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二六章 天启登基
火爆大神医 凤逆天下:战神杀手妃 爹地强悍,天才宝宝腹黑妈 黑色交易:总裁旧爱新欢 异世蛮徒 祸害新千年 天舞纪之摩云书院 法海戒色记 绝世宠妃:暴君,碗里来 傲娇亡夫太乱来
第零二六章 天启登基
不管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结局如我所知的那样,天启在他爷爷和父亲的尸体边继承了皇位,大臣们以明年为天启元年。
也许是希望上天给予明朝一些启示吧。
也许,我就是上天给明朝的启示。
天启登基,最高兴的应该是我,因为这历史还如我知道的那样发展着,朱由校做了皇帝,七年后,就轮到我。
天启登基,又是一阵忙活,大臣商议把万历四十八年七月到天启元年这段时间称为泰昌元年,以纪年那位继位一个月的皇帝。天启当然准予。
这个时候的天启还不是傀儡,他还是要参加早朝,他还是要批阅奏章,因为这个时期,不管是朝廷还是内廷,都在忙着权力的再分配,大家都还没注意到天启这个皇帝。
后世,我偶尔读到一本书,有种戏说明朝那些破事的意思,里面说,天启皇帝不怎么认字。他们说这就是天启把一切朝政都归于魏忠贤的重要原因,我不得不说这个结论太过荒谬。
我们都是有老师教的,而且我在我哥那里借来了《肉蒲团》,你说要是不认字,我哥会认为这是一部好书,奇书吗,又不是连环画,可以看图说话。
这《肉蒲团》全靠细致的场景描写而深入到了读者的内心,光论文字而言,那功底是相当的深厚,不亚于《三国》,《西游》。光是描写那一个人人熟知的场景就有几十种不同的描写方法,你说这样的书,我哥放在家里难道只是摆设。
要是不知道书里的内容,摆设在家里有什么用,还不如摆两本《朱子集注》,这还可以让别人看出文化品味。
我想我哥之所以看这本书一定不是因为书中描写的内容,而是那出奇制胜的文字,因为书中极力描写的事情,我哥可没少干,他已经用不着在上面去寻找什么认同感或者学习什么技术。就如同我在后世就不看某岛国的爱情片。
所以,在一片欢呼中,我哥顺利的当上了皇帝。
登基的程序是很繁杂的,比我们后世举行人大会或者换届选举要繁复得多,作为弟弟,我本来需要去祝贺一下,当然,我是没有资格去金銮殿的。登基大殿就在金銮殿举行。金銮殿就是皇极殿,是举行最隆重的朝会,比如什么皇帝登基,大朝会的地方,我这个九岁的小孩当然是不适合出现
在那种地方的。
当然,私下里,我也没有时间去找我哥,这些天,他太忙了。当皇帝的人都很忙。白天要接见群臣,晚上要接见众妃,忙得是不亦乐乎。
我只好以自己生病为借口躲在自己母亲身边。等他安安稳稳地当了皇帝再说吧。我想我应该去找他,对他稍微施加一些影响也行,我不想看到阉党为祸,我良心上受不了。虽然我一直以自己是个旁观者自居,但是,如果这个天下一定要传到我手中的话,我为什么就不能先为它做点什么呢。
改变我爷爷,改变我父亲或许不太可能,但我哥呢。我现在也快十岁了,渐渐的长大了,而且,我哥和我总算有一起看美女脱衣服,一起看《肉蒲团》的兄弟之情,在不让他察觉的情况下,对即将发生的历史稍加改变,或许可能吧,我不应该妄自菲薄,我应该有这个能力。
这十年使我越来越像个孩子一样地思考问题,这不能怪我,这具身体似乎永远长不大,我在这里呆了十年,我还是一个小孩子,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我这个人的存在。
没得办法,虽然穿越过来我只用了几分钟,但要等我长大,却只能按照年月日来计算。时间并没有因为我需要马上长大而变得更快一些,这是实打实的十年光阴。
我不知道,要是我在后世好好的活着,这十年里我会做些什么事情,这些已经无法想象,可能结婚了吧,对象一定要是苏贞贞,要不是她,我宁肯不结婚。我知道无论如何,我一定会俘获她的芳心,我就不信,大不了我脱去我这身二世祖的外衣,那样的我就会更加光芒万丈地呈现在她面前。
也许,我会做官,但在三十岁就做到副市长多半不可能,这样会让别人认为我父亲徇私舞弊,我父亲可以什么都不在乎,但他一定在乎自己的官誉,所以,我很可能从基层干起,但比别人晋升都慢。除非我干出特别轰动的政绩,这点,我认为我没有这个信心。
在后世,我只不过是一个平凡的二世祖,靠着祖父的余荫在东海市横着走,但我深深地知道自己内心的孤苦。
二世祖也不是人人都能当的,压力也好,动力也好,不是一颗正常的心脏能够承受得了的。
而我哥,一个十六岁的孩子却成了君临天下的皇帝,整个天下都是他说了算,那又需要一颗多
么强大的心脏。
这个年龄,你本可以为所欲为,而且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人,但我哥不行,他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到整个帝国的运行,甚至对后世都将产生莫大的影响,他在主观上可以随心所欲,但我想他更愿意把自己的帝国治理得更好吧。毕竟千秋万代是每一个皇帝的梦想。
如果自己不能万岁万万岁,那就让自己的后世子孙永远占据着这个神器。
也就是说,没有一个皇帝愿意做亡国之君,皇帝的好坏有一个判断标准:希望自己做点事,使国祚绵长,那他就是好皇帝,反之,自己胡作非为,却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子,孙子辈出一个好皇帝,那他就不是个好皇帝。
比如崇祯,虽然他是个亡国之君,但在自己能力所及的地方,他所做的都符合第一条标准。
也就是说,虽然崇祯也是亡国之君,但他没有得到商纣王,秦二世,隋炀帝那样的历史评价。
天启呢,他的命运已经注定,可是这中间又多了一个变数,那就是我,这个穿越过来的人。我这个变数可以改变一些东西,但对于能否改变历史的走向,我这十年来一直保留一份悲观的态度。
也就是说,我不知道在这个民生凋敝的时代,我的努力能否使得明朝的国祚延长。
不过,我决定试一试,我不想再等到我继位,这几年我已经不能再等下去了。我不能看着魏忠贤残害忠良,荼毒百姓。
也许,我这个改变来得有些晚了,如果早一些时候,我是不是可以在宫中找到那个叫李进忠的太监,找个借口把他调到自己身边,那么,他为祸的可能性就等于零了。
可我也知道,明朝这个制度是必定要出这样的太监出来的,如果没有魏忠贤,也会有马忠贤,刘忠贤。
所以,我也不感到气馁。对于魏忠贤的阉党之乱,我尽一份力吧。
因为我知道,明朝的太监再牛,只要皇帝一句话,他们同样香消玉殒,因为整个明朝没有出现一起太监挟持皇帝篡位的事情发生,要是换了唐朝,好多皇帝都被太监给杀了,好多皇帝也是太监给扶起来的。
有了这份自信,我觉得自己活得轻松了一些。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天下分崩离析,虽然我只把自己当一个过客。但也应该是一个有责任感的过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