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楼兰古国
六宫无妃:沦为祭品的公主 维纳斯的秘密 重生军校:腹黑少将,欠调教 重生之皇后炼成记 我当神棍那些年 阴人选妻 妖媚之王爷是傻子 增强“四个意识”向核心看齐 小秘书的告白 独宠萌后
第四十六章 楼兰古国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坐在窗前,手里拿着《论语》,尘已然却兀自一手撑着脸颊,冒出了这句古诗经。赵毅兄弟已经两月不曾来过了,尘已然不禁有些想念与赵毅对饮高谈的日子。“赵毅兄弟,在这样枯燥烦闷的四书五经里,少了与你的争辩,日子无趣了许多啊。”想到这里,尘已然不禁觉得自己真是个不称职的朋友。他与赵毅相识已一年有余了,两人心心相惜,赵毅常来他家里和他饮茶吟诗,还帮他销售那些卖不出去的字画,可是他竟然连他家住何处都不知道,只知道他是京城从商人士。
“哎……”尘已然再度叹一口气。自从认识赵毅这一年来,赵毅都会定期来他这里收字画,他再不用到街上难受的守一天就为卖出几幅字画。赵毅给他的价格很高,他总说赵毅这样不像是做生意,他在街上卖哪里值这么多钱,可是赵毅总是高价收购他的字画,为了让他不觉得难堪,还总说这字画在识货的人眼里就是国宝,他相信自己的眼光。尘已然往往只是笑笑,不语。
因为有了赵毅的接济,尘家早已不那么清贫了,至少他和老母亲两人的温饱不是问题,而且每次赵毅来给母亲带的药材要慢慢的让卧病多年的母亲有了好转,都能下床了。不知是因为对赵毅心存感激还是什么,尘已然觉得从商也没什么不好,但世人却都说“士农工商,商为最末”。以前他也这样认为过,可是认识了赵毅之后,他却不这么认为了,至少赵毅身上就多了份文人的诗情画意。
想到这里,尘已然哑然失笑,他想起了有一次他和赵毅辩论,就是关于“商”的。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总是打不成共识,就算赵毅身上比一般的商人多一份诗情画意,就算他早已不认同“商为末”的说法。但在“商”这里,很明显他们还是不同,在他看来钱财乃身外之物,能图个温饱就是全天下之福,钱财越多百姓就会越是迷茫,文武皆算上乘,其中又以文为最大,思想才是国泰民安的保证,如果每个人皆有书读,每个人都以治国为己任,那岂还会有谋反乱之人。
但是赵毅却不这样认为,每当尘已然说到“文乃国之根本”的时候,他总是一脸激愤的跳将起来,说道:“你这是迂腐,要按我说‘商乃国之根本’,如果每个人都有钱了,每个人都不愁吃不愁穿了,哪还会有人想要谋反,你饿过肚子吗,你知道饿肚子的滋味吗?就算读再多书,要是让你天天饿肚子,只要有个人肯给你一个馒头就是为他杀人也是愿意做的,那个时候又怎么会管孔夫子的话。”赵毅说的激动的时候还会指着尘已然的鼻子骂他“不知人间疾苦”、“死读书”、“书呆子”。
但尽管这样,他却还是很欣赏赵毅的,欣赏他直言不讳的真性情。他还想告诉他,他挨过饿,知道饿肚子的滋味,可是他依然坚信着有些叫做节操的东西永远不会改变,就是饿死也不会变。但是他没说,他知道赵毅对于经商就如同他之对于书籍,这是一种长久以来的坚持,多说无益。所以这种时候他总只是笑笑,赵毅也不多做纠缠。
他们两人就是这样,初相识时就懂了对方的心,所以也懂对方的某些坚持,有些时候两人
都会选择逃避。也正是这样,两个决然不同的人却做了好朋友。
他还记得,两人说的开心的时候,他曾说:“要是你家有个妹妹也像你这样的真性情,我俩就结成亲家,那定是一桩美事。”很意外的,那次一向毫不扭捏的赵毅却扭捏起来,那欲言又止的样子,分明就像是家里真有个“妹妹”。尘已然却笑了,笑自己竟和赵毅攀起亲家来。想他赵毅就算有妹妹也必是有钱家的小姐,而他现在是个穷书生,以后就算入仕,也只会是个两袖清风的清官。一商一士,一富一贫,岂能相处。他们两人能结成好友,已是难得。
尘已然就这样一手拿着书,读一会儿,想一会儿,再兀自笑一会儿,一下午的时光也在这停停歇歇间过去了。他绝也想不到他心心念念的赵毅兄弟本就是女儿身,哪里需要什么妹妹,只是现如今早已消失在神秘的风沙里,杳无踪迹。
经过半个月的风餐露宿,十三三人终于抵达了古楼兰国的地域。夜幕降临,本来还风清月明的天幕却渐渐降了下来,很快,便看不见一点星月的白光。于是,阿堤提议休息。
三人找了一块靠石背风处,拿出背袋里备好的御寒衣服裹住,就在黑暗里说起了话。
“我们已经到古楼兰国的地域了,你们看,我们背后的这块石头就是一千年的风沙吹过的楼兰城址。等白天我们继续往前走,还可以看到更多的这样的石头突兀的搁浅在沙漠里。”
“阿堤叔,按理说,这商路不该是这样吧,从几天前开始,我发现我们脚下已没有明显的痕迹了。”十三这些年多多少少在外面跑过,自觉地如果是经常有商队走过的商路,就算是沙漠里也该会是有明显的痕迹的。
“嗯,这确实不是商路的方向,”说到这里,阿堤略微沉思了会儿,说道:“当你们跟我说赵毅小兄弟在楼兰国附近出事了,我就觉得有些奇怪。这两年,赵毅小兄弟每半年都会跑一次商路,他的路线很简单,都只是到西厥。可是你们来找我让我想起了一些不寻常的事。我便自作主张临时更改了方向,不过你们放心,我们的干粮和水都足够,如果我预想错了,咱们再折回商路也是没问题的。”
“不寻常的事?”归韵听到这里,问道:“不知道您指的是什么?”
阿堤拂拂一指长的胡须,看着漆黑的远方说道:“沙漠里有很多神秘的地域是我们所无法把握和理解的,但是很多地域我们并不会碰到,就算在恐怖,他们也只是在沙漠里沉睡着。可是楼兰这一片地域却让所有途径商路的人颤梀。一千多年前西域上有一队骁勇善战的女英,她们神秘而迅猛,劫掠所有有钱人在西域运送的金银财宝。很快西域各国都开始商议着将她们收为己用或是剿灭。西厥国的国王是希望剿灭她们的,因为女英们活跃的正是当时西厥国统治的这一片广阔的地域。”
阿堤略一顿,继续说道:“西厥国有位英俊魁梧、驰骋沙场的王子,他亲自率军剿灭女英。”
“后来呢?王子胜利了吗?”不知不觉,十三二人就沉迷在了阿堤带有岁月味道的嗓音里,沉迷在几百前在这片沙漠发生的故事里。
“不,王子没有胜利……因为,他爱上了女英的首领,一位名叫诗玛的女子。他的军队因为失去了王子的统帅,溃不成军。消息传回了西厥,
国王非常生气,拍了更多的士兵和杀手去剿灭女英和抓回王子。但是国王派去的人都没有成功,军队在游移不定的女英面前根本就无法打仗,他们只能等女英驻扎下来才有机会。”
“那时候楼兰这一块是非常美丽的绿洲,诗玛不忍心看着王子与西厥士兵为难,于是带着女英队伍消失在了沙漠里,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因为在沙漠里,消息变得异常迟缓,何况那时候中原和西厥还没有通商,这一片由西厥通往中原的沙漠并不受人关注,它们就像是被人遗弃的碎步,尽管这里是一片肥沃的绿洲。但女英发现了这里,诗玛带着族人来到了这里,当然,王子也来了。我忘了说了,王子,原本是被诗玛偷袭俘虏来的。但是,他们相爱了。”
“这就是后来大家都知道的楼兰,诗玛和王子在这里生活了下来。孔雀河将楼兰与西厥分离了开来,消息也阻隔了,没有人知道他们在这里建造了一个王国,尽管它小的可怜。只有一个城堡和周围零星的村庄。”
听到这里,十三和归韵都惊讶极了,原来楼兰国居然还有着这样的传说。
“历经几百年,人们才发现这一片肥沃的土地,可这个时候,早已没有人知道诗玛和王子的故事,也没有人关心和谈论。人们依然过着平静的生活,几百年西域就那样安然而祥和着。但随着沙漠越来越干燥,孔雀河也慢慢干涸了。西厥国和楼兰都开始变得极不安稳。于是,就在四百年前,战争终于发生了。显而易见的,楼兰国被西厥国征服了,在西厥的肆掠下,楼兰……就不复存在了。很多年了,也没人去追问那些过往。我年轻的时候误入了楼兰的古城,看到了一些记载用的破碎的石块,上面用西厥的文字记载着一些故事,我断断续续认得一些,但并不完全。这里的风沙比西域其他地方都要来的躁动,还好后来我慢慢走了出去,那一次我差点渴死在沙漠里,还好被途径商路的人救了。”
“你们要是看过商路的草图,你们该知道,商路途径楼兰的边缘,但是古城离这里还有一段距离,一般时候人们是不会走到楼兰古城去的。”
“可是,我二哥为什么会走进去,你刚刚说……一般走商路是不会走进去的。”
面对十三的问话,阿堤却沉默了,有些事,他不知道该不该告诉眼前的两位年轻人,但是赵毅都已经出事了,似乎所谓的秘密也没有意义了。于是,他再次拂拂胡须,说道:
“赵毅在离开边镇的时候,来找我问了一些事。从没有人问过我,他以前也不曾问过,但这次他问的无比详细。”阿堤说,“他问了很多关于楼兰,关于一千年前的那片绿洲,关于现在的这片荒芜的沙漠,他问了很多。起初我也怀疑过,他为什么会问那么多关于楼兰的事,可是他说只是好奇,我也没多想,你们知道,他向来对不知道的事都很好奇。”
“您告诉他了一些什么?”十三继续问道。
“没有多的,和告诉你们的一样,我也只知道这些。但是没想到你们来找我,说他在商路出事了,还没到西厥,所以我就怀疑了,他也许去了楼兰古城,但是他为什么要去那里,我却想不明白,只能姑且进来试试。”
说完,阿堤又像是自言自语一样说了几句:“就只有沙子和碎石了,他来这里又能干什么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