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解决问题
寒宫冷月 粉嫩宝宝:总裁爹地太妖孽 武道霸主 花弦月 农女的锦绣良园 碧甃沉 惊仇蜕 鬼少别抓我 邪少霸爱呆萌女 前妻归来
第五十二章 解决问题
在唐朝,由于火药处于萌芽期,在人们的印象中硝石除了具有药用价值以外,没有别的用处,是以不太重视。
叶天衡他们不知道哪里大量出产硝石也很正常,陈晚荣想了想,只好去把西山的硝石矿开采出来。
要开采西山的硝石矿,就需要人力,这要给太子说才行。
主意一定,陈晚荣站起身来道:“我知道一个地方有硝石,只是这事非要太子同意不可,我这就去见太子。”
刘怀德和寇义兵齐道:“有劳陈大人了。”
陈晚荣暂别众人,众人把他送到门口,由王少华带着龙武军护送,直朝东宫而去。
很快就到了东宫,一通禀进去,高力士迎了出来,远远就笑呵呵的道:“见过陈大人。”
高力士虽是给后人诟病,陈晚荣和他接触这么久,不仅没发现他的毛病,反倒发现不少优点,为人亲切随和,没有架子,更重要的是对李隆基忠心耿耿,对他有不少好感,笑道:“见过高公公。”
“陈大人,快请,太子等着呢。”
高力士侧身相让。
陈晚荣礼节性的应承一句,跟着高力士进去了。
高力士把陈晚荣带到屋里,陈晚荣一瞧还是以前来的那间屋子,屋里除了李隆基还有沈榷。
两人正在议事,一见陈晚荣到来,立即停下话头。
陈晚荣见过李隆基,再和沈榷施礼相见。
“说吧,是不是遇到难处了?”李隆基一如既往,直叩来意,没有任何闲话。
陈晚荣了解他的为人,也不绕***:“太子英明!现在的问题缺乏硝石,没有硝石就没法造火药。
我知道罗家甸的西山有硝石,只是听当地的老人说,很多年前因地裂而给埋了。
要是开采的话,需要很多人力,这才来请太子帮忙。”
李隆基眉头一皱道:“地裂给埋了。
就算要开采,也不是那么容易。”
这问题,陈晚荣也想到了,只是除了这里也不知道哪里有,只能试试了。
沈榷接过话头:“太子。
臣知道有一个地方地硝石特别多。”
就目前来说。
硝石是制约火炮地唯一因素。
陈晚荣眼睛特别明亮。
忙问道:“沈大人。
在哪里?快说。”
这话正是李隆基要说地。
也是死盯着沈榷。
沈榷笑道:“臣闻绵州地青莲附近硝石特多。
可以从那里运到长安来。”
绵州就是现在地四川地绵阳市。
江油地青莲是诗仙李白地家乡。
绵阳市管辖地江油在宋代大量出产硝石。
宋王朝曾在这里大量熬硝。
沈榷说地就是这地方。
只不过因为火药还处在萌芽期。
不为人重视罢了。
李隆基二话没说。
道:“那好。
我马上下令。
要绵州把硝石运来。”
陈晚荣想了想。
问道:“这得多长时间?”李隆基略一估算:“少则二十天。
多则一个月。
你放心。
数十年我们都等下去了。
这个把月我们还等得起。”
唐朝地交通特别发达,从四川运送东西不需要翻越险难的秦岭,可以通过水运出三峡,进入长江,转入汉水。
再经过几条水系,辗转运到华阴,然后通过陆路到达长安。
之所以不能通过水运直接运到长安,在于渭水多沙,隋文帝开凿的通渠泥沙过多,不便航运。
陈晚荣不知道这些,略一沉吟道:“既然如此,就不必运硝石来长安,可以叫绵州熬好再送过来。”
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李隆基虽不明熬硝为何物,也能明白其好处,点头道:“如此甚好。
要绵州熬硝自是没问题,只是这方法得去人指点。
这事,你要安排好。”
熬硝又不难,将作府和军器监的大师傅们找一两个教教就会了,陈晚荣笑道:“太子放心,不会出错。”
“那你先去忙,把这事安排好了。
我就安排人去绵州。”
李隆基送客了。
陈晚荣作别而去。
离了太子府。
直接回军器监,刘怀德和寇义兵他们等着。
陈晚荣把经过一说。
二人长吁一口气,大是放心。
至于去绵州的人选,陈晚荣没有谱,征询二的意见:“我对这里不太熟,不知派何人去合适?”二人对望一眼,寇义兵略一沉吟道:“请问陈大人,这熬硝难吗?要是难的话,可以先在这里熬熬,你指点他们,等他们会了,再去绵州也成。”
刘怀德接过话头道:“是呀!长安的硝石不算多,药铺里好歹总能买些,能把他们教会就行了。”
即使陈晚荣把药铺地硝石买空了,药铺也会马上从别处调集,很快就补充上去。
他们的提议不错,只不过熬硝这事一点难处也没有,陈晚荣笑道:“二位的建议甚好,只是这事不难,说说就好。”
“那好,那就好!”寇义兵想了想道:“既然这样,还请陈大人指点一下。
依我之见,派三个人去好些。
多派点人,一是可以提高效率,人总有累地时候嘛。
二是防止出错,有问题,他们也好商量一下。”
出不出错倒不重要,即使熬出来的硝酸钾纯度不够,运回来再熬一次就是了,总比直接把硝石矿送到长安省事得多。
当然,这提议很不错,陈晚荣没有理由拒绝,点头道:“我没说的,刘大人呢?”“当然没问题。
就派孙南虎,欧阳复,李晓义三人去。”
刘怀德开始点人了:“他们正当壮年,年富力强,而且精明,技艺不错,多有创新。
他们去,很合适。”
寇义兵想了想道:“行,我是没说的。
陈大人,你以为呢?”这三人陈晚荣记得,在校场时叶天衡给介绍过,点头道:“那好,有请二位把他们叫来,我把需要注意的事情说说。”
刘怀德去叫人,只一会儿功夫,他回转。
身后跟着三个中年人。
略一见礼,寇义兵这才说明:“三位,有一件大事要你们去做,不知道三位愿不愿意?”“寇大人,有事你就吩咐,我们没二话。”
欧阳复想都不想。
脱口而答。
刘怀德接过话头道:“造火炮要用到硝石,这硝石关中没有,绵州青莲才有。
你们三位赶到绵州去,主持熬硝一事,把硝熬好了,再送到长安来,有问题吗?”孙南虎有些不解:“刘大人,我们去没问题。
可是,绵州有硝石。
叫当地官员送到长安来不就行了么?”这问题有必要解释一下,陈晚荣接过话头:“孙师傅说的不无道理。
只是,这硝石的杂质很多。
至少需要十斤矿石才能熬出一斤硝,要是直接送矿石过来的话,这人力物力很不划算。
所以,我想在绵州先熬好了,再送来,比较好。
这是我的看法,不二诸位是否认同?”十斤矿石熬一斤硝酸钾,还是以最好品位矿来计算地。
要是只有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品位的矿,就要好几十斤才能熬一斤。
这人力物力的浪费就很严重了。
孙南虎恍然大悟,有点不好意思:“原来是这样。
陈大人,请恕孙某无知之罪。”
“陈师傅说哪去了。”
陈晚荣礼节性地宽慰一句。
刘怀德扫视三人道:“三位,有问题吗?”“没问题。”
孙南虎三人脱口而答。
寇义兵站起身道:“那就好。
就请陈大人指点一下。”
陈晚荣也不客气,给三人讲解熬的要点,以及检测方法。
这都是成熟的技术,他们理解起来自然没有问题。
要是他们自己去摸索的话,必然是难上千百倍。
等到陈晚荣讲完,孙南虎三人。
以及刘怀德和寇义兵都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连声赞叹。
孙南虎三人商议一阵,又问了一些技术上的问题,陈晚荣一一作答,直到他们没有问题了,这才作罢。
五人商义一阵,决定先去东宫,回复李隆基。
于是,五人赶到东宫求见李隆基。
李隆基立即召见。
问明清楚,问孙南虎他们什么时间出发。
孙南虎三人说立即出发。
还是李隆基阻止他们,要他们先回家去和家人说一声,明天动身。
这是对他们好,三人无异议,回家告别亲朋去了。
陈晚荣和刘寇二人告别李隆基,回到军器监。
寇义兵年岁大了,一回到军器监就有些气喘,先半靠在椅子上,喝了一盏茶,这才气匀。
气一均匀,寇义兵站起身道:“走,我们去看看叶哥哥进展如何了。”
在唐朝造炮只能靠铸造,叶天衡负责地铸造非常重要,陈晚荣也想看看,自是没有异议,和寇刘二人前去。
随着二人来到东面屋子里,只见叶天衡坐在椅子上,右手里握着拐杖,时不时的举起拐杖指点起来。
这是一个木工房,几个木匠在叶天衡的指点下忙得团团转,额头上渗出汗珠。
铸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铸型准备阶段,二是浇铸阶段,三是铸件处理阶段。
准备阶段主要是模范的制作。
模范并不是直接制作,而是要通过一系列的准备方可制作。
首先肯定要确立铸件的尺寸、形状,相当于现在的设计画图之类的准备工作。
有了图纸也不能直接做模范,而是把图纸转变成实物。
这一转变是通过木匠来实现的。
木匠根据图纸做出实物,这些实物不一定和铸件大小相同,尺寸也不一定相同,是技术上地一些处理。
比如要铸造空心地,那么就要做一个大小一样的实心体模范。
有了这些东西才能做模范,模范做好了才能浇铸。
陈晚荣只说了火炮地样式和一些注意问题,叶天衡和陈晚荣寇义兵他们讨论之后,确立了尺寸,画成图,要木匠做实物。
看见陈晚荣他们进来,叶天衡站起身道:“呵呵,没想到,你们也来了。”
“叶哥哥,进展如何?”刘怀德一笑。
叶天衡点头道:“还不错,还不错。
等到这些做完了,就可以做模范了。
大概要一两天时间吧。
来。
我给你们看看。”
拄着拐杖走在头里,陈晚荣他们跟上去,叶天衡一边走一边解释。
听着他的解释,陈晚荣很是惊疑,唐朝的铸造技术和现代铸造非常接近,只不过没有现代先进罢了。
特别是那些基本的东西。
绝对一样。
叶天衡之所以给尊为大师,不是幸致,讲解起来细致独到,其见解让陈晚荣钦佩。
陈晚荣对现代铸造有所了解,心想就是现代大学的教授恐怕不见得比他强。
讲解完,众人聚在一起商议一些问题。
当然,最关心的是叶天衡什么时间能够做好的问题。
叶天衡胸有成竹,保证在十天之内做好。
只是做一件样品,而且“一路绿灯”。
优先其他武器,应该不会有问题。
忙完了这头,寇义兵站起身道:“叶哥哥。
你忙着。
我呀,还要请陈大人指点一下刀具的事情。
陈大人,可否现在就去指点一下?”刀具这事陈晚荣也很热心,现在没甚事,去见识一下我们祖先的杰出智慧再好不过了,欣然应允:“那好!我早就想见识了呢。”
叶天衡揶揄一句:“寇师傅,你还真是,这种好事居然不要我去。”
刀具问题,他们历时百年没有解决。
现在希望就在眼前,谁不心动呢?寇义兵大笑道:“叶哥哥,你不是忙吗?你就在这里看着,我们先去试试,做好了给你用。”
这是玩笑话,叶天衡举起拐杖:“你找打。”
寇义兵在这一刻特别快活:“刘大人,快救命。”
笑呵呵地跑出去,仿佛年轻了十岁似地,原先那副老朽模样一下子不见了。
四人说说笑。
朝南边屋子走去。
这间屋子与别的屋子不同,门上有两把大锁,寇义兵取出一把钥匙开了一把锁,刘怀德开了另一把,推开门,四人进去。
叶天衡给陈晚荣解释道:“小友,你别笑话我们。
这宝贝可是珍贵得紧呢,要想动用,就得刘大人和寇师傅同意去了。”
如此工具对于他们来说。
绝对比珍宝还要珍贵。
保管得很严实属正常。
陈晚荣笑道:“我还真是荣幸,给我做的铁壳居然动用了宝贝。”
“陈大人。
说实话,动用这宝贝,我还真是后悔。
要不是当时听叶哥哥说火药多厉害,我们拖了几天,前方将士死伤不少,心中有愧,绝对不会给你用。”
寇义兵有些不好意思。
当然,还有叶天衡吹法螺的作用,陈晚荣一笑道:“我还真是受宠若惊。”
刘怀德哈哈一笑,在陈晚荣肩头一拍道:“陈大人,你别听寇师傅瞎说,给你用是对的。
不过,你用了之后,得多还我们刀具就行了。
你要是不还的话……”后面地话没说,陈晚荣也想得到,笑道:“我知道一些方法,没有用做过,不一定成。”
叶天衡很是高兴道:“那太好了。
这刀具我们研究了一百年,都没有找到法子。
你说出来,我们好好合计,说不定真做出来了。”
屋子正中有一物竖立,用干净的麻布盖着。
刘怀德揭起麻布,笑道:“陈大人,这就是那宝贝。”
陈晚荣一瞧,油光闪亮一铁疙瘩,历时百年却保持得如此完好,和新地一样,军器监还真是下了一番功夫。
这也好理解,如此贵重的东西,他们必然是时时擦拭保养。
仔细一打量,这东西和现代的车床有些类似,只不过没有水平方向的伸缩,有固定刀具的夹具,也有固定物件的夹具,这两处与现代车床非常接近。
当然在制造技术上远远不及,其样式不够合理,使用起来还很麻烦,估计用这东西来加工的话,一天也做不了多少东西。
当然,加工螺纹例外,毕竟螺纹只需要一会儿功夫。
一块刀具固定在上面,陈晚荣打量起来,刀尖明晃晃地,不用说肯定锋利。
陈晚荣用手一摸刀身,入手有一种柔和的质感,从感觉上应该比现代刀具还要好。
现代机加工地刀具陈晚荣用过不知道多少回,就是没有这种舒畅地感觉,右手不自然的摸到刀尖上。
只听叶天衡急急忙忙地提醒:“小心!”然而,已经晚了,陈晚荣的指尖已经给划破了,鲜血流出来,滴在地上,发出嘀嗒嘀嗒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