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三藩妙语

三藩妙语


最强农户 七日疯狂:神秘老公要宝宝 婚意绵绵 天舞纪2·龙御四极 冷王的倾城狂妃 重生之别惹恶妻 妖精的尾巴之冰龙传 虚拟王朝 当校花遇上转校生 温柔校草霸上失忆女

三藩妙语

三藩&妙语

康熙十九年并不安稳,如今到了康熙二十年皇帝也不闲。三藩之事如今到了白热化阶段,康熙每天忙得都不像样子。胤褆天天向胤禛叫嚷要上前线,说自己的武功有多么多么厉害,杀敌多么多么勇猛之类,虽然胤禛咬着手指歪头不解看他,他照样激动的唾沫星子四溅。胤礽则是窝在毓庆宫中,看着三藩之事不断思考。

前世的他这时也就六七岁,不懂什么,如今的他却可以好好分析一番。三藩之事,会闹成如今这个模样,事实上还是他的皇阿玛当年刚擒住鳌拜,意气风发,有些冲动,非要三藩一起撤。于是,平南王尚可喜拒绝撤藩,靖南王耿精忠不断拖延,吴三桂更厉害,上书问康熙要迁移的物资,康熙给了之后,这家伙直接造反了。于是,在他出生那一年,吴三桂的兵马势如破竹,西南五省全部沦陷,甚至联合了台湾郑成功的后人一起反攻大陆。而后他的皇阿玛也生气了,灭了吴家在京城的祖孙,刨了吴家祖坟,派兵十万,两方在长江两岸对峙胶着。最后,连蒙古也反了。后来,幸亏大将图海巧思,一日征八旗家奴数万,孝庄母族科尔沁救驾,总算解了蒙古危机。此时,康熙从盛京调来满洲骑兵,拿来了大炮,清军这才接连收复陕甘。康熙十七年,吴三桂死了,清军连克岳州,湖南。康熙十九年收复四川,艰难打下广西,现在只剩下云南了。

康熙十九年,康熙出动40万大军,兵分三路,以汉军为主力,进攻云南。然而此时,出问题了。清军围困昆明九个月之久没有攻克,眼看着都要过春节了,康熙气的不像样子。

“何柱儿,皇阿玛在乾清宫吗?”胤礽思绪纷飞,总算理出个大概的脉络来,决定去见康熙。

“回太子爷,皇上是一定在乾清宫的,只是,太子爷有什么事还是告诉奴才吧,没必要惊动皇上。”何柱儿这话说得很小心,内心的小人却在画圈圈:太子爷,皇上很忙,太子爷最好不要找他,要不然李总管又要挨不顺心的皇上骂,奴才更会被骂的。

“别废话。”胤礽好笑瞥何柱儿一眼,迈开大步就走了,何柱儿急忙跟上,内心哀叹:太子爷,您可别是去找皇上呛声的啊?

乾清宫中,气氛很是肃穆。康熙死死握着奏折,指尖泛白,分明是要大怒的样子,宫内伺候的宫人们上至李德全下至普通宫女,一声也不敢出,生怕惊扰了帝王。就在这时,胤礽悄无声息的进来了。

李德全见了太子,大惊,又不敢出声,只能张嘴比了个口型:“太子爷,什么事?”

胤礽虽然聪明,但也看不懂口型,不过他看出来这乾清宫中的气氛不同寻常,越发轻手轻脚了起来。待他走到康熙御桌前,康熙才看见他,努力和缓了一下表情,问:“保成可有事?”声音有些生硬。

“儿臣来帮皇阿玛攻克三藩之事。”胤礽信心满满地回答道。

“呵,”康熙脸上总算多出分笑,却并没有认真对待胤礽说的话:“保成想为朕分忧,朕明白了,只是三藩之事牵扯过多,保成还是先回毓庆宫吧。”

“皇阿玛,有什么烦心的可以说出来,儿臣没准有办法呢。”胤礽自从解开心结,越发想为康熙做点事,看到三藩之事后更觉得自己在这么艰难的时候还为皇阿玛添了不少麻烦实乃不孝,想补偿点什么,于是,他这么说了。

康熙看他一眼,递来手上的奏折。之前赫舍里在世时,他经常告诉赫舍里一些他的想法,虽然赫舍里不能提出什么好建议,却能让他心情轻松些。想必保成,也是这番心思吧。“朕问前线为什么九个月打不下一座昆明城,朕的将领说什么?啊?汉军不听指挥,调度不力?他们怎么指挥的?吃干饭的?”康熙越说越激动,额头上青筋暴起。

“皇阿玛,为什么不用满洲八旗兵?”胤礽立刻提出自己的疑问。

“是朕让他们这么做的。云南多山岭,骑兵用处不大,况且八旗兵和蒙古兵是北方人,有些水土不服。”康熙认为自己的谋划很得当,虽说掺杂了一点私心,由汉人平叛汉人的叛乱,不让满洲兵伤亡。可毕竟,满洲兵打不了仗啊。

胤礽点点头,认为也有道理。那么,如今的问题就是满洲指挥官与汉人士兵不和。“皇阿玛,为什么不换一个汉人的统帅来指挥汉人呢?这样,汉人听指挥了。当然,最高的统帅还是满洲大将,也不必担心汉人最后反叛。”胤礽换了一个角度来思考,很快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那一刻,康熙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他立刻写旨,命令本来从四川那一路进攻的大将赵梁栋立刻增援昆明。发下旨意后,康熙惊喜的盯着胤礽,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双眼几乎能放出光芒,对视了好久,康熙才高声叫到:“好,好,好。”

“皇阿玛,”胤礽看到康熙不再愁眉苦脸也终于开心一笑,娇声撒娇。

“保成,你真是,真是……”康熙抱起胤礽来亲了又亲,还是无法表达尽自己的情绪。他从未想过自己的保成真的有能力想出困扰自己的问题。如此,如此,朕何愁大清绵延万代,盛世辉煌“保成,你要什么,朕统统赏你。”

“儿臣什么都不要,只要皇阿玛开心就好。”胤礽伸出手,抹平康熙额头上的皱纹:“皇阿玛笑着才好看,儿臣不喜欢皇阿玛总皱眉头。”

康熙感动得几乎要落泪,得儿如此,父复何求?他只能搂紧胤礽,嘴里不住说着,“好”。

康熙二十年十月,昆明城破,三藩之乱就此告结。

康熙二十年十一月,克服云南捷报至,康熙激动得不得了,当着群臣的面亲自宣读汉文,他想了想,又把胤礽召来,微笑着说:“太子,这是云南捷报,为大臣们读满文吧。”

胤礽看他一眼,送去一个祝贺的眼神,眼波流转的样子让康熙差点在朝堂上想亲胤礽几口,最后终是忍住了,然而心里还在不住感叹:保成,这里面可是有你的功劳。保成,你最懂朕的心。

胤礽明白康熙这是想让大臣们开始接受自己,也不推辞,落落大方的接过奏折读了起来。上一世,他好歹也算满文娴熟,读一封奏折自是不在话下。他声音极为清越,音色清脆悦耳,犹如珠落玉盘。他卓然而立,风姿粲然。这一幕,在大臣们眼中却是激起千层浪。

史载,太子“宣读之声极其清朗”,诸臣“咸得洞知,无不欢悦叹异”。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里历史稍微多点,我没写好,以后改吧。

我突然发现康熙17到20这些年三藩之事还乱得不像样子,康熙两次嚷嚷亲征(我都怀疑他后来亲征是因为这时候没去成),不过正史上就这康熙还有空宠儿子……我佩服之,不愧是爱新觉罗家的

当然,嫌烦的亲权当过度章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