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210章 故纸堆

第210章 故纸堆


极品黄金眼 斗翠 重生之大亨传奇 九剑独尊 绝世丹武 总裁很威武:娇妻要出逃 王爷老公:乖乖等偶爱 不可思议怀孕事件 夜店妖事 无敌牧场主

第210章 故纸堆

第210章 故纸堆(1/3)

“老应,别折腾了,现在我们两个就是砧板上的鱼肉,被锁这里面了,他们还不是想怎么样对付我们就怎么对付。”赵酉在边上劝慰我,“你不是从韩莹那里拿了充电宝么,玩会儿手机得了。”

事到如今,我也只能无奈地摸出手机和充电宝。

充电开机后,我气得差点骂娘,在这石窖里面根本就没有一点儿手机信号,手机即便充了电也只是一个摆设而已。

我和赵酉盘着腿在面壁室的蒲团上百无聊赖得坐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外面终于传来了一阵细碎的脚步声。

随后门外的弹簧锁被人拧开,一个和尚捧着一口刷着赭红色油漆的樟木箱走了进来,在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个,一手拎着一把暖水壶,另一只手拿着几个一次性纸杯。

“赵施主,这个是你之前要的《妙音寺志》,觉岸师兄让我们送来的。”为首的那个和尚拍了拍箱盖说道,“里面还放了一个应急灯,供你们照明,不过电量有限,最多也只能用两个小时,你们自己省着点儿用吧。”

说罢,他也不等我们两个回话,直接一转身,领着另一个和尚自顾自地就出了面壁室。外面重新响起上锁的咔哒声。

赵酉打开箱子,从里面拿出了应急灯点亮,接着又起身吹灭了留在面壁室里的油灯。

我凑到箱子前,只见箱子里密密麻麻地堆着一摞摞簿册,线装、胶装的都有,还有几本干脆就是现在文具店里常见的硬面抄。

“这箱子可是把妙音寺那么多年的历史都装下了。”赵酉走过来从里面拣了一本本子,用手拂去附在上面的灰尘。

“得了吧,别说得那么文艺,我现在自己都是嫌疑犯,可没兴趣翻这些故纸堆。”我伸了个懒腰,干脆往地上一趟,枕着蒲团打起了瞌睡。

“你注意点,这里潮湿,别睡得冻感冒了。”赵酉也没奴役我陪他翻故纸堆的打算,就这么叮嘱了我一句,然

后就自顾自地在箱子里翻拣起来。

面壁室里没有空调也没有被褥,我从睡梦中醒过来的时候只觉得自己的手肘和膝关节都已经冻得发僵,除了脑后枕着的蒲团外,身上还压着个蒲团,估计是赵酉怕我着凉盖我身上的。

我扯掉压在身上的蒲团,挣扎着从地上爬起,一边活动关节一边去看赵酉在做什么。

他坐在那口樟木箱子上,脚边上搁着一摞簿册,妙音寺提供的那盏应急灯已经熄灭了,他正借着昏黄的油灯光拿着钢笔在一本口袋拍纸簿上唰唰地写着什么。

“老赵,你的效率该不会那么高,已经把一箱子书全看完了?还是说我昏睡了几天几夜了?”我一边问一边抬腕看表,想要看看日历确定一下时间。

听到我的声音,赵酉才抬起头:“呦,你醒啦?我还犹豫着要不要叫醒你,真怕你直接冻死在这里。箱子里的本子那么多,一时半会儿哪里翻得完,我只是扣了几个关键的时间点挑出了几本寺志专门翻看了一下。”

说罢赵酉就从箱子上站起来给我倒了杯水:“赶紧喝点热水吧,别感冒了。”

他走近了我才发现他的眼睛都被油灯的烟熏得有些发红了。

我呷了几口热水,从石窖的阴寒中缓了过来,接着才问他:“老赵,有什么发现没有?我对韩警官不报任何信心,能不能从这里出去就指着你了啊。”

“有一些有趣的发现,”赵酉瞄了一眼拍纸簿上的字向我介绍起情况来:“我一开始想通过《妙音寺志》研究一下三宝林和三宝井的情况,看看它们究竟为什么会变成妙音寺的禁地。寺里的和尚之前也说过,三宝井被列为妙音寺的禁地是明代的事情,这大大缩小了我的搜索范围,很快就在洪武年的那一册寺志里找到了相关的记载。老应,你还记得渡厄这个名字么?”

刚刚睡醒的我脑子里混混沌沌的如同一团浆糊,只觉得

渡厄这个名字听上去耳熟,但一时间却怎么都想不起究竟是从哪里听说的这个名字。

“渡厄就是释远大师向我们介绍过的那位妙音寺住持……”

听赵酉这么一提醒,我顿时回忆起来了:“对,就是那个拍板把香樟木佛像送给吴王张士诚、帮张士诚摆脱困境的那位住持。”

“不错,非常巧合的是,根据《妙音寺志》洪武年卷所载的内容表明,正是在这位渡厄担任住持的期间,妙音寺的三宝井枯了,寺里还出了几条人命,以至于佛门清净地竟然传出了妖龙的传说,最后还是渡厄做主,把三口井封了,又把三宝林列为禁地,这才把这桩闹得人心惶惶的事情给压制住。”

“这么说的话,渡厄大师确实能力出众,要是换个平庸的住持,寺里发生这种恐怖的事情,和尚们恐怕就要外逃了,妙音寺估计没几年就会彻底破败。”我感慨道。

赵酉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根据寺志的记载,当时暴毙的三个和尚分别叫见空、见闻和见悲,年纪都不大,死亡的时候都才三十出头。”

“想不到寺志上连当时死者的名字都有,这记载相当详细啊。”我有些惊讶地道。

“不光是死者,新剃度出家的和尚的名字也都登记在上面,对搞历史研究的来说这箱《妙音寺志》确实非常有价值,妙音寺在编撰寺志上花了不少心血啊。”

“上面有写明这三个和尚的死因么?”我忙问道,“不管哪朝哪代,寺里面暴毙三人都算是大事,寺志上应该记得比较详细吧?”

“早晨敲钟用早膳的时候,这三个人没有出现。寺里的僧人去精舍找他们的时候才发现他们三个都已经没了呼吸,而且口、鼻、眼角都有血迹。寺里面当时因为协助张士诚本身就不受明朝官府待见,出了这档子事后住持怕给自己惹来麻烦,所以压根就没有敢上报官府,自行将尸体焚化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