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四九章 香山-
中南海卫士:一号保镖 魔龙公子都市行 大罗金仙玩转都市 速录与爱情 通天星帝 天洗兵 恐惧的探险记 总裁非常宠婚 风卷云霄 天才宝贝黑道娘亲
第零四九章 香山*
别看我只有十二岁,但我信王爷的派头已然十分十足了。可惜我不爱遛鸟,斗蛐蛐,或者飞鹰走狗,什么吃喝嫖赌之类的事情,我觉得我也还没到应该娴熟的年龄。那么,作为不事生产的剥削阶级的王爷来说,就剩下一件事情可做了,那就是整日在街上游荡,发发王爷的威风,看谁不顺眼就叫锦衣卫和家奴上去教训一顿。
作为正面人物的我,现在干起了反面NPC才做的事情,不过,我认为这情有可原。没人管束我,我又无法无天,而且,根本不想坐在家里读书,那些四书五经,八股文章,我认为比女人的裹脚还臭。虽然,我过去,未来,还是现在,都只能用略懂些知识来形容,那些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名家大儒之类的称呼跟我无关,但我也不想学那些有用的,无用的教条主义经验。
再说,我又不考取功名,作为一名王爷,当然是没有必要去考什么进士的,说出去也只能让人笑掉大牙。而且,我也不准备做那种出口成章的翩翩佳公子,我认为真性情的男人更能讨女孩子的欢心。
虽然我不怎么会作诗,但要我背上几首我还是会的,“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
作为王爷的我看来,这些都是雕虫小技。不过,作为后世过来的二世祖,你认为我只会这些就有点笑掉别人的大牙了。
而怎样作威作福,把王爷的威风发挥到极致,我认为才是我目前应该做的,好在,前世的经验加上这世的体会,使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感到特别得心应手。
我不得不承认,春天是个好季节,和风习习,正是我辈去北京城的大街上猎艳的大好时机。那些千金小姐,养在深闺,总希望在春天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当然,更重要的是看看这个世界所谓的“另一半”,到底会是怎样的状况。母亲总是对自己说,将来也是要嫁人的,但自己对所要嫁的人一点印象也没有,最少也该有一点初步的认识才行啊。所以,北京城的春天里,到处是莺歌燕舞,小姐带着丫环,少爷带着书童,多少郎才女貌的故事就此上演。
说不得,我也想要掺合掺合。
我做信王的日子还不长,在整个北京城的纨绔里面还没有打出影响力,虽然我极力想要高调,但在别人看来,我还是装逼的嫌疑更大一些。
母亲和我带着妙儿,曹称,一应跟班,偃旗息鼓地往城外走去,这有个名目,叫做踏春。
如果我说春天是动物**的季节
,你一定要说我低俗,恶趣。但我还要加一句,人也是动物的话,你就没法反驳我,除非你不是人。
所以,一路上,我看到的都是两眼放光的男人,和眼波流动的女人。谁能解那一番相思之苦呢。
那些平时在大街上调戏民女惯了的人,更是眉飞色舞,能遇到这么多千金小姐的机会一年就这么一两次,大家可都得把握好了才行。
我们去的目的地是香山。
可惜,红叶得等到秋天,不过春天也有春天的好处,一路鸟语花香,风和日丽,可不正是舒爽心情的好时候。
不过,作为大家闺秀,大多数时候都坐在马车里面,那些骑着高头大马,两眼放光的男人,最多就看看那些小姐家的丫环,以丫环的姿色来评判小姐的容颜。不时的,有些小姐掀开布帘,对丫环吩咐两句,这些公子哥也就来一个惊鸿一瞥,算是佐证了自己的评论。如果小姐被惊为天人,那么大家伙更是星光灿烂,要是小姐惨不忍睹,那么这些公子哥也就谈笑风生之后,寻找下一个目标。
在北京城混熟了的人也都知道哪些公子少爷,那些小姐太太是自己不能惹的。所以,遇到一些对自己左顾右盼的翩翩公子,那些小姐以及小姐的随扈也都不当一回事。本来,这个春来踏青的一个目的就是想要去寻找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虽然这样的几率很小,而且自己看得上的,父母还不一定就会同意,但不这样就会连一点机会也没有。况且,要是自己找一个门当户对的,父母同意的可能性就会大很多。虽然婚姻从来都是父母做主,但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活得更幸福快乐一些呢。在满足自己的同时,也能满足自己子女,大家共赢,不是更好吗。
所以,对于春天踏青这件事来说,平时管教极严的家长也会少有的开明,有的时候更是全家总动员,一家人浩浩荡荡地去完成那个春天的约会。
所以,有的时候这个踏青甚至可以看成是一场民间的集体相亲会。
当然,我的目的要纯粹一些,踏青就脚踏实地地把自己的足迹印在祖国的青山绿水之间。
我母亲本来不想来的,但我说,据说香山上有个甘露寺,香火旺盛。但母亲说,那里虽然是个好去处,但现在正是踏青高峰,人员必定太过吵杂,只要心诚,何处皆是佛。而且,她还说,她不好掺合我们小辈的事情。
我同意母亲的说法。但我还是坚持让她和我一起来了,我说,既然何处
皆是佛,那又何必独坐家中。我主要是想让我母亲出来散散心,这十多年肯定让她很是憋闷,出去透透气也是好的。
后世,我也去过几次香山,但那些非著名的景点,全部都是后世重建,据说大多毁于八国联军之手。而且,现在还是明朝,那些满清的遗迹还根本就不曾存在过。香山,也只是北京城那些公子佳人游玩的一个小去处而已。
开车一会儿就到的香山,我坐着马车,随从在后面跟着,一路慢慢悠悠,一副气定神闲的踏青模样,也花了我们一个上午的时间。
可整个香山也没多少可以到秋天红遍的黄栌树。在我的印象里,大概香山上的红叶确实应该在乾隆时期才开始栽植的吧,也就是说,现在这个年代,即便到了秋天,在香山,也欣赏不到像火焰一般海内驰名的香山红叶。
我当然不会觉得遗憾,沿途的风景足够令人心旷神怡的了。在紫禁城里禁锢了十多年的我,终于第一次如此亲密地接触大自然,我能不兴奋万分吗。
我差点就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了。
幸好,沿途的人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多,什么挥汗成雨,挥袖成云的景象倒是没有出现。在我的印象里,明朝人口不过几千万,京城也不过百万,远不像后世的北京城那样人满为患,区区北京城,上千万人口,到处摩肩擦踵的,何处说理去。
到得香山脚下,爬山的爬山,赏青的赏青,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大家都其乐融融地融入到这令人心醉的盛景之中。不管作为后世的城市人,还是作为这个时候的城市人,崇尚大自然的心情总是相似的,城市作为人口聚居区,绿色总是最稀缺的资源。
虽然我的信王府里假山绿水也有,但那总归有许多人为痕迹,混不如这浑然天成的美。
任谁都看得出来,这个王爷是相当的陶醉在这里的景色之中的。
这种景象应该作诗,可我不会。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这是我想到的,草包一样的诗。有蝴蝶在飞,有花瓣在飘落,有痴人的泪,有缘人的笑。
母亲始终坐在马车里,偶尔露出眼睛看看周遭的景色,所谓心静如水就是这个意思吧。这么美丽的大自然,居然也引不起母亲的兴趣,不知道她除了我这个儿子外,还有何欲何求。
我觉得我做人很失败,让母亲快乐的能力都没有,该是怎样一种愧对母亲养育之恩的心情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