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284章

第284章


绝代神医 天宝纪事 抱错老婆嫁对郎 妖界无双 倾世魔妃:谍战腹黑冷君 弃妃难为:暴君,请上朝! 机甲武圣 魂出窍 南鸿世子的鲜妻 残王的贪财妃

第284章

第284章

而黄巾军的根源,便是南华老仙传下的太平道,蔡邕猜测赵空出自阴阳家也不算毫无依据。

赵空轻轻一笑,没有否认蔡邕的猜测,虽然陈败和阴阳家没有一毛钱关系,但赵空确实需要一个够档次的身份,阴阳家的传人也算是个不错的名头。

而且不同于墨家、法家,阴阳家和儒家并没有太大冲突,不少大儒都会学一些阴阳家的经典。

“阴阳家已经没落多年,这个传人身份可没多少用处。”赵空自嘲一笑,装作不在意的对蔡邕说道。

“伯喈先生,您这次前往台岛,恐怕数年都难以返回,与其荒废时间,不如替我教导一批学生。”见蔡邕脸色微变,赵空又继续说道:

“不提金银之类的阿堵之物,除了正常的生活待遇外,每月陈某给先生一本海外的经典作为薪资,每教出一名合格的官员,额外再赠送先生一本,您看如何?”

听到这里,蔡邕脸上也不由松动了些,微微叹息道:

“陈渠帅,你的才学不在邕之下,何必做这反贼的事情,别看现在黄巾军席卷天下,一旦天子真正下定决心,张角三兄弟能不能挺过今年都难说。”

赵空有点惊奇的看着蔡邕,没想到这老家伙还挺有眼光。

黄巾起义确实是年底之前就被扑灭,张角、张宝、张梁也很快就兵败身死,虽然残余的黄巾军依然大量存在,但却已经难成气候。

在天下官员大多惶恐不安的时候,已经远离政治中心近十年的蔡邕,居然还能有这样的见识。

看来他教出顾雍、王粲等杰出弟子,真不是侥幸之举。

“大贤良师确实走错了路,想要成功几乎没有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陈某才要带着麾下人马避往海外,以观天下之衅。”

蔡邕沉默了片刻说道:“只要黄巾之乱被平息,天下自然会重归太平,你若是避居海外,恐怕此生都难以重返中原。”

赵空闻言哈哈大笑起来,打趣的说道:

“伯喈先生,你真相信黄巾之后天下就能太平?”

“错了,黄巾之乱不过是这乱世的序章而已,只要世家和皇权的矛盾一日不得平息,这天下就会一直乱下去。”

“直到死的人够多了,空出来的利益足够大家重新瓜分,才会重归所谓的太平盛世。”

第一百五十四章 闷声发财

赵空说的这些蔡邕何尝不知,但他本身也是世家出身,又在朝廷为官多年,类似的事情他除了不去多想,根本就没有解决的办法。

见对方沉默不语,赵空笑了笑又说道:

“刘宏在位一日,大汉勉强还能维持住,即便边地不宁,内部骚乱,但不会出现分崩离析的情况。”

蔡邕闻言下意识的点了点头,由旁支入继大统的刘宏,虽然行事荒唐了些,但并非没有手段之人。

登基之初就先借宦官之手收拾了窦氏外戚,再借愤怒的朝臣灭杀权宦,接着又用何氏外戚制衡朝臣,十常侍对抗何进兄妹。

这些年刘宏在不动声色间,就收拢了分散出去的权力,勉强掌控住朝局。

若非其沉迷享乐又贪财好色,三十多岁就纵欲过度而亡,说不定大汉在他手里,还真有那么点起死回生的希望。

“不过呢,就刘宏那样荒**无度,旦旦而伐,身子根本撑不了太久,等他一旦归天,剩下两个年幼的皇子,拿什么来稳定天下?”

“到时候群雄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焉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等到天下大乱,便是陈某携大军重归中原,逐鹿天下之时!”

赵空毫不在意的向蔡邕吐露了谋划,现在船队已经快要到达台岛,没有他的同意,蔡邕怎么也不能返回中原。

与其让对方胡思乱想,还不如摊牌来得直接。

身份不足,志向来凑,再加上蔡邕的生死又操于他手,选择妥协的概率不会小。

果然,蔡邕犹豫了片刻,便迟疑着说道:

“邕暂居海外也没什么,但吾女昭姬还在吴县顾家,邕实在是放心不下。”

蔡邕这两年基本都在吴县教导顾雍,所以他的女儿蔡琰蔡昭姬,也就是后来的蔡姬,与蔡邕一起住在顾雍家里。

虽然即便他忽然失踪,顾家也肯定不会亏待蔡琰。

但一想到女儿要多年寄人篱下,伤心思念他的模样,蔡邕还是觉得不管环境如何,都该把女儿带在身边照顾。

“这个好办,回头我就将昭姬接来,不过伯喈先生最好还是写一封书信,免得顾家误会生出变故。”

见蔡邕不再反对帮他教学生,赵空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接个小女孩而已,最多到时候他亲自跑一趟,顾家这种没落多年的世家,根本不可能防得住赵空的潜入。

特别他这几天参悟太平要术,将里面那门消耗巨大,常人根本难以施展的御风术初步掌握。

往来速度虽然不及御刀飞行,但也能一天飞个三四千里,接送一下蔡昭姬耽误不了多少事。

有了赵空这个承诺,蔡邕也放心了下来。

毕竟他只是帮赵空培养一些基层官员,并非直接投效黄巾军,相对而言也不算太难堪的事情。

傍晚,船队终于抵达台岛西北部,后世的新竹市附近。

虽然是不同世界,但三国世界的台岛与射雕世界并无太大差别,只是相对更加蛮荒一些而已。

台岛地形虽然以山脉丘陵为主,但西部沿海区域的土地却相当肥沃,轻易便能开发出来,成为稳定高效的粮食产地。

尤其新竹附近非常适合种植水稻,要是再配合产量惊人的“神农一号”水稻,足以养民五百万以上。

古代社会都是农业为本,所以新竹及附近的平原地区,自然也就成了最合适的根基之地。

此时的台岛还属于未开发的原始地区,好在岛上没什么猛兽,蛇虫鼠蚁也没有东南亚那片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