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第499章 雍正肿么还没屎

第499章 雍正肿么还没屎


蔓蔓青萝全集完整 贴身小妻勿霸床 金玉其外美食家 水晶秘语 蜀山剑主异世纵横 三国之鬼谋 不是因为那一夜 何以樱花结 翱龙恋雪 虎吼

第499章 雍正肿么还没屎

第四百九十九章 雍正肿么还没屎

弘历突然觉得,自家七婶真谦虚,自家皇阿玛也怕您老人家好不?

是个人都知道你会一哭二闹三上吊了。

当然了,别人上吊是自己上,七婶是让你有咱皇阿玛上吊的心思,你这么BH的人,咱皇阿玛也怕你好不好!!

“怎么?你不愿意答应?”宁华觉得,对付现在的弘历,还是速战速决的好,省得夜长梦多。

“哪能啊,愿意,我愿意。”还是先答应七婶的好,省得被七婶烦着。

“你愿意就成,来来来,签字画押。”宁华快速的吩咐人准备了文房四宝,然后,把毛笔递给弘历。

要不要这么急啊??有这么信不过自己么……

弘历无语,看着宁华的样儿,便知道,自己不签字,七婶肯定不会放过自己,便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话说,自己被人逼着签字,还真没有过,皇阿玛和皇额娘也没这么对自己啊!!

“来来来,顺便按个手印!”

不按手印,宁华表示,自己还是不放心啊……

“额娘,别和弘历开玩笑了。”弘昼感觉弘历是真要生气了,而且额娘好像也过了,便开口阻止道。

宁华也属于见好就收的主儿,见自己这么说了,便把那纸吹了吹,然后收进了自己的随身荷包里,很开心的朝弘历说道,“弘历啊,你是说,你是希望这张契约是有用啊还是没用啊?”

弘历很不高兴的说道,扭着脖子说道,“不管有没有用,都和你有关系,和我有啥关系?”

反正被七婶算计过了,铁定不会错了。

“这孩子,怎么说话的来着,和你才有关系好不好。”宁华见弘历不懂,便又有点想跳脚了。

熊正良自然明白宁华的意思,便捅了捅弘历的手道,“你七婶是多疼你啊,多吉利的一张契约啊。”

弘历也不是傻的,熊正良一点透,他自然立即明白了。

是啊,倘若自己没成为那个谁,别说契约了,大家都洗干净PP,等着和弘晖一样的下场吧,有他这样的下场还是轻的呢。

只不过吧,七婶要这契约的感觉还真不舒服!!

算了算了不和她老人家计较!!咱要尊老爱幼。

唉,七婶就是这么让人又爱又恨,每次都用最最正义的借口办那破事臭事,偏偏还让你还不了嘴……

时间过得很快,这边弘昀正式过起了圈禁的日子,那边,瓜尔佳氏和富察氏便生下了两个娃。

宁华如愿的得到了一个孙女,富察氏和弘墩有了一个儿子。

做为弘墩的嫡长子,自然是得到了雍正的自亲赐名,叫永暻,满月百日宴都办得风风光光,喜喜庆庆的。

相比较永暻,宁华的孙女悠悠那叫一个低调啊。

本来皇后问过宁华,要不要她帮忙让雍正给个名字的。

宁华一听雍正赐名,头都大了。

连忙把头摇得那叫一个厉害。

这没雍正赐名,或者咱悠悠还可以不用嫁蒙古去,万一侄孙女也搞这么夸张,以后在蒙古贵族哪儿有印像可就不好了。

人家指名要咱孙女怎么办?

做人要低调!!

她一个还在吃奶的小P孩懂什么呀,反正喂饱她就成了。

弘昼给悠悠取了个大名叫慧歆,不过,宁华还是喜欢悠悠前悠悠后的叫,无悠无虑,这名字才好呢。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了弘暻的缘故,弘墩的身体倒是比之前预计得要好太多。

正如大家说的,人心里有了期盼,有了欲望,所以,更加有了求生的意志,因此,虽然后来的半年,弘墩也是基本躺在了炕上,可至少比之前童神医说的,多活了半年。

弘墩的离去,大家也没有太多的悲伤,早就知道会离开了,更何况,对弘墩来说,或者那才是他的解脱。

不用每天喝这么苦的药了,不用日日受病痛的折磨了。

除了富察氏哭得撕心裂肺,其他人,包括十三福晋在内,基本都还算控制之内。

弘墩做完七七之后,雍正便下旨让弘晓正式继承了老十三的铁帽子亲王爵位。

富察氏做为寡居的嫂子便想搬出去住。

这婆母当家和弟妹当家可是不一样的。

虽然弟妹和自己的关系也不错,不过这总是寄人篱下,因此便和十三福晋商量,看能不能带着永暻搬出去住。

十三还在的时候,便把一座别人送他的宅子给了弘墩,再加上十三福晋那时候也心疼嫡长子,也把自己的陪嫁庄子还有陪嫁的宅子有一部分给了弘墩。

因此,富察氏虽然娘家陪嫁的并不算很多,不过,以后带着弘暻搬出去,小日子过得也不会太差。

毕竟雍正是追封弘墩为贝勒,富察氏为贝勒夫人,弘暻年长后也是可以承袭弘墩的爵位的,银子方面倒是真不愁。

十三福晋自然是明白长媳的意思,不过,现在是幼子媳妇当家,她也不能说什么。

弘晓的妻子李佳氏自然是不愿意嫂子带着侄儿搬出去的,她刚管家,也刚做稳亲王福晋,属于屁股也没坐热呢,万一富察氏搬了出去,到时候朝堂上弹劾弘晓怎么办?

十三福晋在弘墩在的时候,自然是最疼弘墩,可现在弘墩走了,富察氏自然靠边站了,更何况,永暻还小呢,离了自己的身边,十三福晋表示,自己也不放心啊,因此,便劝了又劝富察氏。

哪怕富察氏的态度再坚决,婆母这么说了,她也只能答应了下来。

不过,李佳氏也做出了退让,让富察氏搬去了离十三福晋比较近的润和堂,润和堂和十三福晋住的安润院和府里隔着一道墙。

严格算来是**一府,实际意义上又不算是住一起,彼此之间都有各自的空间,互不打扰。

富察氏也表示满意。

毕竟,自己一个寡妇带着孩子在外面住确实也有更多的不方便,可还信在怡亲王府那便不同了。

而且永暻的年纪马上可以上上书房了,倘若自己执意要搬出去,自然也能搬出去,但同样的,得罪了婆母也得罪了小叔子和弟妹,到时候,人家不愿意主表旨让永暻上上书房岂不是耽误了儿子?

毕竟只有亲王才有资格上奏把自己的儿子什么的送上书房读书,贝勒还真没这资格,别以为上书房那是个人都可以上的。

而在淳亲王府的宁华这段日子则是心神十分的不安。

对宁华来说,这简直是出大事了!!

现在都雍正十四年了,雍正居然还没死!!

太特么滴让要郁闷了。

虽然说历史确实出现了很多偏差,比方说,十三晚死了几年,皇后也因为弘昼进献了圣药也没死。

不过,雍正没死那对宁华来说实在是很受煎熬的。

你想啊,雍正没了,正大光明的牌匾一打开来,看是谁的名字,好了,输赢立即显现。

可现在呢?这种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最重要的是,前天,宁华还亲自见过雍正,那脸色红润得,那嗓门大得,啧啧,中气那叫一个十足,倘若有人和宁华说,雍正还能活个十年八年的,自己也信啊。

这历史到底是哪儿又出现了偏差?

因此,宁华现在跑皇后哪儿又开始勤快起来,没办法,得时刻注意着宫里的动向。

万一有问题,咱可以行动起来。

也幸好是人都知道,宁华跑内宫就如自家后花园似的,因此也没惹人注意。

宁华这边关注着宫里的动向,弘晓那边,却发生了件大事,那便是弘皎回来了。

经过雍正十四年对西北的用兵,现在和那边签订了协议,人家说十年内不会对在清用兵,虽然宁华表示,人家蛮子说的话,你真心不用相信,不过,朝廷现在也需要这个理由来暂时的休养生息。

从康熙五十四年开始打,到现在,用了二十年兵了,不管是谁都真心的累了。

宁远还是在西北驻守,不过,宁华的三侄儿(就是那个成了太监的那个)现在被调往东北任守将了,至于宁华的那几个堂兄弟,不是调往西南就是调往华南,基本都属于分开了。

弘皎也被派遣了回来,雍正还封了弘皎为宁郡王。

本来这对怡亲王府真是件大喜事,两兄弟,一人为铁帽子亲王,一人为郡王。

可宁华和十三福晋是高兴,可并不代表人家弘皎的媳妇会高兴。

本来弘皎的媳妇见富察氏要搬出去是挺高兴的,毕竟,只要富察氏搬了出去,她便也有借口搬出去了。

本来嘛,倘若铁帽子落在弘墩手上,她表示没话说,谁让弘墩是嫡长,而且又聪明非凡呢?

哪像自己的男人,空有一身蛮力。

可现在,凭什么是弘晓成为铁帽子,那个乳臭末干刚从上书房毕业,才娶了媳妇的人,居然就这么继承了铁帽子!!

要知道,那可是世袭罔顾的铁帽子!!

可这是圣旨,是雍正亲口说的,谁也不能更改,因此,她便想搬出去了,反正想不见为尽。

可哪成想,富察氏到最后是没搬出去,还搬去了润和堂躲清静,那自己呢?

怎么办?就这么被府里的人嘲笑着?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