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身陷囹圄
极品农民 女叩仙门 编外特工俏佳人 绝世至尊狂女 无盐王爷小王妃 重生不再无名 身后有鬼 青玉案 牧魂者 桓侯再生
第二十九章 身陷囹圄
“呵呵,说的倒是轻巧的很,你以为你这样巧舌如簧就能瞒得过本宫吗?本宫又没有眼睛整天盯着你,又怎知你王府里暗中与吴国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现在你的丫鬟春燕已经检举了你,只等那高弼承认,你便是再怎么分辨,也无济于事了。本宫现在有些累了,来人,”
一队宫人上前。
“你们继续审理此案,她若不肯招出事实真相,就给我狠狠用刑,直到他们两个承认为止。”说完,可足浑在两名宫女的簇拥下翩然离去。
“事实真相?试问本王妃到了这种地方,还有什么事实真相可言?哈哈哈,来吧,有什么招数你们尽管使出来,我家王爷无论走到哪里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本王妃也绝不会给王爷脸上抹黑。但是你们记住,今天你们加在本王妃身上的痛楚,来日王爷定会加倍向你们讨要回来!”
“呀——都到这时候了嘴还挺硬,来呀,各种刑具都给我搬过来,咱们好好伺候伺候王妃。”一个脸上长满络腮胡的宫人嘴里吐着酒气。
刑具室里一阵阵惨绝人寰的叫声,划破长长的夜空,令人听了毛骨悚然。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蝉蜕去拖累,只愿抱明月而长终。江边一蓑烟草,一片缟素。
王爷,不论你心中是否有我,你始终都在我心口最伤最痛处。如若我就此去了,如若我能以这样的方式留在你的心底,今生我便了无遗憾。
月色透过铁栏外的树影斑斑驳驳的投进囚室里,王妃面目全非,匍匐在地上。
外面想起了一阵脚步声。
“王妃,王妃……”似有人在轻唤自己。
王妃努力的睁开了眼睛,“是你?你来做什么?”
“王妃,请你不要误会,我没有歹意。我知道你一直都在恨我,恨我夺走了王爷的心,我心里也一直感到很内疚,但是,王爷心里是有你的,请你相信我。”岚祯努力的做着解释。
“哼!”你觉得现在说这些还有必要吗?我现在这个样子,你岂不是很称心?”王妃冷眼瞧着岚祯道。
“王妃,我想你是真的误会我了,我对你真的没有歹意,否则我也不会深夜跑去王府里给你送信。”岚祯边说着,边将手中拿来的饭食打开了盖子,小小的囚房里顿时香飘四溢。
“那封信是你……?哈哈哈……”王妃冷笑几声,“没想到,我这最后一顿饭,竟然拜我生平最恨之人所赐,横竖难逃一死,那就先吃了再说。”王妃说着,拿起碗筷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在历经了这许多磨难以后,她是真的饿了。
“这就对了,只有攒足了精神,才会有可能坚持到王爷回来。前方已传来捷报,王爷打了胜仗,即将凯旋,这段时间,你一定要坚持住。”
“哼!你真是幼稚,只怕是王爷打了胜仗,我连明日都活不了了,皇上、皇后岂能容我洗脱罪名?恐怕王爷若回来,会被安上同样的罪名,是的,一定是这样的……”王妃的眼里突然有一抹慌乱,她焦急的望着岚祯,双手紧握住岚祯的手“好妹妹,其实我心里清楚你和那些人是不同的,你是好人,我现在只求你一件
事,请你一定要答应我。”
“什么事说吧,只要我能做得到,我一定会尽力。”岚祯轻拍着王妃的手臂。
王妃的眼里流出两行清泪:“我求你无论采取什么方法,一定要联系上王爷,告诉他千万不要回来送死,我知道你有办法,你一定有办法的对不对?”
“王妃……”岚祯欲言又止。
“我死不足惜,只是王爷他身负重任,他若知道我遭此劫难,定会莽撞行事,到时候背负骂名,万劫不复。只有我死,皇后娘娘才会有可能放过他,他也才可以保全。妹妹,这件事,我只能求你了。”说着话,王妃跪在了岚祯的面前。
“王妃,王妃,快快起来,好,我答应,我答应你就是了,你快点起来。”
听了岚祯的回答,王妃破涕为笑。
“还有一件事,也要劳烦妹妹你,”王妃神情变得黯淡,“我虽与王爷夫妻多年,表面上看来我们相敬如宾,但只有我自己知道,王爷其实并不喜欢我,可他又不忍伤害我,这些年他的心里其实一直都很苦,我给不了他想要的。我死之后,王爷孤身一人,相信再也没有人能够靠近他的心,普天之下只有你,也只有你,才是真正能走进他心里的那个人,我现在就把他托付给你,好妹妹,求你一定帮我照顾好他,这样,我也就能够安心的去了。”
“王妃,请您不要说这样的话,岚祯承受不起。”
“不,你承受的起,你是个有福之人,有你在他身边,他日后必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妹妹请不要推脱。”
话说到这里,只听见门外有脚步声传过来,“夫人,时间不早了,您还是请回吧,否则时间长了被皇后娘娘知道,小的担待不起。”一名狱卒走过来,恭恭敬敬的说到。
岚祯站起身,理了理衣衫,顺手从头上摘下一个金灿灿的发簪递给那名狱卒:“这个赏你,记住一定要照顾好王妃,不能让她再受半点委屈,否则我不会轻饶你!”
“是是,王爷和王妃都是小的心中敬慕的人,小的一定竭尽绵薄之力。谢谢夫人赏赐。”
岚祯这才别了王妃向外走去,没走几步,她似想起了什么,回头向王妃道:“刚才来的路上,我看见春燕那丫头正与慕容评大人在角落里低声私语,想必这件事定与他脱不了干系,许是他们事先设计好了来栽赃陷害王妃的,王妃宜早作打算。”
王妃淡然一笑:“多谢,真相已经不重要了。”
塞外沙坪关关隘
黄沙、劲风、马奶、烈酒。
“王爷,来,满饮此杯中酒,今日咱们不醉不休,本帅已经好久没有这么痛快过了,来,干了!”慕舆根脸上充满了喜悦。
“今日乃我大燕国大喜之日,我们已经一举歼灭了燕国大部分兵力,只余一小撮人如丧家犬般逃窜回吴国,他们的那个虎头将军两次战败于我慕容垂的手下,看他还有何颜面再回吴国,哈哈哈哈”慕容垂端起手中大碗,将一整碗烈酒一饮而尽。
“好酒量,来,满上。”慕舆龙端起酒缸,那酒香便四溢开来。他轮番给每个人的碗里都重新斟满了酒。
“继续喝酒,不醉不休!”
“当”的一声,是众多酒碗相互撞击的声音。
慕容垂偷眼望向慕舆根,只见老将军好像在强颜欢笑,似怀着很重的心事一般。
“老将军莫非有心事?不知能否说与垂听?”慕容垂向来喜欢直来直去,最不擅长拐弯抹角。
“唉!”听了慕容垂的问话,老将军长叹一声,“事到如今,老夫也不得不直言相告了,老夫此来是带着机密任务而来的,临出征前,皇上亲口、交代老夫,无论此战成功与否,王爷你都不能活着回去,可是,老夫又怎能下得去手呢?老夫跟随先皇多年,自问无愧于江山社稷,只一件事,老夫做错了,是真的做错了。”
“爹,你做错了哪件事,让您老至今耿耿于怀?”慕舆龙好奇的追问。
“老夫错就错在当年千不该万不该不该以礼教阻挠皇上册封太子。看来,还是先皇眼光长远,看得清楚仔细,老夫当时倒是被猪油蒙了心。老夫与诸位大臣誓死保举的当今圣上,越来越昏庸无道,最爱听信谗言,亲信小人,纵容妇人干政,弃天下百姓于不顾,只管自己享乐。想我大燕国江山社稷,若没有王爷您支撑,恐怕早已改姓易主。老夫真是有眼无珠,悔不当初啊。”
“老将军言重了。”听了慕舆根的话,慕容垂嚯的一声站起身来,双目炯炯“那么老将军想怎样处置垂呢?”
“王爷千万不要误会,老夫此刻就是撇了身家性命也要保你不死,老夫最不想见到的便是为夺皇位而手足相残,每一场政变,都会生灵涂炭。”慕舆根叹道。
“多谢老将军直言相告,垂当永世铭记于心,大丈夫生于天地间,有所为有所不为,想我堂堂七尺男儿,竟被自家皇兄追杀至此,还要蒙老将军怜悯,实在让垂忍无可忍。垂本无叛乱之心,虽早便知皇兄有今日之想,亦向来只求自保,时至今日,再无可忍,不若勇敢站出来,接受一场新的挑战”慕容垂刚毅的脸庞,此时写满了坚定的神情。
“此事不宜操之过急,须从长计议。为今之计,是要想个办法将这一关混过去再说。慕舆根说道。
“实不相瞒,今日之事早就在垂预料之中,故而已略有准备,老将军可曾听闻江湖中有关青云帮一说?”
“青云帮?有啊,老夫听说这青云帮的弟子个个冷酷无情,都是经过专门训练过的杀手和死士,若要谁三更死,绝不会苟活至五更,故此青云帮的名号在江湖中响当当,令人闻之色变。不过,老夫对这个青云帮颇感好奇,我仔细研究后发现,这青云帮的弟子都是组织严密又极讲江湖义气之人,他们杀的,也多是那些被老百姓深恶痛绝之人,这一点,倒是令老夫极为赞赏。”慕舆根捻着灰白色的胡须侃侃道来。
“那么老将军可知这青云帮由谁掌事?”慕容垂继续问道。
“这个嘛,老夫就不得而知了。想必也定然不会是个泛泛之辈吧。”慕舆根将话说完,目光移至慕容垂的脸上,“王爷因何问起此事,该不会这个掌事的就是王爷您吧?”
“老将军所言不假,本王正是青云帮的总舵主。”
慕容垂话一出口,在场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