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何必拜佛
一婚到底,高冷男神送上门 凤逆天下:绝美六狂妃 用尽一生去爱 八极行者 诸天万界做道祖 动漫类型大全 荒村诡事 黑道王子的追爱计划 党章学习读本 蝶恋花
第142章何必拜佛
“凌凌,咱们去旅游吧?”邹凌凌才一进门,黄勇就兴高采烈地提着建议。
“旅游?好啊!但是去哪儿旅游呢?”邹凌凌放下包,从冰箱了拿了一瓶可乐,冰冻可乐可是消暑的最佳饮品。
“去泰国旅游!”黄勇望着窗外有些恍惚地说到。
“去泰国?”邹凌凌有些奇怪黄勇神情的变化,刚才还闪着兴奋的光芒,这会儿却飘忽得没有方向。“咱们有时间去吗?我的工作暂且不说,可Miss吧,重新营业已经两个月,虽然生意还得过去,但也说不上太好,平时都你一个人管着,你一走万一出事了怎么办?”
“嗯,我知道,我也就是说说罢了。”黄勇回过了神,“其实我是想和你说,明天咱们去永庆寺烧烧香。”
“永庆寺在哪儿,我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寺庙。”
“永庆寺在盈滨半岛上,倒是个老寺庙,据说始建于宋朝。明天是农历十五,钟大哥建议去庙里拜拜,隋总和虞筱也去,咱们也去吧。”
第二天上午十点半,隋军、虞筱、钟发山、黄勇和邹凌凌一行五人开了一辆车朝X市附近盈滨半岛的永庆寺驶去。
当车驶过市中心,路过热闹的街道,开往西海岸的时候,想必无论是谁都会心情宁静起来。面对广阔的大海,看到满眼绿意的热带植物,悠闲嬉戏的游人,自己也会被这种气氛感染。而当车越往西行驶,来到盈滨半岛,浩淼无际的大海、蜿蜒绵长的银滩、碧蓝晴朗的天空,翠绿满怀的草地、婀娜婆娑的椰树,仿佛置身禅定般的超然境界,忘却浮华,抛掉烦恼,涤净世俗,心泊于此。
在停车场停好了车,保安立刻急步赶了过来:“停车要收费!五元,现在交!”
“呵呵,”虞筱笑道,“这哪儿像个百年古寺?明明就是一现代的景点!”
“现在的寺庙都这样,看开点就行了。”钟发山从裤袋里掏了钱。
在寺庙的入口处,钟发山、隋军、黄勇和邹凌凌购买了拜佛的香烛,虞筱则在旁边看着没动。
“筱筱,你不带点进去吗?”隋军在一旁问到。
“不了,我就到里面走走看看,你们拜佛去吧,别管我。”虞筱说完自顾自地先进去了。
进了永庆寺,虞筱发现里面景色秀丽,环境清幽,想起了之间看到过的一首诗。“梵宫森植有丛林,苑翳虬盘院宇深;四际不闻钟鼓响,在中只见是阴阴。”这是曾沂的《永庆丛林》,很早以前背诵的诗,这会儿不知怎么地就跑了出来。
大概逛了一圈,虞筱跑到回廊休息处坐着等隋军他们拜佛。
估计他们四人还要许久时间,虞筱靠着柱子眯着眼睛边享受着海风边远远地看着隋军等人在佛殿里进进出出。不知不觉中竟然睡着了。
“你怎么在这睡觉,不去殿中许愿拜佛呢?”隐约中,虞筱听见有人在问她,“你若有心,佛在你心。佛若是圣者,不拜亦灵;佛若是俗人,不求也罢。”
“说得有理!”
“拜佛者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心有所求,二是忏悔罪孽。我既不求不忏,何必拜佛?”
“为何不求?”
“一切早已注定,今世注定劫苦。何必再求!”
“为何不忏?”
“既未祸害他人,何须忏悔!”
“果不其然,慧根早俱!”
迷糊之间,虞筱感觉到有人在拍她的肩膀,睁开眼睛一看是隋军。
“你们结束了?”虞筱想起了刚才的对话,或许是佛来渡她了,自从半年前常做怪梦开始,虞筱就认定了自己前世的修行,坚定地认为这辈子来到世间是为了遭劫助人,陈诚是她要助的人之一,其他人尚不知晓。
“我好了,他们马上也要出来了,咱们到车里等着。
从寺庙里出来,隋军等一行五人直接开车去老城吃海鲜。下了车,大家直接进了包厢,隋军和虞筱负责点菜。
“你看着办吧!”隋军把点菜的事推给了虞筱。
“好吧,反正大家平时也不缺好菜,今天我就点一些新鲜的家常菜吧。”
这家酒店上菜倒是快,没多久,虞筱点的海鲜就陆续上来了。葱爆沙虫,清炒海参,椒盐花蟹,炒剪刀螺,韭菜海米,清蒸石斑,清蒸龙虾,加上一个虾酱炒番薯叶和例汤就是这天的午餐了。
“大家都动手吧,我点的菜也不知和不和大家的口味,不过倒是挑着新鲜的点。”
“嗯,看起来还不错,分量也不会太多!”钟发山伸出了筷子,“来来来,大家都动手吧!”
“是呀,我没敢点多菜,肚子饿了,任何东西都是美食;若是饱了,再可口的事物也看似garbage.”
“哈哈,虞筱在说啥呢?”钟发生听懵懵懂懂,“什么是‘卡笔记’。”
“呵呵,”虞筱笑道,“吃饭就别说这个词了,我的意思是点菜的时候可以调调胃口,不要点得过剩,那么下次可能才会惦记着某些食物的美味。”
一行人用完餐后,开车到附近的咖啡园喝了咖啡,呼吸了新鲜空气才回去市区。把黄勇和邹凌凌送到了凯撒花园后,钟发生直接把车开回了家。
“筱筱,刚才在寺庙里怎么也不拜拜佛陀?”
“我不拜佛是因为佛自在我心,不必拘礼。我不能证明佛之存在,也不能证明佛之非存在,但我觉得佛常驻自心中,因为我心中充满大慈悲。”
跪拜烧香和捐功德实质上是对佛的贿赂,大家认为佛就像俗世的权官一样,可以通过贿赂他来获得某种权益。但佛是超脱者,超脱者蔑视贿赂。接受贿赂的实际上是庙中的和尚尼姑,他们借佛行骗。佛教导俗众建功德而不求回报,而大部分的俗众捐功德是想贿赂佛而获得无上福祉。
拜佛的人可谓“至诚”:他们坚信佛可以让自己发财至富,无病无灾。这种“至诚”和佛所说的“至诚”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佛认为,不在自心中寻求福祉者,即使旦暮念〈〈金刚经〉〉,旦暮跪拜也无济于事。
佛认为,众生平等,人人皆可成佛。众生既是佛,佛既是众生。跪拜表示臣服,而不是平等;表示盲从,而不是求解脱。人们应该去自心中去拜佛,去接近佛。
释迦牟尼对须菩提说:“众生不可以真身见如来如来是非,是名而已。”俗众拜的是泥木金银,而不是佛。在不断地跪拜捐功之时,佛离人们却越来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