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4章 财经调查2

第4章 财经调查2


黑色记忆 决武阴阳 萌物世界 植物制卡师传奇 消失的安宁 游之暗黑道士 侯门纪事 骑士的艺术 四夫争宠:萌乖夫君养成记 谍变

第4章 财经调查2

肖川一看就知道又是“红包新闻”,这样的新闻对进一步调查并没有价值,但报道的背景却引起了肖川的关注。三个月前,在大西洋制药的股吧里,曾有网民质疑过大西洋控股投资集团借壳后,为什么迟迟两年不推进重组工作。时间上的巧合,肖川将其理解为是大西洋控股投资集团的“危机公关”。

大西洋制药怎么了?这就是肖川希望了解到的情况。财务造假?借壳只是为了洗钱?一个又一个疑问浮上肖川心头。头绪,没有!人脉,没有!可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下午,肖川踏上前往常州的火车。

在肖川盘算着关于大西洋制药的调查报道时,梁诗妃也在盘算着关于徐金斌新闻的后续报道。

梁诗妃当然会有后续报道,平涛对于《神嘴徐金斌》一给予了高度评价,鼓励再做后续报道,一直写到证监会介入调查为止。或许,《吴越晨报》的财经新闻将因此一举成名。

梁诗妃的后续报道,打算找几个股民谈谈自己是如何轻信徐金斌研究报告买股被套的。这样的新闻一来比较好写,没什么技术含量,上午梁诗妃已经接到了几个本地股民的电话,声泪俱下地哭诉了自己受骗的故事;二来,这样的新闻写了也比较好看,说得阳光一点是,可以以这部分股民的教训给更多的股民以警醒,说得阴暗一点则是,现代很多股民的心理都有一些畸形,见到别人在股市赚钱就眼红,见到别人亏钱就欣慰,看见有股民因着了徐金斌的道儿而赔了钱的故事,另一部分股民会很自然地产生一种变态的阅读快感。

把新的信息和后续报道的方案向平涛汇报过后,得到了平涛的首肯。梁诗妃决定放手去写。今天是愉快的一天。

肖川知道,直接杀到大西洋制药的总部,自然会碰上钉子;直接和h市大西洋控股投资集团本部的高层接触,也必定是一无所获。

肖川的采访计划是先去常州玻璃看一看,老国企的改制自然会触及利益面,有人受益,也就有人受损,肖川希望在常州玻璃寻找到突破口。

找到常州玻璃并不难,这家在常州颇有历史、颇有名气的公司,一度是这个城市的骄傲。打车问出租车司机,司机就会把你直接带到。

选择这一天到常州玻璃,肖川并不是盲目的。全国玻璃行业高层论坛正在秦皇岛召开,肖川查阅到常州玻璃的一把手冯天翔正在秦皇岛开会。这样一来,就可以借口说是曾和冯天翔联系过,甚至可以暗示常州玻璃的人,自己和冯天翔很熟。

其实,这种带有欺诈性质的采访,肖川曾经也思考过很多次。是不是作为一个记者,为了达到采访目的,就可以欺骗采访对象?这样的问题,在新闻传播学术界,学者是一致抨击的,肖川也比较看不上这样性质的采访。肖川不打算欺骗,只打算暗示,当然,暗示算不算一种欺骗,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肖川是记者,而不是学者。

接待肖川的是常州玻璃的副厂长周晨,肖川告诉他,自己是大西洋控股投资集团所在地h市来的记者,想了解一下企业被借壳后的发展情况,并强调未联系上冯天翔。

这么对周晨说,肖川的目的有两个:第一,让对方在心理上有亲近感,觉得《吴越晨报》和大西洋控股投资集团同处一市,记者过来采访,的确是想了解情况的;第二,让周晨误以为肖川认识冯天翔。

肖川并没有欺骗,周晨怎么想,那是他的事。

采访很顺利,一切都在肖川的掌控中,周晨对肖川大谈企业目前的困难,壳子卖掉后,公司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好处,工人的工资已经很难发放,生产线也停掉了1/3,大西洋制药只是在利用常州玻璃的这个壳子,向银行贷款融资。

其实这些,肖川早有耳闻,常州玻璃的现状也不是肖川所要采访的核心内容。不过,在周晨处,肖川却得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大西洋制药旗下的子公司之一常州制药处于停建状态,子公司之二苏州天音制药正在筹划在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这个消息是周晨通过自己在常州当地的人脉了解到的。

常州制药停建了?苏州天音制药一直被大西洋制药在财报里宣称经济效益很好很强大,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转让呢?

采访的方向必须要作出调整了。在复杂的新闻选题面前,线索往往是交叉的,根据新的线索调整调查报道的思路,需要随机应变。

常州之行的第一天,肖川“无心插柳柳成荫”。

就在肖川为获得的重要新闻线索而暗自欣喜时,梁诗妃却气得说不出话来。辛辛苦苦采访了多名投资者,写就的徐金斌黑嘴报道之二,却被平涛告知:不发了。

“为什么不发?”梁诗妃怨气冲冲地质问平涛。鼓励自己写后续的是他,告诉自己不发的也是他。这是为什么?

平涛并不着急,点上一支烟,慢悠悠地对梁诗妃说:“稿子我已经看过了,写得是很不错,我也是很支持你发的,可是,是林总亲自下的指示,说稿子有可能引起股民的群愤,徐金斌并不是股市唯一的一个黑嘴,报道的扩大,可能会导致股民愤怒的扩大,最近大盘形势又不好……”

不待平涛说完,梁诗妃就打断他说:“我的稿件,不夸张、不渲染,一切都是实事求是,这又有什么错?”

“领导的想法可能更全面吧,金陵证券马上就要在h市设点,穷追猛打太甚,一来影响这家券商在h市的美誉度,二来将给广告部的工作带来难题,你想想,先期就结了梁子,后期广告部找上门,还不吃闭门羹吗?这是林总说的。”

“我不这么认为,报纸最宝贵的什么,不就是公信力吗?有公信力,才有影响力,就算金陵证券有潜在的广告,我们先给他们一个下马威,还怕不求着我们做广告吗?”

平涛陷入了沉默,他知道,梁诗妃说的句句在理,而且后续报道写得的确有理有据,采访也很扎实,在笔墨处理上更是老道,没有极力渲染股民的“血海深仇”。可是林向阳已经给自己打过电话了。为了一篇新闻,去和林向阳争执,对自己而言,有什么意义呢?

林向阳究竟是怎么想的?平涛不想去猜测,跟着领导走,总不会错。尽管林向阳总是和中层干部们强调,如果对他的一些决策有何不满,可以直接提出意见。平涛知道,这是扯淡,在职场中,永远不能太自我,永远要跟着大领导走,这才是王道。

“诗妃啊,我看这次就算了吧。我回头帮你申请一下未见报稿件,稿分照样算你,你看怎么样。你总不至于要我和林总去吵一架吧?”

“我还能怎么样,你看着办吧!”梁诗妃气呼呼地走出平涛的办公室,这是她第一次没给平涛好脸看。什么狗屁的未见报稿?梁诗妃知道,到了自己这个年龄,已经不是刚入行的大学生了,看见报纸上自己的印刷体名字,有一种成就的快感。多发一篇新闻,和少发一篇,对自己的实质影响并不大。梁诗妃真正感到悲哀的是自己的人轻言微,老总的一句话,就可以毙掉小记者的稿子。自己必须要冲上首席记者的位子,只有这样,自己在报社的仕途才能寻得一个新起点。

自己堂堂名牌大学毕业生,年过三十,尚未婚嫁,为什么?还不是为了能在这个城市通过勤奋的工作,觅得一个安身立命之所?甚至为了个首席记者,摧眉折腰地跟了平涛,这又是为了什么?平涛,不过是自己的一个跳板而已。

肖川迷路了,在常州市郊区的经济开发区,找了一个小时,也没找到常州制药的所在地。必须要找到常州制药,这家在财报中很强大的子公司,甚至是大西洋制药投资最大的子公司究竟是骡子还是马,必须得拉出来遛遛。

问路人甲:常州制药在哪里?

路人甲云:这里没有这家公司。

问路人乙:常州制药在哪里?

路人乙云:我也不知道。

问路人丙:常州制药在哪里?

路人丙云:是新公司吗?是不是正在建?

问路人丁:这里有没有正在建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