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38.2

38.2


杀将 媚妖娆 男祸——太女请上榻 纨绔艳情录 误惹霸道首席 霸剑灭武 男权游戏 甜妻入怀:陆先生宠妻请克制 勤王 师父,吃货是一种病

38.2

乔华邦在分析报社目前面临形势时说,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新媒体都在不断创新商业模式,不断分流着平面媒体的读者和人才,不断蚕食着报纸媒体的读者市场和分流其人才,此外,新闻纸的大幅度涨价,进一步把我们平面媒体逼入尴尬的境地……

我们该怎么办?乔华邦大声地问了一句。

说到这里,乔华邦停顿了片刻,会场出现了难得的一片安静,安静得可以听到纸片落地的声音。后排一个记者,手里的报纸,从她手中滑落,弄出一阵窸窣声,声音一直传到最前面。

有点万籁俱寂。

安静中,乔华邦扫视了一眼全场,他话题一转,神情稍稍一振,又说,为了进一步深化化体制改革,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推出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在充分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指出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新闻出版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新闻出版产业。《意见》的出台,不仅是顺应当前传媒业大变局而采取的顺势之举,而且充分借鉴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十多年来的经验,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我们《新华大时报》是公益性新闻出版,是时政类媒体,要实行企事分开、采编经营分开。可我们还有《假日》周刊,《假日》周刊是非时政类媒体,它是要转企改制的,要实行公司化运作的。当前,制约传媒单位发展的主要体制性问题,是传媒单位尚未成为真正的企业,尚未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更谈不上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但是通过改制、改革,就能够提升内部活力,我看,我们的《假日》周刊就做到了嘛!下一步,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之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听到乔华邦说“我们的《假日》周刊”,宋博翻了翻眼睛,抬头看起了天花板,他不想听。可乔华邦的声音,在他耳边依然不绝。

乔华邦说,要想真正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还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我们的领导人必须从发散型思维转变为管理型思维;二是从重采编轻经营管理上转变为同等重视采编、经营和管理;三是建立起“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环境;四是建立起“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并重,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有机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和人才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宋博刚刚放平的脑袋,又一次冲向了天花板。觉得乔华邦的话很刺耳。

乔华邦说同等重视采编、经营和管理,宋博觉得,这就是冲自己说的。他曾经在多个场合反复说过,采编,就是复杂劳动,经营,那就是简单劳动。乔华邦这么说,不就是给他难堪吗?好像他宋博是个思维有问题的领导人,成了改革的绊脚石。

……我们《新华大时报》,长期以来采取的是“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导致自我积累较少,而且我们传媒业的主要资产,都是品牌资产和人才资产等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和净资产较少。要想实现发展,必须有大量的资金,这就需要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式,拓宽我们的融资渠道。

……在这方面,《假日》周刊曾经做过尝试,虽然不成功,甚至面临“退出”的困境,但是毕竟走出了这一步,这一步的跨越本身没有错误,是具体操作上的失误。国家的政策是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领域的。市场实践也已经充分证明,非公有资本传媒企业的发展情况,远比传统的传媒单位好得多啊!

……

乔华邦的讲话,长达两个多小时。宋博跟樊进仁说,乔华邦是最后的吼叫,一个要退休的人,谈什么改革改制,改革改制跟他有几天关系。樊进仁却跟他说,他坐得屁股有点疼。

乔华邦关于改革的长篇大论,除了有几处确实点到了宋博的软肋,整体来讲,并没有让宋博的心情多起波澜。宋博最为不满的是,乔华邦一上来就肯定了《假日》周刊,还把《假日》周刊说成了成功典范,这让宋博心里很不痛快。你说《假日》周刊是成功典范,不就是说冷妍是个成功典范吗?人家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你还口口声声我们《假日》周刊,你把人家当自己孩子,人家把你当爹了吗?这样的成功典范,到底对大报有什么用?

宋博说《假日》周刊针插不进,水也泼不进,是因为方晴雨。

方晴雨总跟他抱怨,说财务处长搞垄断,不教她业务,她在财务处就像个打杂的,说是让她负责管理固定资产,可也不看看报社有什么固定资产可以管理,所谓的固定资产,实际上就是些桌椅板凳,废旧电脑。一个财务处的副处长,根本介入不了报社核心的财务内容。方晴雨说她不想在财务处干了,想到《假日》周刊去,让宋博替她探探去,看有没有希望。

宋博当时一口回绝了方晴雨,说他办不到。

宋博的确办不到。

方晴雨不知道,她跟宋博提出要到《假日》周刊,无异于捅了一把宋博的软肋。宋博曾经想往《假日》周刊安排一个人,冷妍给了他一个软钉子,说什么现在不行,过段时间可以考虑。宋博问过段时间是多长时间?人家等不了,要不先实习?冷妍说,非要现在来,只能先到广告部实习。宋博说人家是学新闻的。冷妍说我这就不缺学新闻的,还说知道领导关心我们周刊,下次给我们推荐一个传媒营销的高手来吧,我们一定欢迎。

宋博被冷妍噎得没话说,只好作罢。事后他就跟别人嘀咕,说冷妍搞独立王国,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他还觉着,冷妍就是乔华邦的翻版,风格霸道。

一想到乔华邦,宋博胸口马上堵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