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四十二章 关中盛世

第四十二章 关中盛世


特级警察 重生之超能特警 浴血修魔 耽美厚脸皮的爱情史 黑道大亨 嗜血拽妃 豪门不承欢:慕少,请自重!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 婚不厌诈:名门弃妇要翻身 隋主沉浮

第四十二章 关中盛世

高干回到邺城之后,调袁术部将杨弘为云中太守,暂时接替牵招驻守云中,调牵招回晋阳养病,话说当年袁术在淮南,自知大势已去,于是将帝号让与袁绍,自己带着手下心腹赶往青州投奔袁绍,可惜在半路遭到刘备的截杀,众将溃散大败,袁术也命丧九泉了,袁术手下的杨弘、袁胤便逃回老家,后来高干在邺城举行学盛会,这两人便一同投奔而来,此前一直留在邺城帮助高干处理政事,这次高干回到邺城便将杨弘派往云中任职,杨弘原先可是袁术的仲氏皇朝的重臣,任职云中太守绰绰有余,高干也放心。而方谦也回师关中,赵云回师幽州,庞德继续于北地练兵,方谦还从匈奴降卒中抽调了三千匈奴兵补充庞德的西凉骑兵。

这段时间,曹操与江东为淮南之地你攻我伐,与高干相安无事,也正好给了高干休养生息的机会,高干于是趁此机会发展自己领地内的实力,邺城大会之后,高干出资在长安、邺城两地大办学宫,所以培养了一大批学者,高干将他们派遣到各个县府开办私学,高干用铁血手段,震慑世家,在各县府开办学堂,规定七岁以上、十六岁以下的少年都必须入学,由府衙提供钱粮资助,入学少年成绩优异者还能每季度得到一百钱的奖励,那个年龄段的少年在家也无所事事,还不如将他们送入学堂学习,也免得误入歧途。

按照方谦的建议,高干还在各州兴修水利工程,发展农业,修建黄河堤坝,以免黄河泛滥危害沿河百姓,同时,早已经在修缮的洛阳城也差不多完工,在方谦的请求之下,高干抽调冀州二十万百姓,并州二十万百姓,青州十万百姓,关中三十万百姓前往洛阳,洛阳自董卓之乱以后,人口所剩无几,所以必须从各地抽调人口充实,高干为了鼓励百姓牵往洛阳,于是见面百姓五年的赋税,商人也免税三年,一时间移民洛阳的大潮席卷河北。

这一天,方谦留法正处理关中诸事,方谦自己前往各郡县视察。马邑一战之时,高干就将法正调往关中主事,而后将诸葛亮带回了邺城,高干考虑到法正是关中人士,在关中做事比在邺城更游刃有余。

方谦将路线安排为长安—咸阳—扶风—陈仓—天水—安定—北地—河西—河东—洛阳,第一站长安,当方谦进入长安之后,见到了长安的繁荣更甚从前,也不得不敬佩逢纪的才华。这次方谦是按例巡视,只带了三百甲士相随,值得一说的是,跟随方谦巡查的还有蔡琰,自马邑之战以后,方谦就将蔡琰带回了关中洛阳,对于蔡琰,方谦虽不能说是痴迷,但是无法不动心,蔡琰此时年纪也有二十六七岁了,但是相貌看上去只有二十左右,且才华出众,方谦与她几番交谈过后,十分佩服这个大才女,难免有些小心思,只是蔡琰被掳掠到匈奴后性情有些悲观,此次方谦正好借着巡视的机会让蔡琰也出来散散心。

长安议政府内,方谦与逢纪相对而坐,两人虽不是第一次见面,但是以前都是为了公事在大堂共同议政,却也难得两人这么清静的交谈。

“元图来长安任职已经快三年了,三年来长安城在元图的治理下日益繁荣,元图实在功不可没啊。”方谦称赞道

逢纪笑了笑,谨慎的答道:“多谢大都督称赞,在下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而已。”

方谦也笑了笑,两人一时间无话,难免有些尴尬,方谦便开口说道:“元图是否还在为当年邺城之事心中不悦?”

逢纪平静的答道:“岂敢!”

方谦叹息一声,无奈的说道:“我知元图心中一直有道坎,就是邺城之事,可是元图可曾想过,若是当年不是主公主事河北,而是成丰候袁尚,先生可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吗?不用我说,先生也知道,新丰候袁谭必定不服,两人必定为了争夺先主公之基业而攻伐彼此,到时候河北之地必将陷入水生火热之中,而南方的曹操也会趁势北上,河北基业必将落入曹操之手,安能保住?河北易手是先生想看到的吗?袁氏兄弟手足相残是先生希望见到的吗?如今主公主事河北,百姓富足安定,比先主公在世之时更繁荣,有什么不好吗?先生饱学之士,这一腔才识是为何所学,不就是希望百姓安定吗?”

方谦说完这番话之后便起身离去,留下逢纪慢慢消化,方谦知道,如果逢纪此番能够想通,他就能跨越心里的那道坎,如果不能,方谦也无能为力了。

半月之后,方谦来到了扶风,扶风的情况更是让方谦吃了一惊,到了治所槐里之后,方谦连忙会见了扶风太守,扶风太守不是别人,正是高干的族弟高柔,高柔今年二十四岁,是前年高干调往扶风的,高柔虽无大才,却谨慎、谦虚,高干将他任命为扶风太守乃是为了锻炼一下他。

“茂元,你任职扶风不过一年,却将扶风治理的如此之好,实在让我大吃一惊啊,如果主公知晓,也肯定欣慰异常啊!”方谦大笑道。

高柔听到此话,连连摆手,答道:“大都督过誉了,扶风有此盛况,不只是我一人之力,乃是各府衙官吏共同尽职所为,特别是槐里马县吏。”

“哦?此人是谁?”方谦好奇的询问道。

高柔答道:“此人乃是扶风本地人士,姓马名钧字德衡,此人不善言谈、却精通机关机械制造,不仅改良了织绫机,还发明了龙骨水车,使扶风百姓得享其便,百姓才能这般富足。”

方谦想了想,马钧他有些印象,好像是三国时期的发明家,但是在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他因为不善言谈,才华就被遮掩了,所以记载不多。

“此人现在何处?”方谦连忙问道。

高柔答道:“正在府衙之内。”

方谦连忙说道:“速将此人请来,我很想见见。”

不多久,高柔便带着一名二十上下的年轻人走了进来,来人见到方谦之后连忙恭敬的行礼道:“属下马钧拜见大都督!”

方谦笑道:“德衡不必多礼,请起!德衡发明龙骨水车,还改良了织绫机,使扶风百姓富足安康,实在功不可没,不知德衡是否愿意跟随本都督前往洛阳任职。”

马钧连忙拜谢道:“大都督有令,属下但凭差遣!”

方谦想了想,说道:“既如此,我我心甚慰,我在洛阳建立了三座冶司坊,一坊专门负责锻造新式兵器铠甲、二坊专门负责改良锻造农事工具、三坊专门负责研究发明,我就认命你为冶司校尉,负责第三坊的一切事宜。”

“多谢大都督!”马钧再次拜谢。

方谦来到书案边,迅速写下一张任命书,交予马钧,对他说道:“这封任命书你收好了,你暂且回家好好安排一下,三日后前往洛阳报到,到时候直接去找洛阳令成公英,他会安排好你的。”

途径扶风得到了马钧这个发明家,方谦心里也很是畅快,见关中百姓太平安乐,一路上心情大好,蔡琰见到方谦心情如此,有些疑惑,在路上,忍不住询问方谦。

“不知道大都督所为何事,如此开心?”

方谦心情大好,轻松愉悦的答道:“见到治下的百姓生活的这般幸福,怎能不开心,我驻守关中已经有五年了,看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心情自然愉悦。”

“不知道大都督下一步打算如何?”蔡琰继续问道。

方谦见蔡琰今日也愿意开口,也很高兴,说道:“自然是与民休息,增强实力,然后西定西凉,东出汜水,南占汉中,协助主公一统天下。”

“大都督是汉臣,难道不想扶汉?”

方谦笑了笑,继续说道:“大汉积贫久矣,气运已尽,无法扶起,自然是取而代之,自古至今,不管是夏商周,还是秦汉,国号都只是虚号,主要是让百姓安享太平,民乃立国之本,难道不是吗?”方谦不知道自己为何会与蔡琰说这些话,但是他也无需计较,就算蔡琰知道了自己的心思,也没有关系,方谦也只是说了别人没有说出口的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