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跟着啥人学啥人 跟着端公学跳神
老子是癞蛤蟆 都市极品狂兵 凰临天下:祸国毒后 弃妃惹桃花 朕的宠妃是皇上 封魔至尊 三天破案 铁鹰奇案组 满城风雨 鬼卜阴阳
28跟着啥人学啥人 跟着端公学跳神
滚横爬顺(纪实小说:二十八)
有一天放学后,我们去搂粪草的孩子,上到树上玩起了“摸虱子”。我见捂眼的同伴摸过来就往树的枝头躲,一下子踩折了树枝从树上跌了下来。头碰到石头上磕了一个大口子,头上捂上几片树叶,同伴们看我受伤,害怕回家大人批评。急忙帮我搂满一篓子粪草,他们又简单搂了一点,把我送回了家。奶奶看见忙去烧了一团套花,用套花灰给我捂在伤口上,用裹腿的带子系住,傍晚母亲回来见我这样子,好一顿把我数落:
“我和你哥哥天天忙得团团转,你还尽给我们找事情。以后不准再玩“摸虱子,看见你再玩看我怎么打你,今天晚上不准你吃饭!”
说完母亲忙去了,我也赶紧躺倒被窝里睡觉。睡了一觉,我醒来要尿尿,,迷迷糊糊的我忽然什么也看不见,就大哭起来含母亲说:
“娘呀!我眼瞎了,什么也看不见!”
母亲还没有睡觉,正在外间创红薯片,听见我喊慌忙过来,把我扶起来见我睡觉时,滚得系在头上的裹脚带子捂在了眼上,给我解下来,我什么都看清楚。母亲问我:
“疼不疼了?饿不饿?煤火洞里给你烧了红薯,还给你做了一碗面疙瘩汤,在煤火后边温着,你一喊可把我吓坏了。”我看母亲不生气了,虽然很疼,我也说不疼。尿罢吃了几块红薯,喝了一碗面疙瘩汤,吃饱喝好后也就不疼了,赶忙钻进被窝又睡觉去。
九岁的我什么都记得很清了,那时候干过的事情回忆起来,也是不知道对与错。不知谁说过“政客、孩子、土匪这三种人化的钱都是别人的钱,都需要受到管制。”其实这三种人的行为也需要管制。先不说政客和土匪,孩子说起谎来也是有鼻子有眼。
俗话说“跟啥人学啥人,跟着端公学跳神。”有几个比我岁数大几岁在四年级,和我同岁
的几个孩子们,经常在一起玩。玩的邪乎的时候不说上不上学,那时候学校里可能还受旧时私塾教学的影响。早起要到学校晨读去。
初春天和冬天里天刚蒙蒙亮,村里的孩子们就乱成了一锅粥,喊张三叫李四一块上学去。村里的鸡叫第三遍,队里喂的老叫驴也叫了起来。母亲这时候已经起来,打开煤火,梳罢头,洗罢了脸,锅也在煤火上“吱吱”地响着。她对晨读是绝对支持的,有时候我姐姐带孩子来住几天,母亲高兴的说:
“咱家里有四声了,驴叫声、织布声、学生读书声、小孩子的哭声。才是一个好的家庭。虽然现在咱家里不养驴,但家里还有那只老公鸡在叫呢。”
母亲多年养成早起习惯,绝对不学农村迟起三慌的懒婆娘“头不梳,脸不洗,锅还不滚就下米。”母亲将暖在被窝里我的衣服取出来,上学时我要取的火锅也装上了谷糠,从煤火里捡了几块火炭放在谷糠上面。这谷糠也分好和坏,开始碾米出来的谷糠,一锅糠不到半天就会烧尽,第二遍谷糠一锅半天不会烧完。到了第三遍是不会让你点火锅的,那是让人吃的。
这是当时山村里学生取暖用的,到学校放在脚下,手冷了也可以摸着暖手。有时候拿几粒玉米放在火锅里,还能嘣出玉米花来。一个小学生端一个火锅来,教室里也会有一些暖气儿。但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端火锅的,有家里孩子多的,不可能一个人给他来一个火锅。
听见有学生来敲门喊我,我就赶忙穿上衣服上学去。
在路上,那个四年级的同学。知道离我们这里十来里一个村庄今天有集,就商议着请半天假去赶集去。说是在家里帮助母亲套碾碾米,套磨磨面。交待一个班同学上午交给老师,晨读时老师一般不会来,有班长组织“依依呀呀”念了一早晨的书。
吃罢早饭我们几个孩子赶集去。六七
里的路程,也怕误了下午上学,去时在路上跑着。到了那个村里只有一个货郎担在卖针头线脑,有几个五六岁的孩子围着他,想来那时候物资缺乏,卖东西没有东西卖,买东西没有钱也不会来。我们坐了一会儿连一点动静都没有,就赶紧往家里赶。怕误了晌午饭,家里人问起了也不好办。
从这一次开了先例,以后越发不可收拾。半月二十天的就会请一次假,也不敢请假太勤,毕竟不是真的,也害怕老师发现。经常出去就想弄点钱到手里。
这一年冬天我父亲回来,提了一兜子钱,是给和他一块在外面干活人的工资。我晚上等全家人睡着后偷偷起来,那提兜挂在炕后的墙上,拉链上的扣还锁着。我坐起来,伸手勾着将提兜锁着的拉链纵起来。伸进两个手指夹出一张五元钱,觉得太多又放进去,又夹出一张两元来,赶紧躺下,一宿一直手心里紧紧攥着那两元钱。
偷出钱来的当天,就到供销社里,买了一挂鞭炮、一栋炮仗、一个书夹子化去一元五角,剩下五角放着好长时间没有动。鞭炮请假去山上的古庙里看神像时放了,炮仗请假去一个山洞里看看有没有特务当成枪响放了个精光。
还去看过黑脸打红脸的戏,也不知唱的是什么,看戏都是在别村离我们村又较远,到那里就唱了一半,看不了多大会儿就得往家赶,学生放学必须赶到家里,防止家里人知道。而且去过好几次。最后一次请假出了事故,家里人都知道了,从此也结束了我们请假去胡闹的生涯。
也不知谁说公社里的农科站,来了一群苏联大绵羊,我们听说后就请假去看。公社离我们那里七八里路,一会儿也就到了了。
农科站的一群羊身上的毛比本地绵羊厚多了,也比本地羊个头大。后来这群羊在我们那里繁殖起来,羊群里有一半是这种羊。剪出来的羊毛比本地羊多出几倍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