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袭来——文永、弘安之役
我的贴身美女手机 傲娇拯救计划 腹黑首席,惹不起! 卡斗大陆 空军上校的邪魅宠 末世之全能进化 横刀万里行 三国之征伐天下 中国经济学60年 修真之长生
蒙古袭来——文永、弘安之役
在“二战”中,日本有过一支非常有名的敢死队——神风突击队。而这“神风”两字,就和本篇有关了。
那还是一千多年前,中欧大陆大部分地区已经被一个叫蒙古的民族的铁蹄踏过了,之前与日本有贸易交往的南宋朝廷更加岌岌可危。这个时候的蒙古大汗忽必烈,突然想到了日本。这弹丸小国,也该归顺我大蒙古帝国的。爷爷说了,凡是太阳照到的地方,都应是我蒙古的牧场。
大家可别误会,当时的日本没有现在这样发达。所以,忽必烈肯定不是想派些人到那里留学或者打工、扛麻包。他是听说了日本生产白银,那可是大大的好东西。相比中国虽然物产丰富,啥都有就是没有金银。
想到就要做,派人过去!不过最初没有直接派大部队,就是一个使者。估计他想着吓唬吓唬,再给对方讲讲南宋、高丽的情况,就基本可以镇住对方了。没承想,此时日本的实际老大北条时宗根本就不给他面子,把使者武力遣返回来。
这回忽必烈生气了,后果那是非常的严重!
1274年,日本永十一年10月5日傍晚,蒙、汉、高丽共计三万人,在对马岛的佐须浦登陆。当时别说没有钓鱼岛纠纷,就是琉球也还是咱附属国呢。对马地头宗助国(对马是日本九州北方玄界滩的一组群岛,位于对马海峡东端;地头是一个兵制单位的长官职称,宗助国是姓氏。地头宗助国好比军长李云龙。)及其手下武士进行偷袭,但是因为人数相差过大,大部分战死,元军在日本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屠杀。16、17日,元军攻陷平户岛的能古、鹰岛,处理方法仍沿袭与南宋作战的经验,凡抵抗者屠之。19日抵达九州岛博多湾,随即进行军队登陆。这里的登陆战也比较轻松,很快就占领今津作为落脚点。20日上午,元军与集结在博多湾附近的日军进行了首次大规模作战。
当时日本的作战实力和元军相比,相差是非常悬殊的。首先说作战习惯,当时生产力相对落后,军队也无组织、无纪律,将不服从指挥单独冒进视为英雄,而且喜欢在战场上单打独斗,非常有我们战国时候的作风。不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当时就已经扔了快一千年了。反观元军,看过金庸小说的都知道,他们以十人、百人、千人、万人为作战单位,配有十夫长、百夫长、千夫长、万夫长,属于集团协调作战。再说这兵器,日本的经济落后,并且制作工艺也不怎么样。据有关人士考证,他们的弓箭射程只有蒙古人的一半。这战斗就可想而知了,你要拼死向敌人跑出好几十米之后,才能射到对方。这就像拿着步枪和大炮作战一样,而且还是摆开了打,不能搞个迂回包抄啥的。这日本队伍被蒙古大部队来回一冲,就没了建制了。不过这也有个好处,日本部队本就以地头、有名的御家人、族长为核心,多是三五成群的作战单位,身边是否有自己的人,并不影响他们的战斗意志。战争这样胶着着打了整整一天,最后日本部队不得不退守到太宰府。
元军也没闲着,攻下了日本武士重点防守的百道源阵地。此后一番烧杀抢掠之后,由于人生地不熟,担心对方搞个夜里偷袭啥的,全员退守战船之上。据笔者猜测,这一夜,日本方面过得应该很不轻松,这大当家北条时宗更要愁得彻夜难眠了。不过,蒙古方面也不好过。这支从中原派出来的队伍,或许习惯了南宋部队稍作抵抗就作鸟兽散的情况,对于日本武士这种拼死战斗,十分不适应。于是几位蒙古部队领导人一碰头,认为之前低估了此战的艰难程度,趁着还没吃亏,赶紧撤吧!
第二天,日本武士抱着必死的决心出来寻找敌人时,竟意外找不到人了。经侦察才明白,对方溜了。那个欢欣雀跃啊,就像已经判定你得了绝症,然后又告诉你是误诊一样的。
此役日本就称做“永之战”。
忽必烈当时忙着收拾南宋,抽不开身对付日本。等到1281年,弘安四年,忽必烈扫平了南宋有组织的反抗,回过头要报复北条时宗了,这就是第二次侵日战争,日本称之为“弘安之战”。
元军兵分东路军和新归附的江南军。东路军5月3日从高丽出发,5月21日,到达了对马岛。立刻向对马岛佐贺浦、大明浦渡口发起了攻击。很快对马岛陷落,元军趁势又攻下了壹岐岛。
占领此地之后,元军继续推进,攻打博多湾,打算从那里登陆。但是自永之战与蒙古人交过手之后,北条时宗也没闲着,在博多湾花费重金修筑了大量石制防御工事。这些工事此时大大地起了作用,搞得元军死活登不了岸。这样战斗打了一个来月,蒙古部队别说消灭敌人了,登岸作战都没实现!不得已,只好退回壹岐岛。
7月初,东路军等来了姗姗来迟的江南军。高级将领坐在一起,进行了紧急磋商。不过气氛并不融洽,大家对于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和陌生人作战心里都没底,分配到的任务都极力推脱扯皮,这样又耗过了很久,直到7月底,才定下7月30日总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苍天没有给我们机会看看这场决战是怎么打的,就派来了自己的使者——飓风,也就是我们最前面提到的被日本人称为“神风”的。东路军中多是北方人,个个旱鸭子,小风小浪都晕船,更何况这种大风暴。一场暴风刮下来,搞得元军七荤八素,死伤惨重,也把元军好不容易攒起来的战斗意志给吹跑了。大家这次行动异常统一,撤!胜利有各自胜利的方式,失败却都一样的。掉头就跑,毫无组织纪律。最后大风吹到海里淹死的,被组织抛弃在各个岛屿上的元军不计其数。
日本真是幸运,就这样又赢了弘安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