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平时代
深闺毒女:重生嫡小姐 爱恋永远 妾心如言 异界之养殖大户 我的老婆是死神 厨娘皇妃 坟地里的婚礼 娶个女鬼老婆 鬼夫,我不要 杀帝
源平时代
武士注定是不甘寂寞的,权力的争夺一向炽烈。平安时代末期,矛盾最终诉诸武力解决。以平氏为首的武士集团一度占据上风,将源氏武士集团打得奄奄一息。风云变幻,源氏再度崛起,与平氏拉开了长达六年的争夺战。最终,源氏笑到了最后。
不断玩架空的武士时代——走入源平时代
平安时代末叶,随着承平、天庆之乱的爆发,有志青年武士平将门、平贞盛以及在虾夷之乱中大显神威的八幡太郎义家、新罗三郎义光等源氏一族更加活跃,日本社会悄然进入了以武士为主导的武家政权时代。
所谓的武士,在日语中又写作“侍”(samurai),什么意思呢?说白了,就是平安时代那些写写和歌、吟吟汉诗的贵族身边的侍从,地位本来相当低,早些时候,那些贵族根本都不会拿正眼看他们一下。但是越到后来,那些贵族就越发现一旦出了事儿,还是这些身份低下的samurai最管用,而自己家门中那些成天只会吟诗作歌、谈谈恋爱、搞搞**的贵族子弟则根本靠不上。你看,源家的太郎源义家、三郎源义光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于是乎,他们也就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当时的国家军政生活中来。
不过俗话也说得好:请神容易送神难。
您把这些个个不是省油的灯的主儿给请来了,再想要他们走,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而与此同时,那些武士也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掌握权力的魅力,从而一发不可收,到最后干脆玩架空。首先架空了以摄政关白为代表的贵族的统治,学术点儿说呢,就是公家政权,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武家政权(其中最好的一个样板就是幕府),从而在日本社会权力层面形成了独特的“多重体制”,也就是天皇虽然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但其权力却被摄政关白架空;摄政关白虽然贵为公家之首,正一位的朝廷大员、国家首辅,但其权力却又被幕府将军架空;到后面,我们还可以看到幕府将军的权力也会被慢慢架空,而架空他的则是将军麾下的有力大名,镰仓幕府叫执权,室町幕府叫管领,江户幕府则是大老和藩主;甚至到更后来,这些所谓的执权啊,管领啊,大老藩主啊,又会被他们手下的实权者所架空。大概日本人搞政治就喜欢玩这个调调儿。但是到后来他们也会发现这样的多重体制其实也并不完美,到头来受害者还是自己。
就是这样一个不断玩架空的武士时代,还有第二个特点,那就是只喜欢认两个老祖宗,一个是平家,一个是源氏,这两个算是比较早的武士名门,所以日本古代的武士也就只认这两个牌子,纷纷附会自己是这两个名门的后裔。其中平家最早开始掌握天下大权,后来不幸为源氏的嫡长子源赖朝兄弟所灭,建立了源氏掌握的镰仓幕府。但好景不长,这个源氏幕府的统治大权很快被源氏的外戚,原本身为平家一族的北条氏所架空,开始了北条氏长达百年的幕府统治,而北条氏后来又被出身源氏后裔的足利、新田等族所灭,最后建立起以足利氏为将军的源氏幕府。
这本来是偶然中的必然**件,然而日本的武士就特别爱总结,他们就基于这个事实在那儿总结,认为原来天下的大权是分别由平家和源氏两族交替执掌的啊!所以到了室町时代后期,也就是足利氏所建立的那个幕府后期,战国大名开始形成,日本进入了一个枪杆子说话的激扬时代——战国。这个时代里凡是想一统日本列国的大名无不自认是平家或者源氏的后裔,例如,最早崛起的尾张大名织田信长,祖先本来不过是一介神官,可硬敢说自己是平家的后裔;继织田信长发威的是丰臣秀吉,他也说自己是平氏,明明不过是一个农民而已;后来灭亡丰臣氏的德川家康就更无耻了,为了证明自己取代织丰政权的合法性,愣说自己是源氏后裔,还把自己的原名“松平元康”改了,取了源氏名将八幡太郎义家的一个“家”字,改名德川家康(“元”字是拜领自骏远大名今川义元)。所以从这一点上看,本章所讲述的故事实在是日本整个武士时代的发轫之章,也是平家和源氏最经典、最给力的故事。
这个故事现在主要是通过一本物语流传下来的,也就是小说《平家物语》,讲的就是平家和源氏两族死磕的事儿,读下来有点儿像中国吴越争霸故事的感觉,是挺传奇的。而且《平家物语》这部书本身的来历故事则更加传奇,虽然我们不知道其作者是谁,所以在封面上只写下了“无名氏”三个字,但在日本古典怪谈之中《平家物语》的作者也是十分传奇的,而且非常有名。