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13人咽口水不当饭 狗舌添碾不充饥

13人咽口水不当饭 狗舌添碾不充饥


官路法则 传灰姑娘和花美男 先婚厚爱:总裁野蛮小娇妻 总裁的灰姑娘 阴婚阳嫁,总裁是猛鬼 人鱼殿下专属爱 窃神 殇夜梓 挑战双面公主的爱情法则 包法利夫人

13人咽口水不当饭 狗舌添碾不充饥

滚横爬顺(纪实小说:十三)

五八年后半年到五九年,由随便吃变成了定量吃。幼儿园、敬老院也散了。走过的,路过的,认识的,不认识的,也不能再到食堂里随便吃。就是有亲戚来了,食堂也不会给你饭吃。

我们几个痩狼看筋的小子,见邻村推煤的人路过我们村。在路边休息,爬在地上眼扒眼看的看着人家吃饼时,掉到地上的饼宵儿拾起来吃。殷勤的去食堂给他们取水来,让他们喝。在那个年代是绝对不会有人撕一块,那怕拇指那么大的饼,给他们取水的我们吃。想来也不能怪他们,他们的儿女也像我们一样在家里,也是痩狼看筋,也是眼扒眼看。希望他们推煤回来,给他们留点饼回家。

食堂套碾碾面时,等着碾罢走后,拿一根小树枝在碾上的沟里创出来贴在里面的面,用舌头舔着吃。真应了哪一句俗话:“咽口水,狗舔碾,充不了饥,当不了饭。”。这句俗话是说狗有添碾的习惯,在千里万乡听不到狗叫的当时,孩子们替代了狗添碾的角色。添碾当了饭当不了饭先放一边,先把饥饿的欲望压下去再说。

拿着一根铁丝,在上面串上从柿子树上钩来的小柿苞子,伸到食堂的火里烧着吃。好吃不好吃,吃过才知道,不过这已是充饥的最好食物。小柿苞子上会有一个花儿,把花儿放进嘴里,细细嘬来甜甜的,不过不能吃的多了,吃多了就变成苦涩的难以下咽。我们那里本来就有“柿树顾歉年”的说法。在后来的日月里,柿树也成了我们那里的救命的稻草,也是第二种救命的宝贝。

柿树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果树,大的柿树两三个人也抱不住。漫山遍野,那里都是。大自然有时很奇怪,离

我们村五六里的一个村庄的山上地里,一颗柿树也没有。而这个村的前后左右各村都有柿树,山的南边长满了柿树,山上的北边是邻村一颗柿树没有。这个怪事始终没有人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邻村的柿苞子就和那村共有,常有那村的人来拾柿苞子。

柿树不管旱涝都会开花结果,越旱挂果越多。在五六月份时会落在地上三分之二的小柿苞子,留三分之一的会到成熟。人们拾小柿苞子回家去煮熟晒干碾成面,就可以吃。有的会在小柿苞子面里掺上榆树皮面,做出面条来和荞麦面条色泽一样,吃到嘴里确有天大的差别。小柿苞子的面条难以下咽。在粮食充足时,小柿苞子烂在地上是不会有人看一眼的,拾回家去连猪都不待吃的。

熟了的柿子和碾米剩下的谷糠搅到一起晒干叫柿糠疙瘩,碾成面就好吃多了,这样的面我们那里叫“炒面”。

曾有一位县北边的人来我们这里看他姐姐,他姐姐给她拌了一碗“炒面”让他吃他说:

“姐姐呀,我能吃三碗。”吃了会儿他说“姐姐呀,两碗就够我吃了。”又吃了会儿他接着说“姐呀,这一碗我都吃不完。”

这一种东西刚开始吃到嘴里是好吃,但吃着吃着就会咽不下去。

说到吃炒面还有一个小故事:

我们那里有耍“社火”的传统,现在来说叫武术。民国年间,村里有吸大烟、赌钱的,也有个新式小学堂。

吸大烟的就数被兄弟们用绳子勒死的那一个最有名。有传说吸大烟后去地里偷树,两个人抬不动的大树他一个人就会背回来。俗话说“有怨劝你吸烟。”吸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就当响马抢劫、杀人放火的有的

是。他们也有会说的,有一句多少年后,在我们那里流传很广的顺口溜,是当年那些人的杰作:

“吃喝嫖赌吸,越过越疙积。拾粪开荒地,越过越没事。”

你看看这吃喝嫖赌吸还有理有据,几代后的子孙们,经常把这几句话挂在嘴边。

赌钱厉害的有一个是我没出五服的大伯,他父亲和我爷爷是叔伯兄弟。当年分家时我爷爷弟兄八个,他们家里弟兄两个,分的家产是一样的。想当然他们家就比我们家富裕多了,到我这个大伯时和他叔叔分家就他一个,家里的土地有几十亩,有很不错的一座房屋。赌的厉害的时候,他会一晚上十亩大的地块输掉半块,最后全部土地输得尽光。

一座房屋在灾荒年间换了一布袋粮食和一捆干红薯秧子,搬到了两间破草房里。他的二儿子,我叫二哥的十五六岁被买了“真兵”,什么叫“真兵”呢?这时民国年间一句,在我们那里流行的话。

当时有一段时间,国民党征兵只征中等生活以上人家的子弟。征他们就不怕逃跑,这些人有房子有地,跑了再去你家里,不管是兄是弟抓一个来,反正你家里得出一个兵。

有钱人家也会掏钱买穷人家的子弟去顶替,这就叫买了“真兵”。都是本乡本土你逃了,有钱人家也会去找你回来,再说你也不敢逃。“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穷家也是家,家里也有老也有少,被抓住是会要命的。

在那个新式小学堂里全部是有钱人家的子弟。有钱的子弟上学去,没钱的子弟更闲不住。人们常说“穷文富武”,在我们那里恰恰反了过来,因为习武不要钱,又利用晚上的时间,所以就有很多穷人家子弟炼武术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