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四卷 决战黄巢第十章 韩轶归心

第四卷 决战黄巢第十章 韩轶归心


绝代邪少 那乌龙般的爱情 孝经 武弄苍穹 战穹 少年医仙 色剑飞魔 位面之大冒险 我是你祖宗 未来传说

第四卷 决战黄巢第十章 韩轶归心

李俨的心中也很没底。。。

眼看郑畋思考的时间一分分过去,差不多长达半个消失的时间,郑畋仍然没有说一句话。

李俨倒也知道这是一件大事情,没有打扰郑畋。

只是,随着时间一分分的过去,李俨心中也是波澜起伏。

如果郑畋真的愿意帮助自己还罢了。

如果郑畋不愿意呢?

自己应该怎么办?

这件事情是不能够泄漏出去的。如果郑畋不愿意帮助自己,自己就必须杀人灭口。

但……

郑畋可不是普通的大臣,他是一个宰相,同时还是凤翔的地头蛇,怎么能够就这样杀了呢?

这样做了,满朝文武会怎么看?天下人会怎么看?

或者用暗杀?

暗杀就能保证不出问题吗?

更何况,郑畋毕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啊!就这样杀了是不是有点可惜?

两头为难啊!

所以,只有希望郑畋能够如自己所愿,那就皆大欢喜了。

郑畋在那里一动不动的思考着,李俨在旁边患得患失的等待着,周围的宦官、宫女早就知道皇帝与宰相在这里商量国家大事,当然没有人敢过来打扰他们

于是周围一片寂静。

过了好半天,郑畋才回过神来。脸上露出坚毅之色,看来已经有了决定。

“此事事关重大,臣思虑难全,一时失神,还请陛下赎罪。”

李俨露出笑容来,却怎么看怎么勉强:“郑公,你考虑好了吗?”

郑畋如释重负的一笑:“臣已经考虑好了。”

李俨心中一紧。

结果就要揭晓了。

会是什么呢?

如自己所愿或者不如自己所愿?

这时候郑畋却没有直接说出自己地选择。而是问道:“臣观陛下如此紧张,是不是如果臣的选择不合陛下之意。臣今天就走不出这行宫了?”

李俨尴尬一笑,脸上神色变幻不定,最后叹道:“朕也不虚言隐瞒了。这个决定真的很难下。但却不得不下啊!”

话中没有直说,但其意思,两人都已经心知肚明了。

郑畋真诚的一笑:“在说出答案之前,臣有话要说。”

“请讲。”

“臣朕的很感激陛下对臣的信任。”郑畋首次与李俨对视:“虽然陛下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以前陛下跟臣也有误会。但是臣还是要说。在这个世界上,能够遇到陛下这样地皇帝,实在是作臣子的莫大荣幸。”

郑畋地眼圈红了。

在这个时代,下位者是不能平视上位者的。三国时候,曹魏的官员一次曾经拜见曹丕的夫人甄夫人,众人皆拜伏,唯有刘帧平视。于是曹操以大不敬之罪将其治罪。人称平时获罪。

郑畋乃是饱学之士,精通诗文

。对儒学的研究极深,这种礼制自然深深明白,平时也从来没有冒犯过。

不料今天,他终于作出了这样冒犯礼制的举动。

李俨的眼圈也红了。

他地心也乱了。

他当然不会因为郑畋平视自己而生气。只是以为郑畋这于平时不同的举动,是否意味着郑畋已经决定反对自己的做法了?

他聆听判决一样,静静的聆听郑畋的回答。

“陛下。您准备用怎么样的方法来改造世家?如果这种方法有问题,那就恕臣无法帮助陛下了。”

郑畋的话如同石破天惊,差点让李俨跳起来!

没想到郑畋的回答竟然是这样地。

李俨知道,这样的回答一出,那就意味着,只要自己的做法不会带来问题,郑畋就会义无反顾的投入对世家的改革中。

这老头,搞什么嘛?明明答应了,偏偏还玩什么煽情?

李俨脸上绽开灿烂的笑容,红红地眼圈却那样的明显。甚至几乎有泪水流下来。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除了为了掩饰自己而作的种种举动。除了因为张师的离去而痛哭,他几乎从来没有因为真情流露而流过泪。

然而这一次。情绪的激荡,却让他几乎忍不住流下泪来。

自从他来到这个时代,登上皇位之后,郑畋对他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的为他处理政务。等他来到凤翔后又帮他稳定局势,擒拿那些见风使舵的官员,无不关怀备至。

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这个孤身一人回到古代、远离父母亲人的异类,实际上已经把这样的关怀着他、却没有一丝私心的郑畋,当成了自己远在一千多年后地父亲。

只有自己地父亲,才这样不计较一切的为自己着想。这一切,怎么能不让李俨感动呢?

他到底还是一个来自后世那平等思想充斥地灵魂啊

经过这么一番事情,李俨心中对郑畋少了许多提防,多了许多亲近。说起话来也轻松多了。

“郑公,朕的方法,就是……”

李俨娓娓道来,将自己构思的嫡子继承法、庶出及冠分家,发展工商、引诱世家投资、同时吸取流民入工厂防止不安定因素蔓延,建立新勋爵制度、建立新的贵族、削弱世家影响力等等方法一一向郑畋阐述清楚。

郑畋听得如痴如醉,时时拍案叫绝。

他深深的知道。如果真地让李俨的这些方法实施,世家的衰落已经可以预期,当然,世家的生命力经过这么一来,却也自然而然的延长了。

如此,自然皆大欢喜。

这样的计策,让郑畋混忘自己已经不是血气方刚的冲动之年。恨不得马上加以实施。

到最后,李俨告诫道:“郑公。这些政策,现在还不是实施地时候。必须等到天下太平,黄巢之乱已经平定之后才能够实施。近日所谈之事事关重大,只能你我君臣二人得知,郑公千万不能泄露出去。”

郑畋自然连连答应。

到了最后,郑畋临走之时,李俨也同意了郑畋最先的意见:对军机省进行牵制。宣布政事堂有权对军机省地事务进行干涉。虽然没有决断之权。但军机省的任何政令都必须通报政事堂,政事堂无异议后才能实施。如果政事堂有不同意见,军机省的命令必须重新修改后重新发布。对于军机省的命令,政事堂有三次驳回之权。超过三次,则政事堂不得干涉军机省的命令。而任何驳回次数超过三次的命令,都必须在李俨这里备案,以备查询。

郑畋走得满意,李俨也很满意。这一次君臣奏对,皆大欢喜。

送走郑畋,李俨总算松了一口气,心中一转,却又想起了自己的“凤凰涅磐”计划。

现在这个计划没有从前那么紧迫,也不需要那么秘密了。但这一计划还是必不可少地。

少了机密、紧迫这样的限定条件

。李俨发现,对于计划的施行者,自己的选择也多了。

当然,朝廷的正式官员是不能去作这样的事情的。计划的施行者必须没有正式地官位,但是又有官场的经历。

李俨很快就选定了目标:以凤翔兵变中的李昌言心腹幕僚韩轶为首,凤翔兵变中自己火线提拔的前传令兵澹台郎为辅。

韩轶是李昌言的心腹幕僚,本来是应该跟李昌言一起问斩的,后来被李俨下旨特赦了。现在还被软禁着呢。

说起来他被李俨特赦地经历也很有意思。

当时,李昌言事败。李俨带三千虎贲突破凤翔节度军大营,就在李俨带人追杀残敌的时候。正好遇到了韩轶。

那时韩轶正像所有自己出的计谋不得使用的谋士一样。仰天长叹:“恨李将军不能用某之策,否则岂能容尔等胜出乎?”然后就准备自缢。

没想到这句话却被李俨听见了。

李俨顿时大生兴趣。命人将其救下,细细询问他说出的究竟是什么计划。

韩轶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大意自然不外是趁凤翔空虚,带兵入城,废黜李俨,拥立新君。

但是他的计划,即周密老到又胆大无比,丝丝入扣,让人即使明知道是陷阱还是不得不被牵着鼻子走。李昌言拥有的所有资源,都被恰到好处的运用上了,发挥了不仅仅等于其资源总和的力量,而是数倍于之地力量。

听完他地计划,李俨顿时只觉倒抽一股凉气,连后背都被冷汗湿透了。

凤翔的情况究竟如何,李俨再清楚不过了。如果李昌言真地依计而行,那李俨绝对没有生机!

幸运的是,老天爷站在李俨这一边。

李昌言不肯花费精力来实施这样的计划。同时,晚唐时候,以武力为尊,文士计谋根本不受重视。李昌言也受到这样的影响。韩轶的计划只好束之高阁。

于是李俨胜了。

能想出如此计策的人物,岂是简单人物?李俨自然不能放过这样的人才

他可是相当了解,谋士的重要性,绝对不会像哪个不识珍宝的李昌言一样,恃武力自得,最后落到身首异处的下场。

李俨立刻宣布旨意,特赦韩轶的罪过。同时真诚的要求韩轶为自己效力。

只可惜韩轶似乎是一个有点愚忠的人,竟然拒绝为李俨效力。

李俨也不舍得杀他,之事将他软禁起来。直到今天。

而澹台郎这人经历又不同。

当日凤翔兵变被平定之后,李俨回到行宫,在出发前曾经说过的让澹台郎自己到行宫门口领罚地事情都忘记了。

但是澹台郎可没有忘记。明知道李俨的态度可能不好,自己可能会因为擅自行动而被降罪,却毫无畏惧的在第二日跪在行宫门口等待惩罚。

李俨还不知道这件事情呢。等有人禀报上去的时候,澹台郎已经在宫门口跪了两个时辰,都快昏迷了。

等李俨命人把他抬进行宫的时候。澹台郎已经昏过去了。

等他醒来,李俨问他。既然知道前来领罚可能会被降罪,为什么不偷偷逃跑。现在兵荒马乱的,随便往哪儿一躲,自己也找不到他。

谁知道澹台郎却说道,自己既然擅做主张,那就应该领罚。男子汉大丈夫,应该有担当。应该有孟子说的“虽千万人吾往矣”地气概。怎么能因为害怕惩罚而逃跑,不忠于国事呢?

李俨不由得为古代人的这种精神暗自感慨。要知道,在现代,还想找这样地人,可真是不好找了。于是决定奖励澹台郎。

澹台郎却拒绝了。说自己擅自做主,的确是犯了军规。所以必须受到惩罚。

李俨告诉他,他的举动虽然违反了军规,却拯救了整个行朝。是一大功。即使功过相抵,也应该受赏而不应该受罚。

澹台郎说道,违反了军规而受奖励是不应该的

。无论自己的这种行为有什么良好的后果,毕竟是一种违反军规的行为。如果自己地这种行为可以受嘉奖,那么日后那些违反军规的人,就可以找出各种理由来逃脱惩罚。这是对军规的执行不利的。即使是李俨这个皇帝,也不应该破例。

李俨顿时心中称许,又问他,如果军规是错误的呢?为了纠正错误,可不可以违反军规?

澹台郎回答,军规就是军规,既然规定出来了就应该严格执行,而不能够去分辨那究竟是正确的军规还是错误的军规。毕竟,军规制定正确与否,那是制定军规者的事情。如果军规有错误。那是军规制定者本身地罪过。只要军规一日没有修改过来。那么就不应该以军规错误为理由去肆意触犯他。

李俨顿时肃然起敬。后来还是给了澹台郎降低职务、关禁闭一天的惩罚。(李俨为了提高军队的凝聚力,已经在自己控制的军中废除了体罚内的刑法。改为关禁闭。这种刑罚表面上虽然轻描淡写,但只有亲身体会过的人才会明白其中地可怕。)

虽然后来还是惩罚了澹台郎,但是澹台郎这个人的忠心和气度,已经在李俨心中深深的留下了印象。更妙的是,这个人还有文化。一个没有文化的人或许能够严格遵守规矩,但有文化的人往往意志上不如没有文化的人坚定。这就更加难得了。

李俨早就有心大力提拔他。只是军中的提拔怎么说还是要将一定的程序和规矩的。澹台郎刚刚受过惩罚,重新提拔还要等一段时间。也只有不在军中,才能够破格提拔。这一次地“凤凰涅磐”计划,李俨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他。

此人对自己忠心耿耿,对规矩不拘一格,用在“凤凰涅磐”计划上,刚好能够以身作则,为自己带来一批刚正不阿的良吏。同时还可以用他来监视可能忠诚度不够地韩轶,岂非正好两全其美?

想到这里,李俨立刻召见这两人进宫。

他第一个召见的是韩轶。

韩轶虽然被软禁,但其实在自由上也没有太大的限制,只是出入都有人看着罢了。

而他的生活条件也相当好,不但吃好睡好,而且还有书读。当然那些书,很多都是李俨特意选择的。还有基本李俨亲自写作的用来教育自己收养孤儿中那些政治人才的教材。其中有李俨的许多思想体系和施政纲领,弥足珍贵,等闲的人休想看上一眼

。李俨放在这里,就是希望能够对韩轶潜移默化,改变他的思想。

说起来,可能韩轶的生活比起李俨这个皇帝还要更好。他可不像李俨那样,管理一个国家,东也要操心西也要操心。

所以,李俨根据韩轶的情况,判断这一次在见到韩轶,韩轶一定会比从前胖许多。

果不其然,韩轶比起从前胖了不少。体重少说也重了十斤。

一见韩轶,李俨就哈哈大笑道:“韩郎许久不见,养尊处优乎?”

韩轶也是风趣,回答道:“养倒是养了,只是臣不知道是养的什么。难道是养猪?不然怎么会这么白白胖胖?”

韩轶这一番自嘲,顿时惹得李俨哈哈大笑起来。韩轶自己也呵呵跟着笑了,一点都没有感觉难堪。

这么一番打趣,气氛顿时融洽了。

李俨走上前来,拉着韩轶的手道:“韩郎,现在决定为朕效力了吗?”

韩轶对他一拜道:“臣从前糊涂,跟随李昌言那等人反对陛下,还满以为自己是一位忠心为主之人。直到看了陛下大作,这才明白,臣的忠心,并不是真正的忠心。臣越忠心,其实对百姓造成的伤害越大。真正的忠心,必须为国为民。”

李俨笑道:“韩郎总算明白了。”

韩轶感叹道:“是啊,明白了。为国为民,忠之大者。陛下这句话实在是精辟无比。所以臣决定为陛下效力,为结束当前这个乱世出一份自己的力量。这几天,就算陛下不诏臣来,臣也打算求见陛下了。”

李俨心中暗自得意。

“为国为民,忠之大者”这句话,这可是后世著名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句话改编过来的。这句话再加上自己写的那许多石破天惊的东西,岂有不把你这种心中还算是有百姓疾苦的人忽悠到手的道理?不然就枉费了后世那位武侠大师的心力了。

韩轶也不拖泥带水,径直问道:“陛下召臣来,想让臣为陛下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