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七八章 血浓于水
最强保镖 重生之美食帝国 万古狂神 歌舞惊情 盗墓太子妃 龙凤石 我的黑道洁癖男 极品少爷 横扫晚清的炮兵战神 绝地反击
第零七八章 血浓于水
其实,整个王府最高兴的人是我,我给母亲找到了久违的亲情,我希望我的这些从地下钻上来的亲戚都是些重感情的人,而不是那些狗血的电视剧演的那样,唯利是图而又一无是处的小人。打着信王的旗号,从人下人一下子做到人上人,把这样的人的嘴脸从头到尾表演得淋漓尽致。
所以,虽然我想发展一部分外戚的势力,但也得是一些扶得上墙的烂泥才行。不知道我的那些舅舅,表哥们如何,如果不会做事只会添乱的话,还不如没这些亲戚呢。
而且,整个大明朝是没有外戚生存的土壤的,我这一切都得冒很多风险,当然,这些风险应该可以得到控制。
所以,我就一个人在院子里想这些事情,以后怎么去**一些可以跟我一条心的可用之才。
母亲却在大堂里叫我了。
看来,认亲的过程比我想象的还要顺利一些。可能母亲是叫我去认外公了吧。
说实话,在很多时候我都没有摆出我信王的无边架势出来,前生今世都是做人上人的我,自然会产生很多返璞归真的想法,觉得那些特别讲究的事情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说实话,我也想过过平凡人的生活,虽然实际上不行,但心态其实是最重要的。
谁敢否定我作为信王的存在呢!
我走进大厅,看到感人的一幕,我的母亲跪在刘世武的膝前。我不得不喜欢我母亲这样的真性情。那些无良的连续剧,太后的哥哥,甚至太后的父亲进宫见太后都要下跪磕头。我一度认为这是泯灭人性的。在我们后世那么操蛋的世界,都没有老子跪儿子的说法。
“小五,来见过你外公!”母亲被刘世武拉了起来,母亲的额头也有过磕头的痕迹。贵为王太后的我的母亲居然给一个老实巴交的老农民下跪磕头了。这并不奇怪,因为这个老农民是她父亲啊。
我这会却在纠结要不要下跪了。虽然我在心里承认他是我外公,但我对他肯定没有母亲对他那样的感情。
当然,我还纠结于我的身份,堂堂一个信王要给一个老农民下跪,总是觉得有些别扭,虽然这个老农民是母亲的父亲。
“你真是我外公?”我虽然一开始就认同了他的身份,但总还是要表现出一种惊喜的表情出来。
“小的……我是说,我的确是……”虽然认了亲,但他一辈子卑躬屈膝,这一时也改变不了,再说,他也不能改变什么。虽然成了我的外公,但我的身份尊贵才能显出他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在我强大的身份面前,他仍然的确只是一个‘小的’。
“外公,不可如此,虽然我贵为王爷,但没有外公也就没有我母亲,当然也就不会再有我,请受本王一拜!”我想到这里,也就觉得给他下跪也没什么了,给了我母亲生命的人,难道还当不得我一拜吗。而且,我话已经说
的很明白了,这是一个王爷在拜你,只此一次。说完,我也就给他跪下了。
到了这份上,我像极了一个平凡的庶人子弟,在外公膝下承欢,别人也许考虑到我的身份就会认为我很做作,其实,我这是天性使然。不管你身份多么高贵,你永远只会是你母亲的儿子,没有你母亲也就永远不会有你。也就是说,你再高贵,也会比母亲矮一截。
“小的不敢,王爷请起!”刘世武赶紧离开座位,把我扶起来,我也就顺势站了起来。
“外公,母亲在宫里受了很多苦,这次找到家人,我真的替母亲感到高兴!”貌似,我也开始冒着泪花了。
看起来,我的真的成熟了,一个十三岁的小孩会替他的母亲感到疼痛或者快乐,那么他真的就长大了。
看得出来,外公没有那种捡到宝一样的兴奋,更多的是质朴农民找到女儿的真情流露。在这个时候,他想到更多的可能是女儿这些年是怎么过的,而不是他成了一个王爷的外公,那以后荣华富贵……
这就是真真切切的一家人,抛开那些苦逼的身份,这是多么感人的场景。我知道,如果我什么身份都不是的话,外公找到女儿的心情会是跟现在一样的。我有些庆幸,这个外公看起来人品不错,希望他教出的儿子们也跟他一样,把亲情放在第一位,然后才会是什么锦绣前程,富贵荣华。
“外公,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亲人,我的想法是把你们接进京城来住,不知道你和母亲意下如何?”我当然是想找个人多陪陪母亲,这个人最好当然是母亲的母亲。母女之间的话是说不完的。
“可是,我除了会干点农活外,什么都不会!”一听这话就知道我外公一辈子从来没有做过剥削阶级,也体会不到不劳而获的幸福感受。而我,两世为人做的都是十指不沾泥的纨绔生涯,对这种感受尤其的深刻。
我除了会花钱外,什么都不会!
要是我我就会这样说。好在,我的信王府里不需要他会,“瞧外公你说的,难道我堂堂信王爷还养不活你们一家人,还要你干活,从今以后,你和舅舅他们都将过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好日子了!”
我这样说,好像有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感觉。党从小就教育我们,人人平等,社会主义是没有剥削的,都是按劳分配。但事实是什么,我当然很清楚。
总之,“他们”和“我们”有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可我一辈子在田里呆惯了,洗干净脚上岸,可能会很不适应!”瞧我外公说的这话,多有水平,这那像是一个常年面对土地的人说的话。
我们所在的世界,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许多一辈子在田间劳作的老农突然之间洗干净脚,成了城市居民,他们也和我外公一样,不适应。
(作为二世祖,我
不应该有这么多的片面感受,但这本书是马家街49号所写,这里的一切都有作者的思想在里面,也就是说,你不是二世祖,你就很难理解二世祖会有怎样的感受——作者)
“不需要你适应,作为王爷,我认为你按我的吩咐去做就是了!”我说这话的时候,我看了看母亲。她责怪我把话说的太直接,可能会伤了淳朴的外公的感情。
我是这样想的,如果我走在大街上,突然一个人跑过来对我说,我是你外孙,我现在有几个亿的资产,我找到你的唯一目的就是让你替我花钱。我的第一想法肯定也是不可思议,进而是不敢相信,会把他当骗子或者傻子。
当然,这个前提是我一辈子做惯了穷人,但我两辈子都没做过穷人,像外公一样的穷苦百姓想的是什么,我就很难搞清楚了。
也就是说,如果外公只是想承认我们这门亲戚,但并不打算靠上我们这棵高枝的话,我就表示不能理解。
谁不想攀龙附凤啊。就算天上掉下馅儿饼,谁都希望砸自己头上,哪怕把自己砸晕过去。
“如果你外公不愿意,你也不要勉强!”我母亲这样对我说,但她心里其实也酸酸的,如果外公不能跟着进京城来,那么找到亲人的意义又会是什么呢,仅仅只是见上一面就结束了吗,自己又不能出京去找他们。
“嗯,孩儿记得了!”我像是接受了母亲的谆谆教诲一般。
“还有,再过几年,皇上定会给你一块地,你也就会去封国就藩,以后不奉诏就不能随意进京了,也就是说,我们呆在京城的时间也不多了。”母亲的意思是说,既然我们自己都在京城呆不了多少时间了,还让外公一家人背井离乡跟着流离,也不是个事。
母亲当然是按既往的规律在说,她当然不知道,我还没机会出京呢,我那倒霉的哥哥就一命呜呼了,然后皇位就不知不觉落在了我的头上。
然后,我就会和母亲一起再次搬回紫禁城去居住,不过,我的住所不再是和母亲一起,她住正宫,我住别院,而是我去了乾清宫,母亲的宫殿也就会变成“慈宁宫”或者别的。
也就是说,以前在皇宫里,我们只是看客,等我们再一次进宫,我们就会成为真正的紫禁城的主人,也是全天下的主人。
“是,孩儿知道,孩儿只是想为母亲多带来一点欢乐!”这话说的是真的。
“小五的心意,为娘的心领了!”
自始至终,母亲都是一个农家孩子,在血雨腥风的后宫里甘于平凡。这是我母亲的痛苦,也是我母亲的幸福。又有几个人在后宫腥风血雨中笑到最后,平平淡淡的过一辈子是人最应该选的选项。
弱小的她,只有与世无争才能换来片刻的宁静,或者生存的权利。不然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母子俩的命运就会充满坎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