆在一个空荡荡的掩体内,长沙城有三个师且有足够纵深的防御阵地,仅城外的防御工事就可以摆下三个师。现在两个师都在城内,城外的工事全部没有驻军,以阎王一个团的兵力显得非常空虚。
“哦?”仇战看了一眼毕海航,一付没有兴趣问下去的样子。
“他已经下令让第20军和第58军开始突袭鬼子后卫部队,准备堵截鬼子的退路。第26军、4军和72军也开始出击,以增加鬼子的压力。”毕海航说道:“暂2军刚在株洲集结的一个师兵力布防于株洲城外。让第10军做好围歼第3师团前锋部队的准备。”
“呃……”仇战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道:“想法是好,只怕效果不会很明显。只要鬼子集中后撤,我们同样无机可趁。
不过……不管怎么样,只要鬼子被迫撤回岳阳,从战略上来说对于我们就是一场巨大的胜利。打得太辛苦了,我们终于胜利了!”
“仇战。这么说我们追击第4师团也会没有建树了?”毕海航问道。
“呵呵……”仇战笑了起来道:“你说呢?常规部队的反应比我们不止慢一两拍,他们不能做到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做到的。第4师团经这么一折腾,士气不振。这就是我们的机会!休息吧,明天就该我们上场了。”
毕海航不禁摇了摇头。他有一种明显的感觉,冥王已经不再与鬼子对耗,参战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但每一次出击都有很大的斩获。特别是仇战直接指挥的作战,这种感觉更为明显。
从27日鬼子以一个半师团进攻长沙开始,阎王除了两次伏击突袭还有一次夜袭之后就一直处于休息状态。那怕是死神也没有动用多少,而且仇战直接指挥作战部队的伤亡率非常低。
实际上这是仇战的战术理论越来越成熟地运用到作战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准、狠是仇战的作战风格,再结合对势的把握和对战场独到的观察能力,让阎王具备了这种作战能力。
这些年呆在仇战的身边让他进步不少,也让他的观念发生巨大的转变。虽然跟不上仇战的脚步,但还是能明白一些变化。他很清楚阎王和死神变化的脉络,他见证了阎王和死神正在一步一步地变强。
而他在冥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固定下来了,指挥作战方面他与老喜他们这批冥王的元老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别,不过他现在是一个很合格的冥王参谋和通讯兵,也是仇战合格的搭挡。想到这里毕海航不禁笑了笑,继续守着他的电台。
9月29日凌晨,鬼子第3师团前锋部队并没有担心会被第10军和暂2军堵截的危险,反而向株洲方向急攻前进。
第10军只好以一部配合暂2军作战,以主力侧击鬼子前锋部队。几万人对鬼子的几千人进行围追堵截。然而鬼子的第3师团前锋部队象吃了猛药一样向国民军攻击前进。死死地咬住暂2军的部队进行攻击。
他们知道暂2军是防线上的弱点,根本就不给第10军机会。暂2军到了崩溃的边缘,如果不是第10军不时穿插过来替他们阻挡一二,早就向株洲方向溃败。
持续了几个小时的攻击,眼看着就要接近株洲时才停下来。随后第3师团跟进,形成了一道箭形的攻势,直指株洲腹地,一付攻占株洲横渡湘江的架势。
当鬼子集结之后再一次南下,暂2军的另一个师马上赶上来堵截。于株洲郊外展开激战。第10军从东部进攻,以一部沿浏阳河向西攻击,以图堵截鬼子的后路。
暂2军以一个师阻敌于株洲郊外,以一个师由西向东侧击。对鬼子第3师团形成半包围之势。此时薛岳的意图才算是真正地暴露出来。
顿时双方形成胶着之势。暂2军的后撤是抵挡不住鬼子的进攻,但其中也含有战略意图。薛岳就是利用鬼子孤军深入计算其强弩不能穿缟,以半合围的战术来袭击鬼子。
薛岳的战术用现代的战术名称可以称之为非对称战术,是非对称战术中的一种。在实力远不如对手时,发挥出以弱击强的能力就得要有韧性,以达到以柔克刚的战略目的,在这方面薛岳可以说是高手中的高手。
以单支部队来说,战斗力是不对称的。不管是攻防双方,都会受地形的限制投入的兵力会受到限制,防御一方最多只能投入进攻方一点五倍的兵力。
只要相差两倍以上的战力就难以阻挡进攻方的攻击,这也是国民军在抗战战场上节节败退的原因。以鬼子之强势,除非象74军一般强大,否则是无法阻挡鬼子的攻势。
薛岳的‘天炉战术’就是根据国民军与日本之间的现实差距而制定的。层层消除对方的攻势,以超强的韧性来应对。在对方气势和攻击力衰竭之时再予敌以重创,达到阻敌和消耗敌人的目的。
当然,所谓的‘天炉战术’也不是那么简单,在大方向上看并不复杂,难的是细节上的操作。经过第一次长沙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对比,大家应该了解实施‘天炉战术’的难度。
当然,再结合德安会战(万家岭战役)分析。当时以差不多的兵力对付三个师团,其中两个师团仅仅是乙种师团。而第二次长沙会战面对的是三个甲种师团和一个乙种师团,四个独立支队也达到了一个甲种师团的兵力。
由此可见,第二次长沙会战薛岳及其第九战区比德安会战发挥得更好,第九战区的部队的战斗力也比德安会战时提高了数倍。
跑题了,第3师团的前锋部队突然被围,也有点出乎阿南惟几的意料之外。原本他在放弃攻占长沙的计划之时,准备让前锋部队攻下株洲之后后撤,也算是挽回一点面子。
却没有想到在株洲外围他的前锋部队就被国民军重重合围。而且原本看似溃败的暂2军突然变得生猛起来,不仅阻挡了他的部队的攻势,反而开始反攻。
他意识到中了薛岳的计,让他现在左右为难。如果让第3师团前锋部队后撤,就与其他师团的撤退节奏不一至,对后期的作战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继续让第3师团前锋留在株洲外围,很有可以引来更多的国民军对该部的合围。
权衡再三,阿南惟几还是决定一边让第3师渡过浏阳河向南岸增援,一边让前锋部队向浏阳河方向集结。
他细微的调整马上让薛岳捕捉到了,严令暂2军和第10军死死地咬住鬼子第3师团。暂2军如果不是由薛岳派出宪兵队守在那些团长的身边,是不可能挡得住鬼子第3师团的攻击,更不要说主动反攻了。
这些宪兵队长也都是仇战训练出来的三千基层指战员之一。同时负责指导部队进行反攻。薛岳暗留一批学员好象意识到有这一天一样。也说明他准备组建出一支执行阎王不同任务的精锐部队。
说清楚一点,就是专门负责前线战术指挥的精锐小组。以帮助战斗力低下的作战部队作战。他还是有先见之明,暂2军短时间内爆发出来的战斗力完全被这些宪兵给压榨出来的。
薛岳的意图也越来越明显,尽量拖住鬼子后撤的时间,为第六战区拿下宜昌争取时间。能不能拿下宜昌,就看第六战区争不争气了。
在战略层面的配合意识当中,薛岳在高级将领之中是佼佼者。在鬼子进攻其他战区时配合不力的原因是因为第九战区的位置适合防御而不适合进攻所造成的。冬季攻势中就证明这方面的不足。
战略纵深长,但进攻面不足,部队正面展开的余地不大。从而影响到攻坚的效果。只要长江水道不为控制,岳阳的补给就不会断。甚至鬼子可以从江北补给,困敌之计就无法施展。
第6师团面对51师也是无可奈何。已经接到了阿南惟几的撤退计划,他们的攻势也缓解下来。第51师反而在薛岳的命令之下,不时对鬼子第6师团发起袭击。
暗中观察鬼子第4师团的仇战仍然耐心地等待着机会。毕海航反而有点坐不住了,鬼子撤退的态势已经越来越明朗,但面前的第4师团只是慢慢地向长沙外围阵地集结,前沿只是向前推进了一公里左右。
仇战心里很清楚,第4师团进攻的时间应该就在今天晚上。而且会以集团形式对长沙发起攻击。为的就是避免被他的冥王各个击破。晚上会限制狙击手发挥的常识谁都懂得,他们甚至还想集中优势兵力寻找冥王予以重创。
所以仇战必须要等待,等待最佳的出击时间。只有造成鬼子的混乱,他们阎王才有机可趁。时间应该就在下半夜。
随着渡河的第4师团兵力越来越多,他们的锋线也开始前移。并在两翼集结了重兵。侦察员回报,在两翼还集结了大量的机枪,看来想以火力来压制冥王对他们的突袭。
这些消息传来,毕海航心中的焦急挂在了脸上。仇战只是淡然地微笑着。鬼子部队中也有很多人才,同样有对付狙击部队的高手。不可能没有想到应对之法。
战争中打的就是矛与盾的关系,你有矛我就有防御力强大的盾,你有盾我就要有更强大的矛。只有一方有压制对方的战术,才能在战斗中胜出。
以一个团的兵力去对付一个师团,这本就是堂吉诃德式的人物。所以不管是仇战还是老喜他们,每一个人都在思考着如何对付鬼子这个庞然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