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山里羊要生羊羔黏米黄蒸大花糕
宅斗精英穿现代 乡野诱惑 王牌杀手异界游 腹黑王妃:美男很妖异 重生之第一名媛 一拳净化师 猎人我是柯特 紫阳 南唐** 嫡女重生之一世荣华
26山里羊要生羊羔黏米黄蒸大花糕
26山里羊要生羊羔——黏米黄蒸大花糕
滚横爬顺(第三部:二十六)
老太太急着回去和藏在山里的大闺女做伴,一家的男女老少、特别是闺女和媳妇七嘴八舌的闺女们说:
“才在我们家里吃了一顿饭,就这么走了,我们怎么能过意的去。”媳妇们也说:
“在我们家里才吃了一天饭,让邻居街坊们知道还以为我们不孝顺呢?要不先让大哥回去,你再住些日子,怎么也过来正月再走。”大家都在拦着老太太多住几天,让哥哥先走。她说道:
“你大哥一个人回去,冷锅冷灶的也没人给他做饭,大过年的你们热热闹闹的,他一个人在山里冷冷清清。你们过意我还过意不去呢!”老二知道怎么回事,在一旁说:
“是啊!我们一大家最不能忘记的就是大哥和大姐,大姐卖了自己救了咱一家,三块大洋咱才能活着来到了这里。大哥对咱们一大家子的恩情,那就更不用说了,没有大哥咱们饿死都不知道几回了。我看也是让咱娘和大哥一块回去的好,要怨就怨那几只羊,大过年的生什么羊羔。就这样定了,让娘和大哥赶紧走,再迟了天黑就不会赶回去了。”
这个家庭里的老二,现在和当年的大哥一样,是一大家的主心骨。他是插门女婿招的这个村里来的,老丈人没有儿子,就把一个最小的女儿招了老二来,说起了老二的婚事,当年也很费了一番周折。
这招养老女婿有里招和外招的说法,里招就是过来的女婿要随老丈人改姓,以后的子女更不用说了,都得随老丈人家姓了。外招就没了这些讲究,以后生出儿女来有一个随母姓就可以。
这老儿也是血气方刚的一条汉子,受着那千年来“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之教育,哪里肯轻易改名改姓。偏偏他那个老丈人也是那种凡是认死理的主,不答应这个条件就不给他们办婚事。
这样一来二去也没有个结果,这老汉又到了身体越来越差,地里急需有人去耕种,老
二的母亲下山来几天和他们家里商量,想出了一个办法,先让老二过来帮忙干活,过了眼前这一关,以后再慢慢劝说老二。
这老二在老丈人家干活,吃住就在了他家里,晚上睡觉一家人有在一个窑洞里一个炕上。按这里的风俗习惯,作为家中的主人靠一边躺着,挨着他的肯定是他老婆,接下来就该是他的女儿,这老二算是来客自然要挨着他女儿睡觉。
这挨着的两个年轻男女,像干柴烈火一样,日久天长哪里有不点着的那一说,一来二去两个人就钻到了一个被窝里,白天黑夜的少不得卿卿我我。
老二的老丈人本来打得如意算盘,想让老二住在这里利用女儿的引诱,让他慢慢答应自己的条件,想不到偷鸡不成蚀把米,没多长时间女儿的肚子就大了起来,也顾不得那些里招外招了,赶紧的为他们完了婚事。
老二的老丈人家也不是富足人家,有着几亩薄田,家中又缺少强壮的男劳力,田地里少有人打点,粮食收的也紧够糊口。自从身强力壮的老二招来以后,田地里有人管理,粮食自然一年收的比一年多。
再说老二他们一家来到这里来,能够生存下来第一个靠的是大哥,第二个就是他啦!作为家中的老二他也是跟着大哥,风里来雨里去的讨生活。练就了一身的好筋骨,身板健壮的跟条黄牛一样。
老二招来没几年,丈人丈母先后去世,这个家庭就有老二做主了。再加上后来这里成了解放区,老二也敢说敢干,在村里参加了民兵,当上了村里的干部,弟弟们他给他们挖了窑洞,让他们在这里成家立业,妹妹们给她们在这里找了婆家,也有了安定的生活。
所以二哥这么说出来,大家都不在坚持让母亲留下来。纷纷去家里取来了白面花糕、包着馅的馒头、黏米的黄蒸窝头……反正过年里蒸出来的熟食品,拿来了不少。老大一家拿了他们一个花糕和黏米的黄蒸窝头说:
“我们也蒸了许多呢,这么多我也取不回去,我就一家去一个意思意思,余
下的你们取回去。”
老二去牲口圈里牵来了他家的大骡子,要去送母亲,老四说:
“我去送咱娘去,这些应该我做弟弟的去,怎么能让二哥你跑那么远的去送呢。”
说着话老四牵住了牲口,大家七手八脚给骡子备鞍子,紧肚带,又去取来了一条褥子,搭在了鞍子上,把老太太扶着上到牲口上,一大家人一直送到了村口,还要往前再送一程,老太太说:
“不要再送了,我到了今年年底还要来的吗。”大哥也在劝说大家说:
“送多远还要回多远的,你们也放心,我会照顾好母亲的。”
一行三人一匹骡子在路上赶路,约莫走了有一半的路程,眼看就到了上山的路上,那山陡的就不能骑在牲口上行走了,这时候骑在骡子上的母亲说:
“老大扶我下来!”老大伸手上去把母亲扶了下来她又对牵着牲口的老四说“老四你送到这里可以回去了!”老四说:
“我把你送到家,在山里陪你和大哥说一晚上话,明天再回来?”母亲说:
“再往前走的路,牲口骑着也不会过去,我和你大哥步行走算了,免得你也跟着去浪费功夫。”老四说:
“往年都是送你到家里的,我回去二哥要训我的!”老太太说“
“往年你大哥总是先回来,你们送时就我一人,我才让你们送到家。今天和你大哥一块,就没有这个必要了吗?”
老四坚持要送,老太太坚持不让送。到了后来老太太起了火拿起棍子照老四打了一棍子说:
“这么不听话的东西,让你回去你安生回去就是了,犟什么嘴呢?”老四见母亲起了脾气,牵着牲口往回走着,嘴里嘟囔着:
“不让去送,就不去送吧,打我干什么?兄弟姐妹里就数我挨的打多,我都这么大了还打我!”老太太说:
“小瘪子!你嘴里嘟噜个什么?”老四说:
“我什么也没说呀!”牵着牲口赶紧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