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九章 大爱无悔

第九章 大爱无悔


君生我已老 精品混蛋 胖妞妞的艰难爱情:不嫁,可以么 网游之无敌机械师 网游之神话三国 林以熏冷亦修 恶魔的秘密玩宠 蔷薇少女雪 秦吏 美丽的凶器

第九章 大爱无悔

第九章 大爱无悔

八十年代初,计划生育工作已纳入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大力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年代。农村育龄妇女如果第一胎生女孩,五年后允许生育第二胎。但城镇居民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孩子。

由于陈芳工作成绩出色,加之当时正掀起全国文明建设的活动。市政府作出决定从机关选派一批有一定领导工作的经验,责任心强,素质高的妇女干部,到窗口行业工作。陈芳被选调到客运站当站长。那时的客运站破旧难堪。客运站的管理没有规范化,一百多辆客车承载着全市几十条线路的客运量。客运站的几百号女乘务员要领导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要搞好全市最大的文明窗口,陈芳确实费了很大的功夫。

她首先抓思想建设,从领导到基层干部白天正常上班,每周二、四、六晚上政治学习,学习时事政治,学习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让大家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要搞好客运工作,首先必须抓好安全质量和服务态度。为了搞好服务质量。她决定从改变客运站面貌着手,自已带头带领乘务员打扫站内站外卫生,带头与乘务员一道热情接送旅客。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一时之间,车站面貌大改观,旅客来到客运站就能体会到亲切、友好、热情的感觉。在全国文明城市大检查中该站被评为人民信得过的文明卫生客运站。

客运站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急群众之所急的感人事迹闻名于全市。过往旅客一有困难就找客运站的领导解决问题。

最头疼的是,社会上的人们重男轻女,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在当时抓的很紧。想生儿子的生下女婴后弃之门外。她们首先选择弃婴的地方就是客运站。因为那里是她们信得过的地方。

她们的孩子丢在那里不会饿死,不会冻死。这样一来,经常在客运站里发现弃婴。陈芳一方面求助市民政局收容解决,另一方面求助过往旅客做好事领养弃婴。

在那段时间里,陈芳经常为弃婴无着落而发愁。她憎恨弃婴的父母。更可怜这些无孤的婴儿。

在她的家里经常有这些不熟之客。有时陈芳把弃婴带回家,洗干净后第二天再送民政局,有时带回来住几天都处理不了。

在车站工作的时间里,陈芳请过往旅客领养弃婴的有四人。送去民政局的有三人。每送走一个弃婴,总在她的心里默默地祝福弃婴要好好地活着,让丢弃你的人悔恨一辈子。

尽管陈芳尽力送走了多个弃婴。但是有一个一岁左右的弃婴无人认养,民政局也不接收了。陈芳就暂时寄养在自已家中。

由于自已有一个孩子,加之工作又忙,她常为这个无人认养的女婴发愁,她多方找人领养,想领养的又怕计划生育当成超生政策罚款。这个弃婴不会走路,并且体弱多病。陈芳为她找了好几家没有生育的夫妇领养,但人家一看就摇头不要。还说:“这样一个有病的婴儿要我养,亏你说得出口,你怎么不自已养着?没存好心。”

陈芳每次帮助弃婴寻找收养的人家,总是希望而去,难堪而回。就这样,这个送不出去的女弃婴,不得不留了下来。她打算把弃婴调养好身体以后,再找人领养。

无奈之下,陈芳求母亲帮忙暂时带一下弃婴。母亲同意了,决定把弃婴带回乡下去养。还高兴地说:“天上掉下的福音。将来她和陈芳会享女婴的福。”真是天大的玩笑?

弃婴的难题终于解决了。陈芳就利用休息日,经常回娘家看望小女孩,并一再告诉儿子,这是他的亲妹妹。给她取名叫刘慧。希望她将来聪明有智慧。

由于刘慧常生病,在乡下没住几天,母亲就抱了回来。说很害怕这个孩子养不活。陈芳就带刘慧去大医院看病,并作了全面检查。

当时只是很普通的感冒,发高烧、咳嗽的厉害。医生说小女孩患的是严重的哮喘疾病。这个病不太好治断根,目前只能控制病情的发展。每天大量的消炎药注入孩子的体内。本来瘦得不成人样子的孩子,此时更瘦了。

陈芳也很担心,要是治不好小女孩的病,死在自已手上怎么办呢?邻居们也都劝陈芳,尽快把小孩送走,再晚了就说不清楚了,到时好心落个坏名声,你会后悔一辈子的。

刘华得知陈芳捡了一个有病的孩子回家,不断地责怪陈芳,没事找事做,并要陈芳尽快送走。

是呀!本来是想做件好事。但是,有谁又知道这个椒手的难题,让陈芳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送到哪里去呢?她的亲生父母可能是看到她有病,才丢出来的。现在还有谁要这个弃婴呢?陈芳在万般无奈之下只有求菩萨保佑小女孩健康成长。一方面用药物治疗,另一方面她想尽千方百计地找土方子治疗。只要别人说能治好哮喘病的土方子,她不吃不喝不睡也要想办法办到。

有一次,别人说吃老鼠的尾巴能治哮喘病。老鼠虽然到处都有,要捉到一只活的老鼠,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城里老鼠毕竟少得很,也不好捉到。于是,陈芳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把自已家里窗户打开,让老鼠自已进屋里来。这样一来,好长时间才发现屋子里来了老鼠。陈芳就用老鼠挟想挟到老鼠。

第二天,玩皮的儿子不知怎么玩到了放老鼠挟很偏避的地方,把自已的手挟得鲜血直流。老鼠挟不能用了,陈芳就决心自已不睡觉来捉老鼠了。一连守了几天,都没捉到这只老鼠。最后在第四天的凌晨二点,终于捉到了这只狡猾的老鼠。

陈芳把老鼠拿到单位,叫食堂的师傅帮忙做好了后,拿回家给女儿吃。可是效果不大。后来又听说刺谓肉能治哮喘病,她又去买刺谓给女儿吃。所有别人说的土方子,她都试一试。

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女儿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

陈芳的生活里又多了一个女儿。她要负起俩个孩子的生活重担。那时的工资一个月只有近百元钱。儿子上幼园要花钱,人来客往要花钱,加之养了女儿也得花钱。生活费用几乎难已开销。

在那艰难岁月里,陈芳从不找刘华要一分钱养孩子,而刘华也不过问一下家中的生活。陈芳就利用早晚时间,没有人想去的线路上车售票,这样能拿点补助钱贴补生活开销。

在跑车的途中,陈芳看见乡镇上有好多人拿国库券叫卖,每百元卖七十五元。陈芳查看日期大多数过半年了。一年以后,每百元可换一百二十五元,利润可观。

于是,她找自已的妹妹借钱,利用休息时间去收国库券。

为了多收国库券,她走村窜户,饥一餐饱一顿。每天回到家中时已是万家灯火。

陈芳没有钱收国库券了,她就去伞厂里拿伞的零部件回来加工组装。

一把雨伞。就是把伞布安装好。工系多,五分钱一把。为了多赚钱,陈芳总是三天一捆伞,一捆伞是一百把,每天做到深夜转钟才睡。

有一次,为了赶活。陈芳一连三日三夜未合眼。

年轻能干的陈芳,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她越做越有劲。同事和邻居们都劝她别太累了,她总是说不累,一笑了之。

从此以后,陈芳家里热闹非凡。两个孩子活泼可爱,他们从不打架,友好相处。特别是刘家齐,只要是刘慧一回到家中,他总是抱着妹妹不放手,非要刘慧叫他哥哥才放开她。有好吃的,有好玩的,他总是让着妹妹。

看到这一切,陈芳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多懂事的儿子呀!她希望俩个孩子永远这样地友好相处。

幸福的生活使她忘记了要把小女孩送给别人的决定;忘记了苦的思念;忘记了夫妻感情的失落。

刘华回不回来也无所谓了。

在她所居住的宿舍区。常常能看到她带着俩个孩子玩足球、打羽毛球。开心极了。

她家里干净整洁,儿子的学习成绩在班上总是第一名。女儿在幼儿园里总是文明小星星。特别是每次女儿从幼儿园带回大红花献给妈妈时,陈芳感到无比的欣慰。

陈芳对家庭尽职尽责,把所有的爱献给了亲人们。尽管刘华对她的冷寞让她有时沉受不了,但她总是鼓励自已,为了俩个可爱的孩子,为了让孩子有个完整的家。她默默地沉受着。

几十年了,她对丈夫没有**,只有同情。特别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时,她总爱想一些不该想的事情。

陈芳多次努力地想去爱刘华,但总是那么的不自在和别扭。她真的不知道怎样去爱这个当初让自已一时感动的男人。

陈芳多么希望有一个真正爱他的女人,出现在刘华的生活中,让他享受男人应该得到的欢乐

她时时期盼着刘华提出和她离婚,有时还心平气和地劝刘华同她分手。刘华总是凝惑地看她一眼后说:“你是不是已经找到了你心中的白马王子?要是这样的话,我没话说了,咱们马上去办离婚手续。要是没有,那你就等着吧!”陈芳听后,无话可说了,她只好耐心地等待着。有时还为他创造条件。

有一次,刘华的女同学张冬梅来找他办事。当陈芳得知张冬梅早已离婚了,一个人带着女儿生话了多年。陈芳又看到他们俩一见面特别高兴的样子,俩人在一起说话又很投机时。陈芳就产生了想把他们俩个推到一起去的想法。于是,只要张冬梅来找刘华,陈芳就找理由避开。有时在节假日里,她还特地请张冬梅到家里来玩。让她与刘华多接束建立感情。不论陈芳多么努力,自已的愿望还是空白。

她也曾想下定决心和刘华离婚。但她开不了这个口,因为周围的人都认为他们是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她无法面对社会上的舆论,无法面对亲朋好友,更无法面对俩个可爱的孩子。

每当她思想有情绪时,就一个人外出旅游散心。

几十年来,陈芳用女人的善良、温柔和富于自我克制和忍让的天性。为求得一方安宁,放弃了自已的终身幸福。

陈芳成了地道的东方女性,人们敬佩的贤妻良母。并多次出席省、市公安战线上功臣的贤内助代表大会。然而在她的人生旅程中,所付出的汗水,仅此荣誉是难以

全面表达的。

由于几十年的压抑、伪装和生活艰难的折磨。年仅四十多岁的陈芳已是满头的白发,看上去像六十岁以上的老太婆了。

她常感觉头昏眼花,做任何事情不如原来那么轻松。而且常常感觉力不从心。她觉得自已好累,好累。

她真想好好地休息一段时,但现实不可能,工作的重担离不开她,俩个孩子正在读书,更需要她的照顾。

以前她最恨那些感情骗子的,没想到自已已扮演了几十年的感情骗子。她常自责自问:“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为什么……?”

她常恨自已太软弱,太善良。但自已又下不了狠心抛弃自已不想要的东西。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有时她只好自已折磨自已。用手掐自已的脸,打自已的头,用小刀割自已的肉。

满身的伤痕记载着她的无奈。有时她确实不想演下去了。多少次她也曾想一死百了,但一想到孩子,儿子没有母亲还有父亲。女儿是自已捡回来的,她从小体弱多病,自已这样精心调理还经常生病,一旦没有我的照顾,有谁愿意接收她呢?想到这里她不寒而粟。于是,她决心坚强地生活下去。并且要下定决心把俩个孩子安置好。她首先想到的是要找到女儿的亲生父母。

经过多方打听,功夫不负有心人。听邻居李奶奶讲,在她们住的小区里,经常有一位补钢筋锅的中年男士,在院子里一呆就是一上午,发现他多次看到小孩放学了才离去。特别是看到刘慧的感觉不一般。

通过这一线索,陈芳求助当地派出所,终于找到了刘慧的亲生父母。

送走女儿那天,她一夜没合眼。女儿不愿走,她坚决要女儿走。为了女儿的将来,陈芳不得不狠心。

当她送走了女儿回到家中时,又是多么的痛苦和后悔。毕竟她养育了女儿十五个春秋。

这十五年来,母女行影不离。

女儿一走,她一下子觉得生活缺少了什么。特别是儿子天天问妹妹哪里去了,闹着要妹妹。

每当在上下班的途中,看到同女儿一般大的孩子们放学时,陈芳的泪水就一个劲地往外流。

她多么想念女儿呀!不知道她过的怎样?

后来,经过多方打听,得知女儿过得不好。在极度痛苦之下,她无可奈何地又将女儿接回了家。

女儿又一次地回家,给她的生活增添了极大的快乐。她抱着女儿决心再也不分离了。她要把女儿当成是自已亲身的一样,把她养大成人。

正当陈芳的生活平静下来之时,一个惊天的新闻在当地传开了。

开发区公安局局长被情妇泼硫酸了。一个“小姐怕公安,公安怕硫酸”的流言蜚语在全市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